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姑娘住在那種住戶人家比較多的小巷子裡的話,康熙可以很容易就安排屬下悄悄入住沈家四周,然後將裴湘以及她的研究保護起來。同時,因為巷子裡來來往往的車輛行人不少,裴湘需要的各種工具和材料就很容易不引人注意地運送進沈家。相反,如果裴湘住在曹家的話,那種宅院深深的高門大戶反而不利於康熙的屬下暗中行事。
還有就是,倘若說康熙之前動過讓曹家幫他保密的念頭,那在聽過胤禟繪聲繪色描述的曹家內宅紛爭混亂後,就迅速改變了主意。他依舊看重曹寅在朝堂政務方麵的乾練出色能力,可卻對他處理家事的敷衍態度十分不認同。
“慧蓉,”康熙沉吟片刻後,握著皇貴妃的手緩緩說道,“曹家長女,非尋常閨秀,朕對她另有重用,將來……她的婚事也會有特殊考量。哎,朕確實讚許她不忘養恩、不嫌貧愛富的品行,不希望她變得涼薄勢力,也不認為她時常陪在沈家夫婦身邊有何不妥,可……朕又著實希望她能更加親近曹家人,或者說……是希望她能更加認同旗人的身份,而不是一直念著六年的江南生活。”
皇貴妃聞言一愣。她原本以為康熙如此熟知兩個小孩子之間門的交往細節,是因為疼愛親兒子,對曹家長女不過是愛屋及烏罷了。沒想到真正讓康熙上心看重的,竟然是曹家大格格。而且,她還從康熙的話裡聽出,不知出於何種原因,康熙是不希望曹家大格格和沈家徹底疏遠的。
陪伴康熙多年的皇貴妃怔忪之後迅速回神。
她沒有多問一句康熙對一個年僅六歲的小姑娘到底有何重用之處,隻凝神考慮起康熙主動透露出的為難之處,然後很快就琢磨明白了康熙在她麵前特意提起此事的用意。
“表哥,其實自從知道禛兒差點在菩提寺遇險後,我就一直想著,要給曹家長女準備些精巧難得又適合小姑娘使用的賞賜。隻是,我近日精神不濟,又不放心身邊之人的眼光,就將此事耽擱了下來……沒想到宜妃妹妹和我想到一處去了,已經給曹家大格格準備了各種賞賜。既然如此,慧蓉就換個賞賜方式。”
不用皇貴妃說出她要換哪種賞賜方式,康熙就先露出了舒心的笑容。他知道表妹一向善解人意,肯定能明白他的用意並提出合適的解決方法的。
“慧蓉打算換成何種方式?”
“表哥,咳,既然曹家大格格那般孝順沈家夫婦,想必更加希望養父養母能夠生活無憂。所以,慧蓉打算讓宮人給佟家捎個話,請大伯父或者父親將沈啟堂聘為幕僚。這樣一來,咳咳,沈啟堂在京中就有了立足的身份了,又能學以致用,想來必然會舒心暢快。
“表哥,沈啟堂那樣的人,一旦有了前途和榮華,自然舍不得丟棄,假以時日,說話做事也肯定會偏著咱們的。而曹家大格格見養父一家富足安樂,又有佟家做依靠,自然就不會像如今這般惦念和不放心了。咳咳,曹家,咳,曹家那邊畢竟是她的血脈親人,她難道還能一直不親近嗎?
“另外,等那個沈啟堂成為我大伯父或者父親身邊的幕僚後,曹家那邊想來一定會感到非常高興的,也會,咳咳,會更加放心讓曹家大格格去沈家小住的。”
說到最後,皇貴妃的語氣裡透露出了淡淡的揶揄意味,惹得康熙也跟著失笑搖頭。
他自然聽出皇貴妃話中的隱含之意。當沈啟堂不再是普通的民人,而是一躍成為佟國綱或者佟國維身邊的幕僚後,哪怕他一直隻領銀錢不做事,可隻要這個名頭在,曹家人就不會輕視他的。更不會仗著地位權勢就攔著沈家人和養女接觸,說不定還會支持曹家長女親近沈家夫婦呢。
等到康熙心情不錯地離開承乾宮後,皇貴妃依舊不知他格外重視曹家大格格的真正原因,但她卻十分清楚他的態度。
所以,哪怕她此刻已經感到疲倦不已,還是掙紮著起身招來心腹宮人,並鄭重吩咐對方明日一定要儘早出宮去佟家見佟國綱。隨後,病中的皇貴妃又對心腹細細叮囑了一番見到佟國綱後的說辭。
皇貴妃之前在康熙麵前同時提了佟國綱和佟國維兩人,但其實已然暗中決定,要將照拂提攜沈啟堂之事托付給大伯父佟國綱,而不是父親佟國維。
心思剔透聰穎的皇貴妃深知,真正能讓佟家這棵大樹屹立不倒並枝繁葉茂的人,是勇武耿直卻不失縝密沉靜的大伯父。至於她親生父親佟國維,雖然為人精明強乾,但在眼界和心胸方麵卻不如大伯父,論忠心磊落也差了一線。
倘若她提出讓佟國維厚待沈啟堂,佟國維隻會有兩種反應。
一是產生疑惑並竭力打聽此事是否還有隱情內幕,繼而生出許多不必要的猜想,這期間門極有可能因為行事不慎而引起康熙的不悅。二是佟國維確實信了女兒傳話時給出的理由——既為了答謝曹家大格格又為了顯得比宜妃做事更加周全大氣。可那樣一來,依照佟國維骨子裡的高傲和勢利,必然不會真心照拂沈家的,說不得還會弄巧成拙。
因此,在皇貴妃看來,照拂沈家之事最後還得交給待人豪爽且粗中有細的佟國綱來處理。
“主子,您身子要緊,何必這樣強撐著。”
皇貴妃身邊的嬤嬤一臉心疼地望著自家主子愈加蒼白的麵色,見她還要去桌案旁親筆書信一封,不由得緊張地輕聲勸道:
“此事又不急於一時,您明日用過早膳後,養足了精神再寫信也不遲呀。”yushugu.
聞言,皇貴妃無奈地搖了搖頭,隻敷衍了一句她心中有事夜間門就睡不安穩,便一邊咳嗽著一邊扶著宮女去了外間門。
嬤嬤見狀,也不敢繼續深勸,畢竟皇貴妃此舉和萬歲爺交代之事有關,萬萬沒有一再阻攔的道理。
況且,她還是比較了解皇貴妃的脾氣的,知道這位娘娘心裡念著掛著的都是萬歲爺。這些年以來,隻要是那位的吩咐或者打算,皇貴妃都是頂頂重視的,並且一定會竭力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