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本以為孟池羽帶弟弟隻是一時興起,沒想到他還真想撫養在自己宮裡。又想起他與周貴人以往的過節,不免存了幾分懷疑。
但是當著宰相和太傅,皇帝不好把其中緣故細說,隻道了一句:“曆朝曆代都沒有這樣的規矩。”
若按一貫的規矩,皇子幼時應養在中宮或生母宮裡,到了五六歲就可搬去乾西五所,跟著師傅學讀書,成人後再受賜府邸和封號,搬出宮去居住。
孟池羽的意思,也就是在弟弟五六歲之前這段期間,將他養在東宮,代替了中宮或他的生母。
他誠懇道:“雖無這樣規矩,但兒臣也可以照顧好弟弟。”
“你的意思是皇後照顧得不好?”
皇後照顧孟池星的確不太上心,但是孟池羽總不能說自己母親的壞話,靈機一動道:“兒臣不是也快有孩子了嗎,就尋思著,將他們養在一處有個伴。”
這倒是個正當理由,皇家的孩子最怕孤單。
皇帝這才略有些鬆動。小家夥這時很配合地亂叫:“哥!哥!”邊叫邊向小爺伸出魔爪。
小爺朝弟弟嘿嘿一笑,把他的小肉手放在臉邊,滿眼兄長的寵溺:“在這在這!”
“你們二位怎麼看?”皇帝還拿不準主意,就去問兩位大臣。
汪森拱手回道:“此乃聖上家事,微臣原不該置喙。不過微臣瞧著,殿下與小皇子殿下相處甚歡,長兄如父,未嘗不可。”
宰相話不說滿,又能點題,是為年為官練出的滴水不漏。
孟池羽見鐘簋還在慢悠悠地喝茶,急道:“師傅,您倒是也說句話呀。”
老頑童鐘簋合上碗蓋,笑道:“宰相大人都說這麼好了,我還有什麼可說的。隻不過在老臣眼裡,殿下一直都是個孩子,如今竟然也會帶孩子了,真是不可思議。”
小爺忍不住朝師傅翻了個白眼:“我都二十了,師傅!”
“是是是,殿下長大了,是老臣老了而不自知。”鐘簋說罷,又對皇帝道,“難得咱們殿下乾件正經事兒,皇上就答應了吧。”
皇帝沉吟片刻,似在思量,抑或為難。其實他並不關心小皇子養在哪裡。隻是擔心,孟池羽會不會將往日與周貴人的舊怨,報複到孟池星身上。不管怎麼說,這也是皇室的血脈,不能出差池。
汪森當了多年宰相,察言觀色的本領強,見皇帝遲遲不答應,明白其中必有內情。且這內情,他未必願意外人知道。
於是匆忙起身,拉著鐘簋向皇帝告退。
鐘簋被他帶出來,還莫名其妙:“喝茶喝得好好的,你拉我出來乾嘛?”
汪森扶著他,跨過門檻,搖頭笑道:“老頭你這就不懂了,皇上家事,咱們知道得越少越好。”
暖閣內隻剩父子三人相對而坐。大眼瞪小眼,小眼瞪大眼。
皇帝盤著腿,手上撥弄著一串佛珠,人一走,語氣變得更加森然:“你真想將他養在東宮?”
“是啊,兒臣正為此事來的。”小爺一臉真誠,繼續求皇帝答應。
皇帝忍不住問:“周氏的事,你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