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滿貫(4000+章節,求訂閱~)(1 / 2)

華娛從1980開始 一根黃山 7988 字 11個月前

() 頒獎典禮現場的氣氛逐漸的開始凝重起來,誰都知道這是最後一個獎項了,也知道這將會是這屆金雞獎所頒發出來的最重要的獎項。

現場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了六部獲得提名的影片上麵!

由燕京電影學院實驗製片廠出品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粵江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鄉音》,《廖夷白》,滬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咱們的牛百歲》,春城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十六號病房》,以及建軍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道是無情勝有情》。

這一次可以說是粵江電影製片廠與燕京電影學院實驗製片廠的勝利,粵江電影製片廠有兩部電影進入最佳故事片的角逐,而燕京電影學院實驗製片廠則是自成立以來,第一部入圍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的角逐。

而這六部候選名單中,最熱門的則是《大紅燈籠高高掛》,《鄉音》,《廖夷白》三部電影。

吳見夜與湯肖丹,兩人也是相視一笑,什麼也沒說。

更多的眼光集中在吳見夜的身上,畢竟《大紅燈籠高高掛》這部電影拿到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這次屬於出口轉內銷,所以拿下最佳故事片獎項的可能最大。

看到頒獎嘉賓也可以感受到這個獎項的重要性,正是這屆金雞獎的主任委員,袁文樹,張俊祥。

“此次入圍的六部電影,都是不可多得的優秀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批判了封建主義大家族的殘忍.......

《鄉音》講述了船夫餘木生與患絕症的妻子陶春之間的情感故事.......

《廖夷白》向我們展示了我國革命前輩的的高尚情操以及在危難之際的.......

《咱們的牛百歲》講述了農村實行生產承包責任製中,我黨人員牛百歲帶領懶漢組社員共同奮鬥、脫貧致富.......

《十六號病房》在某結核病醫院的十六號病房裡,身患絕症的鄉村教師劉春樺用積極樂觀的精神感染了幾位病友,讓大家重新看到生命的希望.......

《道是無情勝有情》講述我軍基層乾部在承受著巨大家庭困難的情況下,到落後的三任任連長,從軍事訓練入手改變部隊麵貌的故事.......

兩位在台上,將六部電影依次點評了一番。

六部電影的創作人員都表現的雍容大度,但是心中要說不緊張,那肯定是假的,比如在《鄉音》中飾演女主的後世李曉璐的母親張韋欣麵上帶著笑容,桌子底下,雙手正在緊張的搓著。

六部電影點評結束以後,袁文樹與張俊祥才共同宣布。

“此次獲得第四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的是--《大紅燈籠高高掛》!恭喜《大紅燈籠高高掛》。”

整個《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劇組瞬間激動了,所有人都站了起來,相互擁抱,互相鼓勵。

最佳故事片這個獎,是屬於所有人的,每個人都是這部影片的一份子,所有人都可以分享這個榮耀。

“恭喜,小吳這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他對得起這個榮耀!”

《廖夷白》雖然在競爭中輸給了《大紅燈籠高高掛》但是湯肖丹依然向吳見夜送出了自己的祝福,這是一名優秀的電影從業者的驕傲。

“謝謝,謝謝湯老!”吳見夜也是真心感謝道。

隨後吳見夜上台,由名譽主任委員夏言親自為吳見夜頒發最佳故事片的獎杯。

“不錯,以後繼續努力!”夏言溫言鼓勵道。

“謝謝夏老師!”

夏言點點頭,沒再說什麼,將這個舞台交給了吳見夜。

吳見夜拎了拎手裡的獎杯,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金雞獎最佳故事片將,吳見夜實現了自己的第一個大滿貫。

這在華夏電影史上還是第一次,有一個導演,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就獲得了所參加所有電影節的最佳影片的獎項。

自此吳見夜終於可以與國內一流的導演平起平坐了。

“謝謝,謝謝,此時除了謝謝,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我的心情,謝謝所有幫助和支持過《大紅燈籠高高掛》這部電影的人,謝謝所有走進電影院去看了這部電影的觀眾.......”

一番感謝後,吳見夜向所有人鞠躬示意,然後走下了主席台。

隨著最後一位領導的上台發言。

第四屆金雞獎與第七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終於結束了。

不過對於吳見夜等獲獎嘉賓而言,這次的行程還遠遠的沒有結束,《大眾電影》將會對此次獲獎的人員進行拍照留念。

這個時候沒有影像保留,隻有照片了。

同時《大眾電影》的編輯也找到了吳見夜,希望可以對吳見夜再做一次專訪,對此吳見夜也沒有拒絕。

“老吳,這是我妹妹方慧!”

這個時候方淑拉著一個與她相貌有七八分相似的女孩子走了過來,向吳見夜介紹道。

“吳導,你好,我非常喜歡看你的電影!”方慧熱情大方的說道。

方慧在《十六號病房》這部電影中飾演的是桑青青。

“你好,你在《十六號病房》裡的表演我也看了,非常不錯!”吳見夜同樣笑道。

“嘿嘿,哪有機會吳導可要找我拍戲啊!”方慧與方淑差不多,都是大大咧咧的性格,不過看樣子比方淑更加的開朗。

“有機會的!”吳見夜不置可否的說道。

然後陳沛斯與朱世茂也走了過來,這次朱世茂是作為《道是無情勝有情》的主演前來參加這屆頒獎典禮的。

其實在後世很多人都誤以為,朱世茂與陳沛斯就是一個小品演員,卻不知道他們在成為小品演員之前,早就是全國知名的電影演員了。

隻不過這個時代的電影後世看的人非常少,所以對他們的了解也就不夠多了。

“老吳,你們什麼時候回燕京?”陳沛斯好奇的問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