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先生,範生氣迷瘋癲後,隻記得打人,還嚷嚷著‘讓你們打我’之類的話,其餘諸事全不記得。他如此反應,是因為痰迷心竅之前心中最強烈的想法是報仇,對嗎?”
“大約如此吧,”公孫策沉吟道,“範生驟然遭受冤屈,肯定想報仇雪恨。他神智被迷之後,必然會出現幻覺。依我淺見,或許在範生的幻覺中,所遇之人皆是葛登雲之流,因而才見人就要打罵教訓。”
展昭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覺得公孫先生之言再次印證了他之前的某些猜測,不由得心中微沉。
公孫策暫時還不知道展昭的滿懷愁緒,他語氣輕鬆地閒聊道:
“說起‘幻覺’二字,我覺得有時候寫成‘真覺’也未嘗不可。依照我之前接觸過的幾名病患的情況來看,所謂的幻覺往往會透露一個人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
“當然,心神錯亂瘋癲之症終歸是一種病,因而幻覺也成不了真正的‘真覺’。縱然會展現心底深處的真實念頭,但往往會過於偏執極端,甚至於扭曲怪異。比之前麵公堂上那男女之魂對調的異事還匪夷所思。”
聽著公孫先生的解釋,展昭下意識對照起自身情形來。
半晌,他產生了再次找裴湘看病的念頭,並且暗下決心,在病好之前絕對不能對裴湘吐露傾慕心意。
展昭堅信自己的朋友不會因為這種病症而鄙夷嫌棄他,相反,他擔心裴湘會為此心存憐意。而他絕對不願意讓自己的這份感情成為朋友心中的負擔。
就在展昭和公孫策交談之際,包拯在前麵也審理完了大部分案情。如今隻剩下兩個為難之處,一個是如何讓對調的男女魂魄再次換回來,各自歸位;二是新科狀元範仲禹的病情能否徹底痊愈。
於是,包拯一退堂就著人來問這邊的情況,而公孫先生的答複算是給包拯吃了半顆定心丸。
不過包拯很快就不用發愁如何解決陰陽錯亂了,因為包興對包拯坦白了遊仙枕之事。
當年展昭將遊仙枕交給包拯之後,包拯便把此寶交給包興收藏保管。而包興因為一時好奇,就偷偷試著枕了遊仙枕。
隨後,包興也遭遇了和裴湘一樣的情形,就是迅速入睡後便見到了一匹黑馬和兩名青衣侍從,緊接著,他便騎著黑馬去了陰陽寶殿。然而包興並無裴湘的本事,因此一到陰陽寶殿的殿門前,他就被脾氣暴躁的黑判給趕回了陽間,還被斥責冒充星主。
經過這一番驚嚇,包興再不敢偷試遊仙枕,但心裡卻一直記掛著此事。
今日,包興見包拯為陰陽顛倒之事眉頭緊鎖,不知怎麼一下子就聯想到了遊仙枕和陰陽寶殿。於是,他連忙向包拯回稟了自己之前的經曆。
包拯得知了遊仙枕的妙處後,當即便命包興呈上此寶物,然後也枕了上去。
且不提那青衣和判官終於見到了真正的星主後是如何鬆了一口氣的。隻說包拯從陰陽寶殿返回後,因為已經知曉了讓白氏和屈申把靈魂互換回來的方法,當即就一麵讓人去取照膽鏡,一麵讓人傳外班伺候,然後再次升了堂。
這照膽鏡就是包公得到的另一件異寶了,是他小時候被嬸娘騙進井底後撿到的。
包拯先前就知道這古鏡奇異,但卻一直不知有何具體用處。如今得了判官提示,包拯頓時心生恍然,這才讓人取了照膽鏡出來。
這次升堂,展昭和公孫策也跟在包公左右,而那照膽鏡就懸掛在三人前方。
待到差役將白氏和屈申帶上來之後,包拯便命二人將中指上的血滴在鏡子上,然後各自來照。白氏和屈申聽命行事,滴血對鏡細看。片刻功夫後,這二人就重新換回了魂魄,總算是各歸各位了。
堂上眾人見這古鏡光芒大盛後又漸漸收斂,而白氏和屈申也都好了,不僅紛紛鬆了一口氣,心道此案算是圓滿解決了。
包拯正要吩咐包興去把照膽鏡收好,不想異變突生!
就見剛剛已然光芒暗淡的鏡麵上忽然又劃過一抹亮光,那亮光極其耀眼卻一閃而逝。緊接著,原本靜靜懸掛的古鏡好似被一股巨大的無形力量擊中了。
隻見那鏡身忽然被高高地拋起,而後在空中旋轉了大半周,鏡麵也跟著換了方向。
在某一瞬間,這古鏡正好將展昭、包拯和公孫策三人照進鏡中。然而不等這三人有所反應,這照膽鏡就又垂落了下來。而後,整張鏡麵上呈現出一片昏暗之色,竟連普通的影像都照不清了。
這番突如其來的變故令公堂之上的眾人都驚疑不已,紛紛謹慎地盯著那枚懸掛著的照膽鏡。然而過了好一會兒,那枚鏡子始終靜悄悄地毫無動靜,並再無任何異常顯現。
於是,包拯再次吩咐包興去摘取照膽鏡並將其妥善收好。
包興應了一聲,小心上前,生怕再出什麼變故。好在這次一切順利。
其實,不同於公堂上不明所以的眾人,巨闕劍內的裴湘是知道剛剛發生過什麼的。
這照膽鏡調換回了白氏和屈申的魂魄後,很快便察覺到了巨闕劍內還有另一個寄居靈魂。而這照膽鏡就和之前的古今盆一般,雖然靈異卻還沒有萌生真正的靈智,換句話說,就是不那麼敏銳。因此,在察覺到附近還存在靈魂和“身體”不相符的情形後,這照膽鏡二話不說,當即便打算把問題徹底解決了。
而對於裴湘來說,這可謂是“人在劍中坐,禍從鏡中來”。
意識到照膽鏡想把自己拉扯出小空間後,她當即就用劍氣切斷了那股拉力,同時毫不猶豫地“原路”反擊了回去。於是便就有了眾人看到的照膽鏡被無形力量掀翻的那一幕。
但是,這裡也有一件裴湘不清楚的事情。
在她用劍氣掀翻照膽鏡的刹那,那鏡子無意間將展昭、巨闕劍、包公和公孫策一起照了進去。雖然隻是須臾功夫,但卻產生了一點點奇妙的影響。
而這份小小的影響,很快就顯現了出來。
次日,展昭、公孫策等人聚在包拯的書房內圍觀“開封府三寶”。
這三寶分彆是照膽鏡、古今盆和遊仙枕。
一旁的包興對著三件寶物的來曆和妙用侃侃而談,言談間全是讚譽之詞。
他告訴眾人,古今盆內的仙露讓李太後的雙眼複明,遊仙枕可以帶包拯去陰陽寶殿向地府判官詢問事宜,而照膽鏡則能夠懲惡揚善、驅邪避禍。
旁人聽了包興誇讚三寶,皆紛紛點頭,覺得包興說得很有道理,畢竟這三寶確實幫了包拯不少忙。
但裴湘一想到那小氣的古今盆至今不讓自己觀看前世,遊仙枕曾把自己“誆騙”去了陰陽寶殿,再加上這照膽鏡昨天還企圖攻擊自己,不禁懶洋洋地輕哼了一聲。
旋即,她在心底向眾人漫不經心地吐槽道:
“什麼三寶嘛,其實就是水盆、枕頭和鏡子,而且都黑漆漆的,一看就是奎星星主以前在天上時使用的日常器具。哎,也不曉得那些安排星主下凡曆練的神仙們都是怎麼想的,好小氣呀,這星主下凡了,竟然還得自帶家當。趕明兒個要是再來個木梳、被子、睡衣和床帳子,那可就全乎了,還能一下子就湊成七寶。嗯,開封府七寶,聽著倒是比三寶來得體麵又敞亮。”
突然聽到裴湘聲音的包拯、公孫策和展昭:……
包拯:胡說!誰說奎星就一定要用黑漆漆的東西了?
——對了,是誰在本閣耳邊說話?
公孫策:……撲哧,好像有些道理!
——咦,這是何人在調侃?
展昭:……雖然但是,我的腦子到底在思考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