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八十二章(2 / 2)

當吳二娘子在傍晚的昏暗光線下注意到倒地不起的王大柱時,還不等她驚呼喊人,自稱是出門尋找丈夫的鄭春花就出現了,並且當即叫嚷了起來。

鄭春花哭訴是吳二娘子害死了她丈夫。至於理由麼,鄭春花言辭鑿鑿地宣稱,吳二娘子和王大柱之間有奸情!

她還解釋說,自己察覺到此事後,丈夫王大柱便決意不再和吳二娘子糾纏了,但是吳二娘子卻感到惱羞憤恨,便想辦法害死了王大柱。

說實話,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多少人相信鄭春花的控訴。概因吳二娘子的口碑名聲一向非常好,絕對不是鄭春花和王大柱這兩口子可比的。且吳二娘子的夫婿無論哪方麵都比王大柱出色,誰都不認為吳二娘子會不顧名節和王大柱那樣的男人偷情。

而鄭春花撞見的吳二娘子和王大柱的屍體單獨待在一處,大約也是一個巧合。畢竟王大柱死在了吳二娘子這幾日經常路過的地方,說是偶然撞見也是有可能的。鄭春花見眾人都維護吳二娘子,立刻就嚷嚷說她有證據,她能證明丈夫王大柱和吳二娘子之間不清白。

大家見鄭春花一口咬定吳二娘子和王大柱有染,又信誓旦旦地說有證據,難免都心生疑慮,就紛紛讓鄭春花拿出證據來。

而鄭春花也確實拿出了“證據”,就是她十二歲時從吳二娘子那裡偷走的銀耳環。鄭春花說,這對銀耳環就是吳二娘子和王大柱偷情的證據。吳二娘子把這對耳環送給了奸夫王大柱做定情之物,然而王大柱回家後並沒有藏好耳環,因此才被妻子鄭春花發現了端倪。

這所謂的“證據”銀耳環,正是裴湘第一天成為“李仙姑”時對鄭春花提過的那對。那時的鄭春花因為裴湘輕易點出了她做過的虧心事,委實不安了好久,後來她害怕遭到報應,還私下裡給吳二娘子送過豐厚的賠禮,算是對曾經偷過銀耳環的補償。但不知為何,鄭春花一直沒有提出歸還銀耳環。

吳二娘子一貫溫柔敦厚,在鄭春花的哀求之下,再沒有對旁人提起失竊之事,沒想到這份好心卻成了今日鄭春花傷害她的“利刃”。

等到鄭春花從家中取出那對銀耳環後,先前一些覺得鄭春花在誣陷吳二娘子的村民也都不說話。因為這對銀耳環並不是樣式平常的首飾,它還有另一對一模一樣的,此時就戴在吳二娘子的姐姐——鄭春花大嫂的耳朵上。

這一下,大部分村民望向吳二娘子的眼神就都變了,皆充滿了鄙夷和憎惡。

見狀,吳二娘子的娘家人連忙站出來解釋,說是這兩對銀耳環都是吳家老祖母傳下來的東西,分彆給了吳家兩姐妹。然而,吳二娘子的那對耳環很早就丟失了。

“我們吳家人都知道這件事,隻是一直沒有對外人提過。”

吳家人想證明自家女兒是清白的,是被鄭春花誣陷的,卻有村裡的長者問吳家人,弄丟了老人家傳下來的首飾後,為什麼不聲張不尋找不報官?這麼多年了,大家也從來沒有聽見任何風聲。如今出事了,反而突然站出來說耳環早就丟失了,怎麼看都像是吳家人在為吳二娘子做偽證。

這話問得吳家人麵紅耳赤,也不知是氣的還是急的,一時之間都說不出話來。

最後還是吳大娘子不顧是否會得罪婆家,毅然站出來替妹妹解釋。

原來,吳二娘子丟耳環的那天,正好就是吳家大娘子定親後的第一個中秋節,那天有機會進入吳二娘子房間的,隻有當時的吳大娘子的未來小姑子鄭春花。所以,在發現耳環丟失後,吳家人都沒有聲張。他們擔心這件事是一場誤會,會讓吳大娘子的未來婆家心存芥蒂,使得以後嫁到鄭家的吳大娘子難做。

吳大娘子解釋完銀耳環丟失的前因後果後,一些和吳家人走得近的住戶紛紛點頭,都覺得這確實是吳家人的處事風格,這是一家子厚道人。

但是吳大娘子的婆家可不乾了。他們是絕對不願意承認鄭家女不僅小小年紀就偷盜姻親家的東西,還誣賴嫂子的妹妹。倘若這些罪名徹底坐實了,那他們鄭家的名聲也就毀了。

所以,吳大娘子的婆婆當即就跳出來扇了兒媳婦一巴掌,咒罵她不知好歹,指責她為了袒護不知羞的吳二娘子而誣陷小姑子鄭春花。鄭家婆子威脅說,如果吳大娘子不認錯的話,他們鄭家就休了她。

而吳大娘子在選擇站出來替妹妹辯解的那一刻,就料到了鄭家人的反應,根本不會因為這些威脅而動搖。她當即就抿著唇走到吳二娘子身邊,用行動表示她寧願被鄭家休了,也不會改口。

且先不提鄭家婆子如何逼迫兒子立刻休妻,隻說吳家人出麵解釋後,一些村民又開始覺得吳二娘子是被冤枉的了。

但是,這時就有一些同鄭家有親的人站出來反駁說,這些話都是吳家人說的,誰能證明真假?況且空口無憑的,誰知道是不是臨時編出來的瞎話?反正如今的事實就是,吳二娘子的銀耳環確實在王大柱家中,那麼,鄭春花的話就非常有可能是真的。

就在兩方爭論不休之際,範宗華急急忙忙趕來了,同時吳二娘子的丈夫也從地裡回來了。

吳二娘子的丈夫相信妻子為人,直接斥責鄭春花是在無賴誣陷。而範宗華也曾親耳聽過“李仙姑”說鄭春花偷了吳二娘子的耳環,所以也認為鄭春花在說謊。

有了吳二娘子丈夫的維護和範宗華的信任,吳二娘子的處境有所好轉。

這時,混在人群中的張娘子突然出聲提醒大家,應該先查查王大柱的死因,還有就是抓緊時間報官。張娘子說,吳二娘子是不是有罪,去一趟官府就知曉了。

其實根本不用張娘子提醒,範宗華身為地方,自然知曉該怎麼做。

緊接著,張娘子又用不大不小的聲音嘟囔道,怎麼瞧著這王大柱的死因有些蹊蹺?身上連個傷口也沒有,又不像是病死的,倒是像被誰咒死的一般,或者是接觸了什麼看不見的臟東西。

這一句話“恰好”提醒了正心虛驚懼的鄭春花。

鄭春花和丈夫王大柱之間早就沒有了多少恩愛感情。發現丈夫暴斃後,鄭春花並不怎麼傷心,反而心生惡念打算借機陷害吳二娘子。

因為她嫉妒吳二娘子貌美手巧,嫉妒吳二娘子好人緣,嫉妒丈夫王大柱對吳二娘子的誇讚和垂涎,更是嫉妒吳二娘子的丈夫對妻子一心一意。

鄭春花心中惡意翻湧,渾然忘了還有人也是知道那銀耳環丟失之事的。直到範宗華隨後趕到並出聲維護吳二娘子時,她才猛然驚覺自己忽略了什麼。

心慌意亂之下,鄭春花突然聽到了張娘子的“猜測”,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頓時靈光一閃計上心來。

她當即又繼續哭嚷道,一定是住在破窯裡的那個瞎眼妖婆害了王大柱,因為王大柱曾經去破窯那裡鬨過事砸過東西。

“蒼天呀,絕對是李妖婆懷恨在心,便和吳二那個賤人聯手,才謀害了大柱。”

鄭春花這一哭喊,就把破窯裡的李娘娘也給牽扯進了命案裡來,連帶著範宗華的話也不可信了。誰知道他是不是在撒謊偏幫李老太太呢?

隨後,不等官府方麵來人驗屍,王大柱的家人便等不及要確定他的死因了,同時也不願王大柱就這樣曝屍路邊,於是就請人去查看一番王大柱的遺體。

哪知道查來查去,這王大柱身上當真沒有什麼致命傷口,又不像是突發疾病死的。更加滲人的是,這王大柱死去時的表情很是平靜安詳,甚至看久了之後,還會覺得他的唇邊是帶著一絲笑意的。

王大柱的這種詭異死法,似乎印證了鄭春花的猜測,頓時惹得眾人驚懼慌張不已。於是便有了裴湘和展昭撞見的眾人圍堵破窯的一幕。

裴湘聽完範宗華的敘述和其他幾人的補充後,立刻明白這鄭春花是在誣陷吳二娘子。旁人不知鄭春花偷銀耳環的始末,裴湘還能不清楚嗎?再有就是,依照她對鄭春花的了解,大約也能猜到她為什麼要陷害吳二娘子,無非就是嫉妒罷了。

至於王大柱的死因……

裴湘的目光掠過哭得滿臉鼻涕眼淚的鄭春花,心裡微微搖頭,隨後便朝著人群中的張娘子望去。

這張娘子不認識此時的裴湘,但裴湘卻是知道她的。

作為李仙姑時,對方曾多次來找裴湘,希望可以重金購買一張格外靈驗的求子符。但是不論陰陽寶冊上關於張娘子的命數記載還是從卜算結果來看,張娘子此生都是沒有兒女緣分的,所以裴湘並沒有滿足張娘子的要求。

“這個張娘子當時說的那些話,是無心的,還是有意的?她會因為求子符的事埋怨‘李仙姑’嗎?再有就是……”

就在裴湘暗自琢磨王大柱的死因時,圍在破窯前的村民們又開始嚷嚷著要壓著吳二娘子和李娘娘去衙門投案。

被打斷思路的裴湘歎了一口氣,心知不能就這樣讓村民們把兩個女人送到縣衙。一來這李娘娘身份特殊,能不去衙門的話,還是不去為好;二來就是不願意看見吳二娘子遭受這不白之冤。

——哪怕去了縣衙後最終會真相大白,可這女子在縣衙的公堂上和牢獄裡經曆了一遭後,難免會身心受創。

“且慢,我不同意諸位的猜測,更不認為李夫人會作法害人。依我判斷,這謀殺王大柱的真凶另有其人。”

裴湘抬了抬手臂,目光沉靜而嚴肅地望著在場眾人,語氣淡淡地說出了自己看法。

單看她的樣貌,明明是一名妙齡女子,可她周身的氣勢卻比許多執掌過權柄的長者還冷峻深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