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牛的問話,謝老七選擇使用家長們用了一代又一代的拖字訣,他說:“大人說話小孩彆瞎聽,快吃你的飯去!
吃完了嗎?吃完了爹帶你到大伯家,你不是還要和你侄子栓柱侄子一起吃糖畫?!再等一會兒,糖畫化了,你們就誰都吃不上了。”
小牛聽說糖畫會化,頓時著急了起來。
他趕忙往嘴裡多扒了幾口飯,用比平常快了兩倍的速度把飯吃完。
哪怕李玉香一直在說著讓他慢點吃,都沒能讓他放緩吃飯的速度。
李玉香埋怨謝老七:“你看你,就不能讓孩子好好把飯吃完?!”
謝老七聽了李玉香的嫌棄對小牛皺了皺眉毛,等小牛把飯吃完就忙帶著他往謝大嫂家而且了。
李玉香一邊收拾碗筷,一邊想著謝老七他姨要來的事情。
這個姨說實在的,幾十年過去了,誰也不知道她是個什麼樣的人,也不知道她和家裡人能不能處的慣。
但謝老七為什麼會這麼想把她接回家來,其中原因,李玉香也是明白一些的。
這都是因為他娘。
謝老七他娘自病了以後,清醒的時候還好,不清醒的時候最常提到的人除了他謝老七之外,就是他這個姨了。
怎麼說呢?
李玉香總共就去過謝老七她大哥大嫂家三回,就見著謝老七他娘兩回。
這兩回裡麵,她兩回都提到了謝老七,一回提到了她的姐姐,謝老七他姨。
可她才來這家裡幾天呀,就已經知道她這個人了。
謝老七他娘病了這麼久,他聽到的次數豈不是更多?!
她從謝老七他娘零星的話語裡可以聽得出來,他這個姨在年輕的時候對他娘是很好很好的。
她能夠聽出來的,謝老七就算一兩回聽不出來,聽得多了也總能聽出來了。對於這樣一個生病的母親常常提及的人,他雖然沒見過麵,也不知道她們年輕的時候究竟經曆過什麼事,但他心裡肯定是抱著善意的,不可能覺得這是個壞人。
至於現在幾十年過去,人變了沒有?
這誰也不知道,誰也不能肯定。
但說實在的,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太太,能不能全須全尾的從監獄裡出來都還不一定。真就出來了,能坐著車到了趙家村,那說明身體還不錯,生活是可以自理的。
就算是這個六十多歲的老太太真的來了,八成也是過來養老的。
她沒兒沒女,就算是人變壞了,最後這幾年也是要靠著謝家的。
很明顯,趙家已經不要她了。
她要住在這裡,隻要是不傻,都不會自掘墳墓的去做一些對他們家不好的事兒。所以這一方麵李玉香是不太擔心的。
至於人來了以後怎麼辦?
至於要白養一個人什麼的,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太太能吃用多少東西?
頂天了他們做飯多抓一把米,做菜多添一把菜的,添不了多少麻煩的。
更何況她一輩子無兒無女,卻能在那個小官家裡硬生生呆了一輩子,沒被轉手賣出去,自然是有一份自己的本事在的。
李玉香這樣分析也不是沒有依據。
在自家很有錢,做一個不大的小官,背後還有個靠譜的靠山的情況下,他還要去貪那三瓜兩棗的(真貪的多了在明初刑罰不會這麼輕),要不家裡就是假有錢,要不就是真摳了。
不管是哪一種可能,一個買回來生孩子用的姨娘,在已經確定生不出來之後,沒有被他轉手賣掉,必然不會是因為他的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