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皇阿哥北上返京了,跟來蘇州的曹家人也陸陸續續離開了。晚來一步的沈啟堂夫婦在蘇州老家小住了一些時日後,見女兒已經適應了環溪草堂的居住環境,便放心地去了江寧。
於是,裴湘的生活也再次變得規律起來。
除了每日照顧外太翁的身體外,她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來環溪草堂內的各種藏書和研究醫術藥典了。當然,為了從康熙手中換取更多的名貴藥材和孤本醫書,她還分出了一小部分時間放在了機關術上……
裴湘的日子忙碌而充實,和趙頎也漸漸地重新熟悉起來,但並沒有像胤禟之前擔心的那樣,因為有了新朋友就忽略了離開的老朋友。
一來是雖然胤禟他人不在蘇州,但是來信卻非常頻繁,頻繁到康熙明確表示不樂意再繼續負擔胤禟寄信寄禮物的費用了。
於是,早有準備的胤禟便借機將他的一些南北貨物倒賣生意擺在了明麵上,理由就是要自給自足承擔起給好友送信送東西的花費,不給汗阿瑪增添負擔。
對此,已經拒絕過兒子一次的康熙隻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默認了胤禟的小小生意。他隻當胤禟孩子性情舍不得小青梅,卻不知在幾年之後,這樁玩鬨般的“小小”生意不僅利潤豐厚,而且還形成了一個隱秘而靈活的消息傳遞網。
二來,則是因為返回京城的胤禟在踏入紫禁城的一刹那,終於撥開心底雲霧找到了長久吸引裴湘的好辦法。
彼時,胤禟望著被落日餘暉籠罩的紅牆金瓦,心神驀然一定,他想,這世上最變幻莫測的,非人心莫屬,而最勾心鬥角又暗潮湧動的領域,非宮廷朝堂莫屬。
“我是汗阿瑪極為喜愛的皇子,我出生在這天下最有權勢的地方,這才是我的最大優勢!湘兒讀了那麼多的書,聽了那麼多的道理,難道就不好奇那些同樣飽讀詩書的人物們,是如何在這波譎雲詭的朝堂中立足的嗎?”
胤禟的這個念頭自然不會透露給任何人知曉。否則的話,康熙絕對會毫不猶豫地把這個無法無天的狂妄混小子送去皇陵思過的。在許多人眼中,這種把宮廷朝堂上你死我活的權勢爭鬥當做大玩具來討好小姑娘的荒唐想法,幾乎就是變相的烽火戲諸侯了。
然而,胤禟有如此想法,並不表示他打算親自參與其中。他真心覺得當個有自保能力的旁觀者就挺好的,尤其是當他察覺到太子和大哥之間的暗潮洶湧後,這個想法就更加清晰明確了。
他既希望兩方多搞些陰謀爭端出來,好給他提供豐富的寫信素材,又時刻提醒自己要努力積攢防禦進攻的實力,免得將來某一天被殃及池魚又無能為力。
這樣一來,在胤禟和裴湘的通信內容中,除了記錄彼此的日常生活外,胤禟在京中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宮廷紛爭和朝堂暗湧就漸漸多了起來。
而最近越來越愛讀史書的裴湘也如胤禟預料的那般,對胤禟敘述的人心謀略和得失成敗投以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尤其是在胤禟因為受寵而幾次險招算計後,裴湘便自然而然地走上了幫著好友出謀劃策和分析情勢的道路……
——*——*——
康熙三十五年,裴湘十三歲,胤禟十四歲。
這一年,虛舟先生的身體依舊虛弱,並漸漸有了油儘燈枯之相。不過,在裴湘的細心調理照顧之下,老先生並沒有遭受太多的病痛折磨。
此時的趙頎已經搬離了環溪草廬。他每日白天過來讀書學習和照顧老師,晚上則返回附近的農家小院居住。不過,趙頎並不是獨自一人住在外麵的,和他一同居住的,是他的親生父親趙九郎。
這三年以來,趙九郎和趙頎父子二人之間的關係緩和了不少。尤其是在趙九郎聽說虛舟先生調養身體缺少一味藥材,便不惜冒險進山為虛舟先生采藥後,趙頎看向趙九郎的眼神就多了些許的親近。
當然,趙頎如今再也不是當年那個對旁人充滿信任的天真少年了,他真心感謝趙九郎的尋藥之舉,卻也始終對他存有防備。
趙頎曾對裴湘透露過自己的心聲,倘若趙九郎隻是希望能有個更加孝順的兒子和更加舒適富足的晚年,那他願意儘力滿足對方的這個心願。但若是趙九郎因此生出更多的不切實際的貪婪妄想,那他也會明確拒絕並加以阻止的。
說出這番言語時,年少的趙頎眼中尚且存有幾許對親情的渴望。
裴湘見此,也隻能暗自歎息。以她對趙九郎為人的觀察判斷,她覺得趙頎終究會失望的。
“阿頎,將來……你若不喜歡待在這裡了,就來幫我做生意吧。”
裴湘眸光清澈地望著麵前如青竹鬆柏般的俊秀少年,輕聲邀請道:
“你可以跟著我的商隊天南海北地走一走、闖一闖。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你見識了山河遼闊與市井百態,我也有了信得過的人幫我約束商隊,並詳細記錄下各地的風土人情,絕對是兩全其美。”
“……好,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