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首日銷售(1 / 2)

變身女文豪 純潔小百合 5163 字 10個月前

農曆大年十四,張若琳的新版已經被設計印刷出來。

棕色的封麵,采用華夏傳統山水畫的技法,整本書顯得很有古意。

“鬼故事”三個厚重的隸書大字,還有張若琳的署名。

張若琳寫得本來就是華夏傳統的誌怪故事,用的不是白話文,而是文言文,這樣的封麵非常符合書的內容。

文言文可能會造成上的困難,不過困難簡直可以忽略不計,張若琳現在的文言文功底簡直不屬於國內任何一個大家,她在寫書的時候也嘗試著進行修改,效果非常好。

農曆大年十五,張若琳的新書終於開始出售了。

報紙上的廣告也做得很到位,那張若琳的話來說這次是不成功,便成仁了。

買下出版社,都是張芸出的錢,是為了支持女兒的事業,不過張若琳可不想做賠本的買賣。

也就是在同一天,周海峰教授在東海日報上麵發表了一篇評論,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

“最近我的學生張若琳出書了,我也看過,看完之後我不得不說,在文學領域上,我不如她,甚至國內絕大多數的搞文學創作的人都不如她!不隻是我們這些近現代的人不如她,哪怕往上追溯幾百年,在文言文盛行的年代,在古典文言短篇領域,她也會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外界看來,這完全就是在吹牛,這牛還吹打了!

難道周海峰教授老糊塗了?

還是張若琳迷住了老教授?

涉及什麼“名色”交易?

“沒錯,張若琳寫得就是文言文,在白話文當道的今天,已經沒人再敢嘗試文言文寫作了,當今很多文學創作者在國學方麵毫無建樹!張若琳寫的文言文對於當今的讀者來說,不會有多少障礙,也極少出現什麼生僻字,一般人可以放心!”

“一般人可能認為我老糊塗了,這樣的曠世經典怎麼可能出自一個不滿二十歲的大一女孩之手?我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也產生過懷疑,是不是張若琳抄襲了?不過我的確沒有在曆史上找到類似的書籍,問過很多同行,認定這本書從未出版過,我考校過張若琳的文言文知識,出奇的好,跟我不相上下,在曆史知識方麵,根基非常紮實!這才讓我打消了懷疑寫下這篇評論!”

“這本書描寫了眾多光怪陸離的鬼怪故事,出場的有華夏民間流傳甚廣的狐仙,鬼怪故事,還有佛家地獄閻羅判官,僵屍……”

“這是一本集華夏傳統誌怪精髓的短篇集,張若琳已經把這種類型的寫絕了!”

簡言是一個白領上班族,作為一個合格的白領,關注時事也是一個興趣或者義務。

在辦公室你裡跟同事聊天的時候,要是沒有話題,那會顯得太過孤僻。

每天一份《東海日報》是她的習慣,在公交車站買一份報紙,在公交車上很快的把報紙的大概內容瀏覽一遍,篩選一些感興趣的和有價值的信息。

等到了公司,沒事可以翻翻。

剛巧,她就翻到了周海峰教授寫的一篇評論。

簡言不是東海大學的學生,但是周海峰教授的名聲他也是如雷貫耳,周海峰教授還在她們學校做過講座,當時她也參加來著。

掃了一下標題,竟然是推薦一本新書!

周海峰教授的確有推薦書籍的習慣,不過經過他推薦的極少,人們都相信周教授推薦的書是精品!

一個原因是老教授名聲極大,在曆史文化方麵造詣極高;另一個就是他推薦的書真的很不錯!

簡言還記得,周教授上次推薦的書是一本童話故事叫《若琳童話》,她買給自己三歲的女兒,女兒非常喜歡來著!

沒想到張若琳又出書了!

簡言站在公交車上仔細的看了一下周教授推薦這本書的原因。

看了第一段,簡言有些不敢相信的回過頭去一字不落地再看兩遍,發現自己沒有看錯。

“往上追溯幾百年”“佼佼者”“文言文”……這一係列的讚美之詞竟然像大白菜一樣往張若琳的身上扔?

這時候女人的八卦之心泛濫了……難道周教授老糊塗了?

張若琳她知道,除了寫一本童話故事以外,還是一個大美女,是這一屆“夢想舞台”最熱門,最有實力奪冠的選手!

不過因為“奇葩”的理由退賽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