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炎到是好找,他現在就在燕京呢,但是路窯你恐怕得等段時間了!”張一謀解釋道。
“那就先把莫炎請來吧,至於路窯再找機會!”吳見夜也是本著寧可錯殺絕不放過的心態。
莫炎在後來取得的成就,就不用一一贅述了,現如今老謀子的《紅高粱》都是改編自他的《紅高粱家族》。
張一謀點了點頭,說道:“那成,等明天我帶莫炎去你的堂庭文化!”
旁邊吳天冥到是為路窯解釋了一下,“路窯現在正在創作一部百萬字的,現在誰也不知道他在那裡找素材呢,等我們回到長安再幫吳導你聯係吧。”
“那就麻煩吳大哥了!”這個時候吳見夜已經改口稱呼吳天冥為吳大哥了。
如果不出意外,路窯現在創作的應該就是那部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的《平凡的世界》!
從84年路窯就開始創作這部,期間去各地走訪,更是翻閱了國內眾多的長篇與報紙,研究其中的技巧與文筆,傳聞為了翻閱這些與報紙,路遙的手指上的指紋都磨沒了.......
是真是假就不知道了。
“凱歌,你片子的後期做的怎麼樣了?”吳天冥關心的問道。
《孩子王》這部電影的製片廠就是西影廠,這也是為什麼說吳天冥是陳楷歌與張一謀的伯樂了,在兩人的初期階段,都是得到了吳天冥的提攜,才能夠迅速的成長起來的。
“已經完成四分之一了,不過整部片子做完估計要到明年的三月份了,有幾個鏡頭我需要回去補拍一下!”陳楷歌依然是一幅溫文儒雅的樣子。
吳天冥對此並沒有意見,不管是張一謀還是陳楷歌,都是他非常看好的後輩,如果不是現在吳見夜的身份地位都遠超兩人,他早就想辦法把吳見夜忽悠到西影廠了。
不過陳楷歌在拍完《黃土地》後,立即就被燕影廠給召回,當做了自己的寶貝,而且陳楷歌還是燕京人,自然也想留在燕京了,現在拍攝《孩子王》也不過是為了報答當初吳天冥對自己的知遇之恩。
知道了陳楷歌心思的吳天冥,也就知道自己是挖不來陳楷歌的了,所以他將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張一謀的身上。
現如今張一謀還是廣影廠的員工,不過吳天冥深知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隨著張一謀在國內的知名度逐漸上升,廣影廠那邊就更不可能放人了,所以吳天冥另辟蹊徑,率先解決了張一謀妻子的工作關係,這一招讓廣影廠那邊措手不及。
隨後便是現在張一謀正在籌拍的《紅高粱》,為了支持張一謀拍攝這部影片,吳天冥更是頂住了全西影廠的罵聲。
如果今次不是吳見夜的出現,解決了《紅高粱》的一部分資金,吳天冥就會為了《紅高粱》的缺口,在整個西影廠的所有部門要錢,最後才為《紅高粱》解決了這次的資金缺口。
這一切都讓張一謀非常的感動,甚至在後來拍攝結束《紅高粱》以後,說出了‘願為天明,肝腦塗地’這樣的話。
“你還是要抓點緊的,明年中影將會舉辦第一屆電影展,到時候對《孩子王》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展示機會。”
為了推廣國內的電影,中影也效仿國外的電影展,在明年將會舉辦第一屆華夏電影展,不過由於國內電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這次電影展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成功,所以後麵也就擱置了.......
陳楷歌點了點頭,露出一絲的激動:“謝謝吳大哥。”
到是顧常衛這位一直服務西影廠的員工知道的內幕多一些,問道:“廠長,中影那邊會不會因為跟咱們廠的關係,而不讓《孩子王》這部電影進入影展啊?”
吳天冥上任西影廠的廠長後,因為自己的做事風格,與中影鬨出了不少的矛盾,所以中影一直都很不待見吳天冥的西影廠,這在西影廠根本不是什麼秘密,現在這次影展又是中影舉辦的,顧常衛的擔心也是有可能的。
陳楷歌露出一絲擔憂。
吳天冥想了一下,不確定的說道:“中影應該不會這麼做吧?”
“那萬一呢?”顧常衛繼續問道。
“中影要是真的不收錄《孩子王》的話,我就自己做一個宣傳的牌子,去影展上去,說什麼也要讓凱歌的片子,讓大家知道。”吳天冥狠狠的說道。
陳楷歌露出一副士為知己者死的激動。
到是張一謀在旁看了吳見夜一眼,說道:“老吳,你這兩年跟中影的關係一直不錯,到時候如果真的像顧常衛說的那樣,能不能幫著我們說句話,溝通溝通?”
陳楷歌聽完以後,露出一絲,吳見夜想了一下,笑道:“這樣吧,到時候如果真的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我會幫著說一聲的,但是中影賣不賣我這個麵子,我就不確定了!”
陳楷歌在旁端起酒杯,說道:“老吳,謝謝了!”
吳見夜笑道:“都是同學,這麼客氣做什麼!”
吳天冥他們不確定,中影會不會卡主《孩子王》這部電影,但是吳見夜卻知道,最終中影確實是卡住了《孩子王》,給出的理由的是送審的時間超時了,其實呢......
顧常衛問道:“那老吳,你的電影是不是也會參加這次的電影展?”
吳見夜搖了搖頭,說道:“不會,這部電影的主要投資方是美利堅與香江的公司,在這兩地的上映渠道已經不需要參加影展去買拷貝了,而且這部電影會參加明年的戛納電影節,哪裡才是全球最大的影片市場。”
陳楷歌,顧常衛,張一謀聽完以後,又是一陣羨慕,尤其是陳楷歌,現在雖然有人把他與吳見夜稱為國內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但是隨著現在《末代皇帝》在國內的熱映,吳見夜再次走到了陳楷歌的前麵。
《末代皇帝》已經在國內上映了超過一個月的時間,雖然國內現在沒有官方的票房統計,但是根據各個省市的上映情況,可以斷定的是,《末代皇帝》這部影片在國內的票房肯定是已經超過一億人次!
在觀影人數以億為單位計算遞減的86年,這個觀影記錄已經超過了無數人的預期,最新一期的《大眾電影》,更是將《末代皇帝》稱為華夏電影1986年的《少林寺》!
最重要的是《末代皇帝》這部電影與《少林寺》還有一些不同,這部電影得到了國內學術界的普遍認同,電影中考究的服裝,精致的妝容以及貼近曆史的展現,都讓這部電影在國內學術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同時這麼精致的電影拍攝,在國內也尚屬首例,讓普通的觀眾也是看的震驚不已,所以才讓這部電影在國內學術界和普通觀眾之間得到了一個平衡。
不過吳見夜也知道,這部電影如果放到後世,可能會更加受到學術界的追捧,但是在普通觀眾心中,並不會引起現如今這麼大的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