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地流寇動亂一事,很快就傳到了京城。
攝政王府的議事廳內,宋誌單獨召見胡智,與他討論此事。
“蜀地承平已久,歌舞升平,原本是個最安逸的地方,現在突然動亂,臣總覺得當中有些蹊蹺。”說到這裡,胡智眼珠一轉,反問宋誌:“依王爺看,這蜀王是個什麼性子?”
蜀王孟世端,太上皇孟世典的三弟,是個出了名的花花公子,從前做皇子的時候,他就不怎麼讀書,整日就知道逗蛐蛐兒喝花酒。
不過先皇寵愛小兒子,見他成不了大材,便將他封為蜀王派去蜀地,讓他安逸似神仙。
提起他,宋誌不禁嗤笑:“蜀王啊,草包一個,早些年打過交道,他這人每天就知道吃喝玩樂,對蛐蛐兒研究最深。”
胡智不曾見過蜀王,也信了這話,便道:“那就好,微臣原本還擔心是蜀王搞的小動作,想要謀反也未可知。”
宋誌像聽見個笑話似的,搖頭說絕無可能,還嘲笑道:“你說齊王想謀反我倒還信,你說蜀王?哼,孟世端那個草包要是有這誌向,指不定先皇都把江山傳給他了。先皇喜歡蜀王,可比喜歡皇上多得多。”
“那王爺打算如何應對這些流寇?”
宋誌一拍桌子:“敢在我眼皮下鬨事,必須滅了,也讓世人知道我這個攝政王的厲害。”
這幫流寇鬨的動靜不小,宋誌不僅要派蜀地的官兵,還決定從京城附近調兵遣將。
“王爺且慢。”胡智總覺得哪裡不對,“您要將京城大營的人派去,那京城豈不是防守空虛?”
宋誌一心要滅流寇以顯官威,以為京城已是固若金湯無需防守,便道:“京中還有幾千人馬,足夠我用了。再說,隻要把皇上看管好了,還有誰敢反不成?”
胡智還想再勸,宋誌已然拍板定下,不容再議。
蜀地。桃山。
陸瑰雲升任參軍,負責籌備糧草。常言道,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要從蜀地到京城,一路糧草的供應是個大問題。
不過幸好蜀地物產豐富,陸瑰雲辛勤置辦了幾日,籌備到了大量一些乾餅、鍋盔、肉乾、野菜作為軍糧。除此之外,她還收集了一些果子,果子水份充足,可以一舉兩用,既能充饑,又能解渴。
徐勝對她的表現頗為滿意,決定引薦給蜀王。等蜀王來桃山監軍時,他命她候在帳外等待傳喚,自己先進了營帳,向坐在上首的蜀王躬身行禮:“臣給王爺請安。”
“起來吧。”蜀王笑嘻嘻的,坐也不好好坐,沒個正形,“軍師彆來無恙啊,何必多禮,坐吧。我看你真是辛苦了,頭發都少啦!”
徐勝在他下首左側坐了,聽見他調侃自己,也輕鬆一笑:“王爺慣會打趣人,我看王爺眼圈也黑了,想必沒少挑燈夜讀吧。”
兩人寒喧幾句後,孟世端突然麵露愁容:“哎呀軍師,你說咱們謀劃這麼久,連個將軍都沒有,這怕是不成吧?”
徐勝就知道他今日為此而來,頷首回道:“正好,我今日要向王爺推舉一人。”
“哦?是誰?”
“王爺不認識。”
這倒讓孟世端有些意外:“哦?是新招來的高人?”
徐勝一擊手,對著候在帳外的陸瑰雲道:“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