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說呢!
書讀多了,女孩子就變精明了,會管賬了,知道有錢好辦事,就找有錢人了,覺得應該男女平等了,男人就不好騙了。
什麼“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就拋到腦後了。
還是蘿莉好,“音輕,身肉,易推倒!”又時候一根棒棒糖就可以搞定。
可是蘿莉一樣會長大啊!
生活呀!
真夠難的。
不能要想再華夏找一個長得漂亮,性格還要好的女孩子就不容易,還要找一個喜歡同性的!
跟中彩票一樣難。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的詩很時候張若琳的處境。
張若琳開始構思自己的第二本書,她要當女文豪啊!
再說也是自己的興趣愛好。
童話故事,張若琳是不打算寫了,畢竟這東西不夠暢銷。
穿越者穿越之後最喜歡抄誰的,當然是金庸的,張若琳覺得這個很老套,再加上自己還是一個女孩子,打打殺殺的不像話,以後再寫吧!
要不寫《聊齋誌異》?
其實在張若琳上輩子很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看小故事,當時經常在舊書店裡找到的就是一本叫做《鬼故事》、《故事會》的雜誌。
《鬼故事》裡的一般故事都是為了嚇人而嚇人,為了營造一種恐怖的環境氣氛,老是涉及到凶殺、屍體、冤魂之類的玩意兒。
唯一讓張若琳印象深刻的就是在《鬼故事》裡看到的《嬰寧》。
嬰寧是狐精所生,鬼母所養,從小遠離塵世,沒有被人間汙濁熏染。老是笑嗬嗬的,天真爛漫,爬到梅花樹上摘梅花的場景,張若琳至今都忘不了這個故事。
也曾經幻想過娶到一個會法術的,漂亮調皮的小狐狸精。
都說中國傳統中最愛哭的是林黛玉,最愛笑的就是嬰寧。
《聊齋誌異》影響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裡麵演化出來的《聶小倩》,《畫皮》,《陸判》,《阿寶》……更是家喻戶曉!
臨到穿越的時候,張若琳經常可以看到關於人妖戀,人鬼戀的網路,還有很多人喜歡。
如果當時蒲鬆齡還活著的話,肯定收版權費收到手軟,而且他的都是短篇,也不像四大名著那麼難以抄襲。
《聊齋誌異》在藝術上代表著中國文言短篇的最高成就,它博采中國曆代文言短篇以及史傳文學藝術精華,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造奇設幻,描繪鬼狐世界,從而形成了獨特的藝術特色。
張若琳以前買過一本精裝版的《聊齋誌異》,直接被她翻爛了。
既然要抄襲,肯定要抄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走自己的路,一樣絕了他人的路。
除了《聊齋誌異》,還有有名的大才子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也是一本出名的誌怪類,一樣要抄襲!
《閱微草堂筆記》放到前麵,誰讓他的藝術成就沒有蒲鬆齡高呢!有個逐漸進步的過程不是?
涉及到人妖戀,白素貞大姐也不能放過,《白蛇傳》要加上,不過放到最後,張若琳對自己的文筆還不滿意。
不過兩本書加起來的內容十分龐雜,其中涉及到佛家、道家的思想,有些隻有短短十幾句話的故事,張若琳表示壓力很大。
還有一些以彆人講述的口吻訴說的故事,張若琳也稍微修改一下。
全部都是文言文,兩本書合起來也沒多少字,張若琳過上了夢寐以求的一邊碼字,一邊學習曆史的悠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