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辯護(1 / 2)

變身女文豪 純潔小百合 6274 字 10個月前

十月的天氣,依然炎熱無比。

張若琳為此事頭疼,周海峰也為自己學生的前途擔憂。

《家》這本書被人評論為抹黑政府,在他看來,根本就是子虛烏有。

憑借著多年的人生閱曆,周海峰本能地感受到,這其中有陰謀的味道。

因為這一切發生的太過詭異了。

《家》剛剛上架出售的時候,怎麼沒有人說張若琳抹黑政府的事情o偏偏在張若琳的身份曝光之後才突然提起,這事情一提起,就有眾多媒體附和。

要是沒有一雙黑手在暗中推動,那才叫怪事。

不過這事情到底是誰於的呢?

張若琳平時也沒得罪什麼人。

周海峰特地查了查張若琳開得幾家公司,利潤比較高的都是涉及到互聯網的產業,這幾年互聯網產業才剛剛興起,張若琳也沒什麼競爭對手,生意上應該沒得罪什麼人。

他這麼也想不出,到底是誰在暗中整張若琳。

張若琳是他的得意弟子,《家》受到媒體的強烈批判,周海峰認為自己本身也有責任。

《家》在出版前期,張若琳是親手拿給他看過的,連名字都是周海峰想出來的,他當時雖然也發現涉及敏感話題,不過也沒在意。

沒想到在有心人的汙蔑下,給張若琳名聲帶來了極壞的影響。

查出幕後黑手,短時間內是妄想,周海峰還沒那麼大的能力。

他也隻能在文化界上幫襯著自己學生一點。

接連找了好幾個在媒體比較有影響力的老朋友,大多數人都在推脫,隱晦地告訴周海峰,他們不想卷入這個事件,畢竟影響有些大,怕承擔不起。

幾個比較仗義的老朋友告訴周海峰,你先打頭陣,我們跟在後麵。

周海峰起初掛掉電話,心裡痛罵這些“好友”不仗義,不過後來想想,氣也消了。

如果張若琳不是他的弟子,他恐怕也不會趟這渾水。

涉及到國家敏感的事情,明哲保身才是這幫老人的處事方式。

其實周海峰不擔心民眾對張若琳的看法,而是政府怎樣看待張若琳。

看著電話本上剩下的電話,他也就不抱希望了,還是自己來吧

坐在書桌前,周海峰扭開卡住脖子的扣子,咬著筆杆沉思良久,心中由於不停,好半天後才開始動手寫評論。

反正站位已經明確,就是力挺張若琳,反正他知道張若琳不是故意的。

然後就狠狠地評判那幫無良媒體小題大做,把張若琳作品中的事情誇大了

這篇評論照例發布在《東海日報》上。

《東海日報》作為省裡暢銷的紙質媒體,一直以來都是支持張若琳的,畢竟張若琳怎麼說也是本地人嘛

哪怕外界肆意評判張若琳的時候,《東海日報》還是儘力幫著張若琳說話,說她年紀小,閱曆不足,寫書難免偏激……

周海峰交給《東海日報》的評論,立即得到主編的首肯,把它登載在第二天的頭版頭條。

全國上下,一片“倒張”的聲討,難得有人為張若琳說話,還是個大名人

周海峰一向以文質彬彬的形象廣受一些知識分子的崇拜,不過這次,這位老人竟然為張若琳的事情生氣了,還真的是罕見。

曹宇是東海樂雲商城的經理,早上出門後,駕著自己的車子來到商城,坐在辦公室裡瀏覽今天的新聞。

《東海日報》是他的首選,沒辦法,他是這份報紙的忠實讀者,讀了十幾年,能不忠實嗎?

在頭版頭條,他發現了關於張若琳事件的評論,署名還是他非常熟悉的周海峰教授。

張若琳的事情,最近炒得火熱,從她的在國外大賣,他就開始關注這個漂亮得不像話的女孩子。

然後就是她身份和名下產業的曝光,這讓曹宇非常佩服,這樣漂亮、努力,而又有才華的女孩子真的太少見了。

他沒想到經常登錄的天下網站,還是她名下的產業。

不過最近張若琳因為《家》的事情,被媒體抹黑,曹宇沒看過《家》,不過一看涉及到抹黑張政府的事情,他也不得不為張若琳捏一把汗。

長久在社會上打拚,他可是非常清楚,要是政府真的想找張若琳的麻煩,她估計會很慘。

至於抹黑政府,曹宇是不會相信的,除非是傻子那那麼於,張若琳是傻子嗎?

肯定不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