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乾明二十一年。
京城一片繁華盛景之象。
衛國侯趙堰雖早年上交兵權,甚少過問政事,但因深受陛下信任, 又有昭華長公主在, 衛國侯府依舊為京城勳貴之首。如今太子之位空缺,皇帝膝下的數位皇子都已長成,若說沒有盯著這個位子的心思,那是假的。
也就衛國侯行事謹慎,常常是閉門謝客。
公主府,
庭前百花盛開, 水榭樓台, 重簷疊瓦,由簷簷至花窗, 縷工裝飾一絲不苟,此處便是昭華長公主的居所。
昭華長公主貴為太後親女, 陛下胞妹, 身份不同一般,也成為許多皇子想要拉攏的對象。所以公主府門前自然也一向是門庭若市,光是每月收到的請帖就不下二三十封。
歲月並沒有在這位花團錦簇富貴中嬌養的長公主臉上留下太多痕跡, 她依舊是京中女子羨慕的對象, 夫君尊重愛護, 兩個親生兒子皆是俊才, 比之皇子們也不差什麼了。
平生唯一的遺憾便隻有當年的那樁往事。
不過隨著時間, 也漸漸淡去了傷痛, 了過無痕,京中甚至都無人會再提起。
昭華長公主拿起一份精致的鎏金請帖,微露訝意,“靈嫣不是與寧安伯家的三小姐交好麼,怎麼他家宴客,靈嫣也不去?”
兩邊立著的侍女與嬤嬤對視一笑,平日在長公主麵前最得臉的吳嬤嬤率先開口道,“殿下莫非是忘了,下月便是殿下的生辰了,靈嫣小姐為給殿下慶賀生辰,準備繡一芙蓉錦鯉圖,所以那些外麵送來的請帖都推了,日日都待在屋子裡繡著呢,聽芙蕖院的人說,有時還點燈到夜裡。”
芙蓉、錦鯉都是昭華長公主的喜愛之物,其用心可見一斑。
昭華長公主也頗為感動,笑歎道,“這孩子,本宮何須她為一件禮物如此費神,這府裡多的是繡娘,好好的女兒家,可彆累壞了身子,傷了眼睛。”
嬤嬤笑道,“這繡娘所作怎比得上親手繡的一針一線,靈嫣小姐也是對殿下您的一片孝心,不願意假手於人。”
眾人口中所說的靈嫣小姐是公主府中的一位特彆人物,說起來,她與公主府還是衛國侯府都沒有血緣關係,本是一官宦人家的女兒,姓戚名靈嫣,可憐父母雙亡,幸運被昭華長公主遇見了,那時已是乾明十年,昭華長公主失女已有三年之久,鬱鬱不樂,見她生的可愛,年歲又與親女相同,於是動了惻隱之心,便收為義女,養在了公主府。
昭華長公主待她也很好,除了未改姓,沒有皇室封號之外,其他的在公主府的待遇也不差什麼了。這些年公主府的往來交際,也大半交給了戚靈嫣。京中勳貴人家也都知道長公主府的這位戚小姐,也無人敢冒著得罪公主府和衛國侯府的風險,怠慢這位戚小姐。
連長公主身邊的嬤嬤侍女,都知道靈嫣小姐深得殿下喜愛,又招人疼,為她多說說也是順著長公主的心意。
昭華長公主點了點頭,“靈嫣這孩子的確知冷知熱,溫柔體貼善解人意。”
以往她就是有個頭疼頭暈,或是睡不好,靈嫣都會上心,牽掛不已,讓她感到熨帖舒心。
昭華長公主抿了一口香茶,笑道,“吳嬤嬤,你待會就去叮囑芙蕖院的人一聲,切不可讓小姐夜裡刺繡,若是有,絕饒不了他們。”
“還有等有空了,就讓靈嫣在公主府裡宴客,請那些與她熟悉玩的好的貴女小姐來,隻管好好的布置,有什麼需要的從我的內庫取。”
吳嬤嬤笑著應下了,長公主這話顯然是在疼著靈嫣小姐,也不枉她們多說那幾句話,就是靈嫣小姐知道了也會記著她們的好。說起來,靈嫣小姐待她們這些下人都十分寬和,從不仗著長公主的寵愛而生出驕縱跋扈來,怎能不讓人喜歡。
昭華長公主還曾動過心思,既然不曾改姓,不如讓靈嫣做她的兒媳婦,留在她身邊。
結果被衛國侯拒了,說義女的名分已經定下,怎麼變成兒媳,說出去豈不是讓人見怪,她既然喜歡戚靈嫣,大可為她尋一門好婚事,以長公主義女的身份出嫁,絕對不會差的。
長公主聽了也覺得有道理,便歇了這念頭,有些惋惜但也更加疼惜戚靈嫣,想著為她精心挑選夫婿,以及多添些嫁妝。
她的內庫裡除了出閣時宮中準備的嫁妝,還有衛國侯幾代的積累,宮裡太後陛下又年年賞賜珍玩,金銀錢幣、緩羅綢緞更是數之不儘,自衛國侯卸甲歸田後,這逢年過節的賞賜隻有加厚沒有少的。長公主的內庫可是連宮裡的娘娘皇子都垂涎的。
外頭一個管事候在庭前,“殿下,有瀘州送來的信件,是宣武伯府的張三夫人。”
聽侍女轉述後,昭華長公主疑惑了些許,才想起這位張三夫人來。
去歲她舉辦花會時,這位張三夫人說話風趣,即便家世並不出眾,也給昭華長公主留下了一兩分印象。
“怎麼是瀘州?”
侍女回道,“宣武伯三老爺半年前調任瀘州知府,張三夫人也隨著一起赴任了。”
以昭華長公主德身份,不需要特意去記住哪些人,或者姻親關係官位調動什麼的,但她身邊的人是必須要做到的。
昭華長公主微微頷首,不解隻有一兩麵之緣的張三夫人為何千裡迢迢給她送封信,但還是打開了。
當看完整封信時,昭華長公主肩頭微微顫抖,似是震驚,又似是不敢相信。
“快、快尋侯爺回來。”
……
衛國侯雖上交了兵權,但皇帝依舊十分倚重他,擔任的職務清貴並兼有實權,經年沉澱下的閱曆更顯雍容成熟的氣度。聽聞公主府傳來急訊,似是出了大事,他立刻趕了回去。
回到公主府,就見到府中的大夫還從公主居所出來,衛國侯心中一緊,連忙快步匆匆走了進去,侍女立馬挑起珠簾,衛國侯一抬眸,就見到長公主倚在榻上,秀眉微蹙,手裡拿著類似信紙的東西。
“夫人,這是怎麼了?”衛國侯溫聲道上前,就見長公主抬頭眼中含淚,又帶著些驚喜的語氣,“夫君,有明珠的消息了。”
衛國侯聽到這句話,也是大驚,同樣看了這封從瀘州寄來的書信。
原來張三夫人在瀘州春遊時意外見到一位姑娘,容顏竟與長公主有幾分相似,一再探知下,年齡也是十九歲,似乎還是被人收養,多年來未見過親生父母。
張三夫人便懷疑這位姑娘便是衛國侯與長公主被歹人擄去,遺落在外的女兒,陛下親封的明珠公主。
衛國侯雖有些激動,但還是被多年養成的沉穩理智壓了下來,這短短幾句言語並不能說明什麼,沒見到人之前,一切都有待商榷。昭華長公主就是因為一時情緒過激,有些氣短胸悶,頭暈目眩,所以召來了大夫診治。
衛國侯心中歎氣,這些年來他一直有尋找女兒盈歡,陛下不知是愧疚還是補償也遣了大夏密探助他尋訪,但奈何找遍了天下,人海茫茫,也沒有什麼所得,逆賊那裡也早已斷了線索。
也曾有疑似的小姑娘出現,後來一查,要麼是弄錯了,要麼就是坑蒙拐騙的。
他們也是失望了一次又一次,外人多是以為衛國侯幼女早已遇難,就連他也默認了長公主收養義女,以解思女之疾。
衛國侯在腦海裡回想了一下這位張三夫人的夫婿,曾經是他軍營中手下的一名副將,敢貿貿然撒謊蒙騙不大可能,至少這信中的幾條線索應該是真的。
儘管再期待,但衛國侯還是不願意結果不如人意,反讓長公主難過失望,便勸慰了幾句,待將人接到京中了再確認一番。
***
瀘州,
到任才半年的張知州自夫人送那份書信到京城後,就有些惴惴不安,他與夫人私下說道,“隻是容貌相似,若並非明珠郡主,令我們承擔衛國侯和長公主的怒火怎麼辦。”
張三夫人卻是胸有成竹,反倒勸慰夫君道,“便是真的錯了,衛國侯和長公主都是性情寬和之人,不會同我們計較的。可若是真的,對我們來說就是天大的好事了。”
張三老爺在宣武伯府裡並不受重視,上有兩位嫡出兄長,他能力又很平庸,不擅鑽營,年近三十也不過才五品官,幸好他娶了一位賢內助,在京中與其他達官顯貴的夫人官眷交際中長袖善舞,讓他得以謀了個瀘州知府的缺。
張三夫人記性極好,對京中勳貴關係諸事都了解的清清楚楚,也是她的運氣,在一次出遊踏青中,見到位立於船頭的錦衣少女,眉眼容貌竟與當朝昭華長公主有幾分相似,她當即便想起了那位當年集萬千寵愛榮華於一身的明珠郡主。
不僅當時留了心,回府後與夫君商量了一下,當機立斷選擇給京城長公主府送去書信,這可是難得能與長公主府這樣的頂級貴胄扯上關係的機會。
張三夫人也願意賭這個可能。
說來這位疑似明珠郡主的少女也有些特彆,
初見時,她乘船遊江,沒有戴任何幕離帷帽,就這樣拋頭露麵不說,似乎還未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