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錄像廳(2 / 2)

華娛從1980開始 一根黃山 4873 字 11個月前

吳見夜跟周濤說起了圖南科技的事情。

“什麼項目?”周濤立即問道。

圖南科技的第一期的廠區已經建成,按照吳見夜的吩咐,主要生產磁帶業務。

現在吳見夜提出來新的項目,一是為了讓滬海市府那邊看到圖南科技的誠意,同時在今年吳見夜在燕京的路上,看到了索尼的廣告牌。

索尼其實早在1978年的時候,就趁著華夏rb兩國的合作,進入了華夏市場,隻不過那個時候華夏市場還不夠大,所以索尼並不是太在意華夏的市場,不過隨著華夏的發展,索尼方麵也越發的開始關注華夏的市場了。

今年就在燕京樹立了大大的廣告牌,為自己公司的科技產品做宣傳了。

“錄像機!”吳見夜說道。

錄像機的出現,將會徹底的改變國內觀眾看電影的習慣,錄像廳這一個在**十年代特殊的行業,也會在全國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的出現。

同時也意味著香江電影的進入,開起了**十年代生人的一代青春回憶。

單就錄像機而言,有據可查最早錄像放映與觀看活動放生在1981年的滬海,這一年滬海文化局係統購置了多套錄像放映設備,下發給各區文化館,組織特定觀眾群體進行觀看。

不過這個時候錄像機的出現,還都隻是官方行為,真正到了錄像廳時代正好是這兩年的時候。

同時用不了兩年國內就會出現國產的錄像機,跟國外品牌搶占市場,雖然在價格方麵占據了一定的優勢,但是因為技術問題,並沒有真正的對國外品牌形成衝擊。

而這個時代錄像機的銷售,也是瘋狂增長的。

這兩年全球錄像機的銷售也不過上千萬台而已,但是到了89年的時候,就會近億台,這其中所孵化出來的利益可想而知,同時再加上錄像帶的市場,就更加的繁盛了。

也正是因為錄像機的普及,錄像廳的出現,也讓國內的電影行業,遭受了重大的打擊。

84-85僅一年的時間,國內觀影就銳減了52億人次,這裡麵的原因很多,比如電視劇的出現,歌廳和綜合文化娛樂業的崛起,不過錄像機的出現也將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吳見夜現在讓周濤開始涉及錄像機行業,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國內錄像機工廠的失敗,是有著綜合原因的,技術,銷售手段都沒有國外的成熟。

但是這對於吳見夜來講,卻不是問題,他完全可以讓周濤在香江招募全球的科技人才,同時再加上國內的低廉的人工費用,掛上香江的牌子,完全可以和rb的公司以價格優勢爭奪整個東南亞的市場,乃至到了後麵搶占歐美的市場。

吳見夜與周濤兩人商定完錄像機的事情後,周濤突然問道。

“對了,你不是一直都在想著要在國內成立一家文化公司嗎?現在開始著手辦理嗎?”

現在還沒有正式的電影公司,即便是想要成立電影公司,也得是文化公司。

“上麵的政策還沒有鬆動,再等等吧!”吳見夜說道。

成立電影公司並不用太著急,要到5月份的時候,文化部才會正式提出華夏電影總公司的體製改革方案。

到了那個時候電影業將會被規定為企業性質,獨立核算,自負盈虧,通過銀行貸款自籌資金,實現生產盈利,並繳納大小十多個稅種。

被冠以企業的性質,那就意味著要以經營實現最大化利潤為終極目標。

要實現利潤最大化,針對市場采取必要的經營手段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到了明年,國家還會同意一些地區對部份影片的票價實現浮動,以緩和電影收入的下降趨勢。

其實不僅僅是電影業,國內其他的行業也都會出現類似的規定,所以在後世才會有人將1984年稱為華夏的公司元年!

“行吧,反正你自己心裡有數!”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