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我們下海吧(4100+章節,求訂閱~)(2 / 2)

華娛從1980開始 一根黃山 8808 字 11個月前

“寶鋼就挺不錯的,我跟他聊過,他也挺喜歡做導演的,就讓他試試吧!”吳見夜說道。

老版本《我愛我家》的導演是英大,不過現在英大正在美利堅留學呢,肯定是回不來的,所以吳見夜比較屬意由趙寶鋼來做這部電視劇的導演。

“講究。”鄭小龍向吳見夜伸出了大拇指,然後樂道:“寶鋼那孫子,知道了肯定能樂屁了!”

“那讓寶鋼請客!”王碩突然說道。

“你可趕緊拉倒吧!”吳見夜無奈的看了王碩一眼,然後質問道:“人家左兒都寫完劇本了,你的劇本準備什麼時候拿出來啊!”

王碩則是笑嘻嘻的說道:“還在構思,我們這種普通人哪能跟左兒這樣的天才相比啊!”

梁佐矜持的笑笑.......

吳見夜看了一眼梁佐的弟弟,問道:“梁田,你現在做什麼呢?”

梁田連忙說道:“在服裝八廠上班呢!”

吳見夜笑道:“有沒有興趣拍戲,我看你哥哥寫的那個劇本裡不務正業的弟弟挺適合你的!”

這個時候的梁田瘦的跟個猴兒似的,再加上一頭蓬鬆的頭發,怎麼看怎麼不像好孩子,正好符合那個弟弟的角色。

梁佐樂了:“還彆說,我寫的時候,還真是照著梁田寫的。”

梁田委屈的說道:“雖然能演電視劇我很開心,但是你們這麼說我,我很不開心!”

梁田也是一位奇人,最早在部隊服役的時候是炮長,後來因為筆試成績不合格,從一線轉移到了炊事班。

後來又去了文藝宣傳隊,在哪裡跟馮褲子做了戰友。

退伍後,他母親把他介紹到了華夏作家協會外聯部及中國新聞社電影部工作,梁田從事的是接待外賓的工作,每天負責收發報紙,打掃衛生,端茶倒水。

同年,梁田在《人猴》劇組當劇務,任務就是每天叫演員起床,幫演員打飯、提水。他還在裡麵客串了一個角色,就是一個化好妝的猴子,但最後被刪掉了.......

後來由於不喜歡這樣的工作狀態,又去了現在的工作單位,服裝八廠。

不過梁田雖然在部隊因為筆試成績不合格,但是一直都有一顆文藝心,經常給各大報紙雜誌投稿,其結果無一不是被退回來了.......

在吳見夜重生的時候,他猶如一個閒雲野鶴一般搗鼓著自己的梁家菜,成了老一輩燕京藝人經常去的地方。

見梁田沒什麼意見,吳見夜又說道:“至於其他的人選,就交給趙寶鋼自己去請吧!”

“成,明天我就跟趙寶鋼說。”鄭小龍笑道。

一群人又聊了一會,才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倒是楊準留了下來。

“有事?”吳見夜有些好奇的問道。

“我準備辭職下海!”

在華夏一共有三次下海經商潮,今年是第一年,其後兩次將發生在1987年和1993年。

經過將近六年的醞釀和鼓動,‘全民經商’熱終於降臨,此時在燕京便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十億人民九億倒,還有一億在尋找’。

根據《華夏青年報》做的一份調查,今年最受歡迎的職業排序前三名依次是:出租車司機、個體戶、廚師,而最後的三個選項分彆是科學家、醫生、教師。

‘修大腦的不如剃頭的’,‘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是現在社會的流傳語。

在這麼一個騷動而熱烈的年份。‘我們都下海吧’,所有的年輕或不太年輕的人們都在用這樣的詞彙互相試探和鼓勵。

吳見夜掏出一根煙,扔給了楊準,問道:“怎麼想起來下海了?”

楊準接過煙,點著以後,長吸了一口,說道:“我們家的情況,你也知道,那個人出國以後,就沒有再回來過,就看不慣他那樣的,天天仗著自己手裡有兩糟錢,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我就要讓他看看,我不靠他也能比他掙得多。”

楊準的家庭情況,吳見夜是知道的,知道楊準一直憋著一口氣呢。

“那你準備去哪?”

“沒想好呢!”

“那你準備做什麼?”

“沒想好呢!”

吳見夜無奈的看著楊準,“合著,你啥都沒想好呢,就想下海啊,小心沒掙到錢,最後讓浪給拍死。”

楊準笑道:“這不是來谘詢你來了嗎。”

吳見夜想了一下,問道:“怕不怕吃苦?”

“隻要能掙錢就不怕!”

吳見夜笑道:“那我倒是有一個好的去處!”

“哪?”

“北邊!”

“北邊?”楊準一愣:“現在大家都往粵江三角洲那邊跑,去北邊做什麼啊?”

不誇張地說,1984年是屬於粵江三角洲的。南巡以及深圳等地的示範效應,在這一年終於發酵。

而粵江三角洲,此時就是華夏改革的排頭兵。

“大家都去粵江三角洲,那就意味著機會被人分攤了,而北邊不一樣,現在老毛子那邊並不穩定,正是發財的機會,不過那個地方太亂,我擔心.......”

“沒事,就按你說的,去北邊,不過具體的事情你得跟我說一下,不然我去了也是抓瞎!”楊準雖然不知道吳見夜的所有情況,但是看周濤那麼聽從吳見夜的話,也知道吳見夜肯定不是一個凡人,所以現在吳見夜既然說北邊能掙錢,他自然是聽的了。

“那成.......”

隨後吳見夜跟楊準說起了北邊的情況,這一聊就是大半宿。

“還有最後一個事!”楊準揉了揉眼睛,此時已經困得不行了。

“還有什麼事?”

“沒錢!”楊準說的理直氣壯。

“這樣吧,我出錢,你出人,我拿一百萬給你,具體操作,就按咱們之前說過的那樣,到時候我占股65%,你占股35%。”

“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