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曲罷了,孟世端還沉浸在琴音之中。
楊念玉所彈的這把琴,仍是當初那把焦尾琴,當時她繃斷了一根弦,後來由宮中巧匠修複如初。
有的續弦依舊能彈出動聽的曲子。
隻不過,不是所有續弦都能。
楊念玉孕肚已然頗顯,保養得好,麵上氣色也顯得潤澤,此時含笑問孟世端:“王爺還想聽什麼?”
孟世端正要作答,門外傳來一聲“父王”,是他一雙兒女,世子孟池明和郡主孟櫻兒下學歸來了。
“方才老遠就聽見母妃的琴音了,真好聽。”孟櫻兒蹦到古琴前,有些好奇地撥弄了幾下,卻是幾聲不成旋律的悶響。
範氏不通音律,也不曾教過孩子這些。孟櫻兒便很好奇,為何這琴隻有這幾根弦,卻可以彈出那般豐富多層次的樂曲來。
楊念玉含笑向她招手:“櫻兒,你來。”
孟櫻兒坐到楊念玉身邊,楊念玉捉住她的手,在琴弦上撥弄幾下,手把手地教她彈了一小節《春曉吟》,然後道:“撫琴最要緊的心靜。先從泛音開始,再到按音、滑音,最後又歸於泛音。正如人生始於蒼茫,又曆經曲折,最後歸於蒼茫一樣。”
孟櫻兒聽得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櫻兒若是想學,我可以教你。”楊念玉道,“彈琴可以涵養身心,修身理性。”
孟池明站在一旁,眼神似乎透著些不屑。
在他看來,這不過是收買人心的婦小技罷了。
孟世端瞥了兒子一眼,忽然道:“要論修身養性,我看明兒比他妹妹更需要。”
“父王!”孟池明抗議,“學這個有何用!難道兒臣將來去做琴師不成!”
“我看你就是欠缺涵養,才會小小年紀,屢屢做出不堪之事!”孟世端口氣堅決,“從今日起,你每日需跟著王妃學琴半時辰。”
孟池明被父親訓斥,臉上一陣紅白,想反駁又不敢,氣乎乎的。
楊念玉先是一愣,然後扶著丫環的手站了起來,緩步走到孟世端麵前,息事寧人道:“都過去的事了,明兒也悔過認錯了,再提它做什麼。”
孟世端不語,警告地瞪了兒子一眼。達成威懾效果。
孟池明隻得跪下:“兒臣聽父王的,跟著王妃學琴。”
“還不快磕頭拜師。”
孟池明不情不願地轉向楊念玉,俯身一拜:“兒臣拜王妃為師,請王妃教導兒臣學琴。”
“快起來吧。”楊念玉頷首,彎腰拉他起身。
孟池明十一歲,個子已經高到了楊念玉的肩頭。他是世子,地位僅次於他爹,且性子全然繼承了範氏耍狠的一麵,難以管教。
晚上用膳時,孟世端命人去將楊念秋和楊念嬌一道叫來,並向兒子女兒介紹:“這是王妃的妹妹,我接她們來蜀地玩一陣子。”
王妃的妹妹,按理來說算是他們的倆小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