二老的錢哪來的, 也是二哥給的。
家裡的日子過得比彆人家都好。
幾天以後,已經在西京陪母後大人一個月的沈宇翔, 跟著老爸回到上崗村看望爺爺奶奶。
年輕小夥在得知爸媽離婚以後,仿佛一夕之間長大了。
最近他常和爸爸見麵,也幫爸爸處理公司的事。知道老爸以後的主攻方向是在老家,他開始持懷疑態度, 可現在他有些相信,老爸的眼光一如既往的獨到。
“爸,咱的新家能住了嗎?”坐在副駕駛位的沈宇翔望著車窗外的茫茫黃土 ,有些心神恍惚。
他還是高考以後回來過,之後已經兩年沒有回來。可老家似乎更加的荒蕪,更加的沒有人煙。
“還不能住,你還住以前的房間。現在家裡有了自來水,又重新簡單再裝修過, 住起來比以前還舒服。”
沈清和如今越來越會享受生活,隻要條件允許, 他絕不虧待自己。
每一處自己常居的地方,都收拾的舒適方便。
“爸,一路上好像更荒涼了。”
“對,是荒涼了一些, 不過以後會慢慢的轉好。”
開車的沈清和信心滿滿, 他相信自己能造出來一個綠色家園。
讓黃土地變成黃土高原上的小江南。
到時楊柳依依,綠水青山,又是一處新的旅遊聖地。
一路黃沙飛舞, 中午就抵達上崗村。
正午時分,老人們都在家裡歇息。沈家四大兩小等待著遠歸的親人。
暑假,沈清文的小家庭所有成員也全數回到上崗村。
沈宇飛,沈宇莉兄妹倆也喜歡現在的老家。有水,家裡每間房都有空調。
舒服的不得了。
“哥,大哥說給我帶了禮物。”莉莉滿心歡喜的等待著大哥從海州帶回來的禮物。
“知道,年底我考試也考好點,一定也有禮物。”妹妹年紀第一名,大哥承諾給她買一個平板電腦。
他也想要,可成績不達標。還有半年的時間,他好好學習,爭取前進幾名,也搞一個年級第一,讓大哥獎勵他一個。
班上也有同學有,他也想要。可是爸媽一直不給他買,好不容易大哥願意買,可他的成績還差點。
宇飛看不得妹妹得意的樣子,有啥了不起的。他年底也會有。
兄妹倆在客廳吹著空調,急哈哈的等待著大哥回家。
外麵響起汽車聲,兄妹倆不顧烈日炎炎,刷的一下衝了出去。
“爺,奶,大哥回來啦。”最開心跑的最快的是莉莉。快速的跑到副駕駛門邊,眼巴巴的望著。
至於開車的司機沈清和被兩個孩子早就拋在一邊。
沈清和打開後備箱,和老三一起搬東西,每次回來他都會帶很多水果還有一些零食一些肉。
家裡的飯菜差不多已經全部做好,三個孩子早就去到廚房幫忙。
翌日清早,沈清和起床就拉著兒子一起去跑步,目的地是他已經開種的兩塊荒坡。說是坡其實就是從上到下,本來就有路,然後一層層的繞下去,像是層層疊疊的梯田一樣。
父子倆跑到已經種上小米的梯地,一層層的。
從六月承包開始,他就請來附近幾個村沒有搬走的老農跟在耕地機後麵整地,然後播種。
“兒子,未來這些地方能產出黃金。”
指著上下,驕傲的說道。
“爸,果園你打算種什麼?”
“葡萄,蘋果,石榴,四季適合的在邊緣種幾棵,先試試,看看。
還能每年都種西瓜,這個每年都能賺一筆。”
“對,西瓜每年都能生財。”沈宇翔笑的說道。
他第一次沒有急著改善周圍的環境,覺得還是慢慢來的好。
在老家住了半個月,學校就要開學,他要提前兩天回學校,沈宇翔走的時候萬般不舍。
才短短半個月,沈宇翔第一次喜歡上了土地。離彆依依,說的是倆小,他們倆確實舍不得大哥。
兄妹三雖然有年齡差,可是關係卻處的極好,可能這就是血脈相連。
送走兒子,沈清和依然兩地跑。
鎮上有個騾馬市,一早上,沈清和趕著家裡的“烏雲”,來到鎮上。
今天是趕大集的日子,進鎮就在一處寄存騾馬車的地方,寄存好馬車。
趕大集,城裡的孩子體會不到那份趣味。
九月底的西北,天氣已經轉涼。穿啥衣服的都有,這時候是亂穿衣服的季節。短袖,長袖衫,薄外套都有。
走在熙熙攘攘的集市,穿插其中,人擠人,肩挨肩,這種感覺,沈清和與原主都好些年沒有體驗過了。
風和日麗,老人還有放假的孩子們都上街來。
走進主街到,兩邊林立著各種商鋪,有服裝店,有小吃店,也有老字鋪的麵食店。也有新舊各異的理發店,乾貨水果店,一一齊全。
寬敞的街麵上還有各種木架搭起來的小攤,不少提前錄好音的喇叭一直重複的播放著叫賣廣告。
走過主街,有條岔路口,一條街道一分為三。正對麵走過去是條新修的石橋。還有石橋不遠的兩旁,各自有一條岔路,一條是賣菜賣水果的街道,每次趕集時賣菜的,還有賣相關的商品都在這裡。
另外一條則是竹器還有服裝毛線以及一些日雜的街道。
穿過石橋,走過一條直街,向鎮外走,則是沈清和要去的騾馬市。
這裡有騾子,馬,牛,還有豬,牲口都能在這裡買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