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偉打電話過來,問張若琳需不要需要找些專家幫忙,張若琳笑著拒絕了,她覺得自己能行。
這五天裡,她真的是拚命了,每天都要熬到大半夜才肯罷休。
不過努力的付出也得到了回報,她收集了很多三國時期的著作、野史,使得她講課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五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百家講壇》節目組哪裡來了通知,讓張若琳準備好去錄製節目。
穿著一身黑色的製服,頭發被紮到腦後,帶著金邊眼鏡,抱著一個厚厚的筆記本,張若琳顯得莊重而又知性。
眼鏡是柳眉專門為她為她準備的,沒有度數,說帶上眼鏡,張若琳就更像個老師了。
在錄音棚裡,張若琳見到了蔡偉。
蔡偉的策劃得到上級的肯定,前幾天的壓力消散一空,人也變得精神奕奕
他見到張若琳一身打扮,滿意地點點頭,覺得這幅形象跟節目的主題很符
攝像師準備就緒,台下也有節目組專門找來的聽眾,這也是張若琳吩咐過的。
她在上麵講課,下麵沒人,空蕩蕩的,就麵對著攝像機,講課會很沒勁兒
站到講台上,掃了一眼背後“百家講壇”四個大字,張若琳滿意地把裝樣子的筆記本放到講桌上,清了清嗓子,台下的聽眾也安靜下來。
蔡偉也坐在觀眾席,想親身體驗一下聽眾的感覺。
跟導播打了個招呼,告訴他們準備就緒,節目的錄製便開始了。
台下的聽眾們,有些是受到邀請,真想來聽聽的,大多數都是節目組請來的托兒,還有一部分是蔡偉專門請到的專業學者。
托兒們也就是抱著看熱鬨的心思,聽說錄製節目的人是張若琳,這個最近大火,作風卻很低調的大美女,哪怕節目不好,看看美女也實惠啊。
專業學者對張若琳大多不屑,哪怕她出版了三本暢銷,獲得了華夏文學獎,不過性彆和年紀就是她最大的劣勢。
在大多人眼中,在某方麵有極高成就的人物,年紀必須在四十歲以上才對,歲月讓他們積累了更多的知識和人生經曆,學術水平才能達到大成。
閻大年就是其中一個,聽說華夏電視台要舉辦一個類似於曆史文化講座的節目,他就動了心思,這個出名的大好機會。
他向《百家講壇》的節目組申請第一個上台,不過卻被婉拒了。
被婉拒的理由是,節目組已經有了人選。
最讓他生氣的還是節目組的人選竟然是張若琳,這個黃毛丫頭。
要是其他的大人物,他閻大年也就認了,誰讓人家消息比自己靈通,捷足先登了?
閻大年這次來聽的目的很明確,就是來挑刺的。
挑的也是名正言順,節目組專門找他來提意見的,畢竟這是全國性的文化宣傳節目,容不得出錯。
張若琳講課的內容,也要經過眾多專業人士的檢驗,確認無誤之後才能播放。
閻大年也抱著一個筆記本,不過不是來聽課的,是想把張若琳講課的錯誤記錄下來,到時候跟節目組一提,她講課就黃了,或許就輪到他閻大年了也說不定
他已經聽說了,台上的小丫頭,準備時間才堪堪五天,五天的時間裡完全不夠查閱資料,不出紕漏才怪。
張若琳一開口講課,閻大年就全神貫注地聽起來。
不過他越聽,眉頭皺的越厲害,他竟然沒有聽出絲毫的漏洞。
周圍的聽眾聽得卻是越來越認真。
沒辦法,張若琳的課講得太好了,就跟講評書一樣,故事跌宕起伏,用語詼諧幽默,時不時地就聽到下麵的笑聲。
蔡偉和導播滿意地點點頭,從現場觀眾的反應來看,張若琳的講課絕對精彩,很吸引人。
時間不知不覺的就過去了,連續不斷的講了兩個多小時,張若琳的嗓子有些承受不住了,才停下來。
蔡偉問張若琳,今天要不要就錄製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