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基辛的雷神左手(2 / 2)

“太棒了!這曲子彈得簡直是太棒了!這才是真正的藝術之光所出的聲音!基辛,他真是一個偉大的鋼琴家!”近距離欣賞基辛演奏的默克斯坦威神情激動!

雖然他不是一個鋼琴家,但作為國際頂級鋼琴品牌斯坦威的現任掌門人,同時作為一個技藝高的鋼琴製造者。

默克斯坦威對鋼琴的音色有著比任何人都深的了解!他或許不知道演奏者的水平有多高,但他知道什麼是最美的聲音!

然而,就在剛才,默克斯坦威驚喜地聽到了“藝術之光,的低音聲部那完美的鳴響!他甚至能夠感覺得到,那反應靈敏的槌頭有力的敲擊在粗粗的鋼弦上出的基音。

在精心挑選的紅彬木板材構成的巨大共鳴箱體裡產生的共鳴,那聲音是如此敦實,簡直是他聽到的最

美妙的低音!

“他應該能夠,在未來的時候,成為斯坦威的終身藝術家,能夠讓藝術之光出這種聲音的人,他是第一個”。默克斯坦威麵帶興奮。

看著那些評委,他相信,那些人也會給出一個足以讓基辛獲得冠軍的分數的!畢竟,基辛的成就也在那兒擺著。

再加上這麼精彩的演奏,默克·斯坦威實在想不出,他們有什麼理由,不讓基辛這個青年,拿這個冠軍。

事實上,按照之前的預計,默克斯坦威也是將基辛列為最有希望獲得冠軍的人選的,現在看來,自己之前的預料果然不錯。

基辛的演奏並沒有結束,接下來,他開始了第三作品的演奏。

雙手落下的瞬間,就沒有一刻的停歇,一連串沉重的附點節奏,讓他的身體也做出了巨大的動作!而那熟悉的旋律甫一響起,就讓全場的樂迷瞬間興奮了起來!

“拉三。這是拉三啊”。一位俄luo斯樂迷近乎瘋狂的說道,看著基辛的目光充滿了狂熱的崇拜!

沒錯,基辛的第三首參賽曲目,正是被稱為“世界上最難演奏的鋼琴作品”的拉赫馬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rainoffiaono.3indminor,op.30!

這首d小調的鋼琴協奏曲,作於1908年,然而整整經過了一年,俄luo斯鋼琴家拉赫馬尼諾夫才完成初稿。

ying國皇家音樂學院的教授西裡爾.史密斯(cyrilsmith),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體力上的付出等於“鏟十噸煤”。

1909年11月,拉赫馬尼諾夫本人作為鋼琴獨奏者在紐約首演時,也把自己這首協奏曲戲稱為“大象之作”。

以比喻其龐大與沉重。從各方麵看來“拉三”都是作曲家的代表作“拉二”(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的延伸,但前者的演奏難度顯然大大超過了後者!

當然,作為大師杯的比賽曲目,“拉三”有些長了些,基辛不可能完整地將整首協奏曲演奏下來,他所節選的,是難度最高的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d小調,奏鳴曲式。

雙臂有力地揚起又落下,一個個沉重有力的和弦,組成了帶有濃重英雄主義sè彩的旋律,強有力的切分節奏,透著一股無比剛毅的信念!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