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吳見夜已經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這裡了,而王碩,梁佐,海晏等人則是嘿嘿一笑,顯然不在乎這些。
再走到了他們的會議室,吳見夜更是無語了,不知道是誰竟然把床搬到了這裡,滿地的煙頭,屋裡的氣味,絕對能夠媲美自己當初在電影學院的宿舍了。
搖了搖頭,吳見夜叫來了夏曉紅。
“以後這裡每三天就派人來收拾一下吧!”
為了不禁錮王碩等人的創作積極性,所謂的昆吾影視創作室根本沒有什麼管理者,所有的管理工作都交給了堂庭文化,所以這幫人屬於根本就沒有人管的存在。
夏曉紅曾經也找到王碩等人,希望他們能夠注意一下這裡的環境,但是王碩這些人哪裡肯聽夏曉紅的啊。
所以久而久之夏曉紅也就放棄了這裡,也就讓這裡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
夏曉紅無奈的瞥了王碩等人一眼,領著吳見夜的命令下去了。
不過為了堂庭文化的形象著想,吳見夜還是決定這段時間,還是給昆吾影視創作室從新找一個地方吧。
所幸現在燕京的地產業還沒有發展起來,而堂庭文化的旁邊多是這樣額三層樓,看來有必要把旁邊的那幢樓也買下來了。
地方亂成這個樣子,顯然是沒辦法繼續待下去了,眾人也不管現在剛剛下午三點多,浩浩蕩蕩的殺到了飯店。
經過王碩等人批判,葉菁終於給自己的川菜館換了廚師,做菜的味道還不錯,所以眾人便把慶祝的地方放到了葉菁的川菜館。
華夏就是一個人情往來的社會,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不想後世那麼的冷漠,或者說是功利性那麼大。
在酒席上,莫炎突然跟吳見夜說起了張一謀。
“老謀子準備明天去中戲挑演員,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吳見夜微微一愣:“這都多長時間了,老謀子那邊的女演員還沒有定呢?”
他以為這個時候張一謀應該都已經開始拍攝《紅高粱》了,結果竟然是到現在還沒有找到女演員。
莫炎苦笑一聲:“老謀子的壓力比較大,什麼事情都想做到儘善儘美,找了好多女演員,都不太合適,所以才拖到了現在。”
吳見夜想了一下,自己也要為《新龍門客棧》挑選演員,雖然這部戲會有幾個香江演員的加入,但是對於二十多個重要角色的《新龍門客棧》將會有一大部分都是來自國內的演員,他也想去看看中戲那邊有什麼合適的演員。
“好啊,明天什麼時候,咱們一起過去!”
“明天上午吧,到時候我們去堂庭文化集合!”莫炎說道。
雖然張一謀沒有加入堂庭文化,但是憑借著兩人的關係,再加上這部電影本來就有堂庭文化的投資,所以張一謀也把堂庭文化當做了《紅高粱》的前期籌備地方。
葉達鷹在旁說道:“老吳,把王碩的《大撒氣》給我拍吧!”
王碩得意的看了吳見夜一眼,說道:“我這兩年可沒閒著啊,可是老老實實的寫了很多劇本了!”
吳見夜沒搭理王碩,而是跟葉達鷹笑道:“好啊,沒問題,到時候你聯係製片廠,我們堂庭文化跟製片廠聯合投資!”
葉達鷹點點頭,拍電影這種事情對其他人來講可能有門檻,但是對於葉達鷹來講,門檻根本不存在。
“行,沒問題,到時候我聯係你!”葉達鷹說道。
“到時候,我可能不在燕京了,到時候你直接聯係夏曉紅就可以了,這件事情我會交代她的。”吳見夜說道。
現在葉達鷹不過是剛剛有了拍攝的念頭,估計等到正式開拍,要到下半年了,當時他不是在敦煌,就是在香江,在燕京的可能性很小。
“也成!”葉達鷹滿不在乎的說道。
然後吳見夜才與王碩說道:“那你這段時間都寫什麼了?”
“哼,小爺還不願意講了呢!”王碩依然的混不吝。
到是葉菁在旁說道:“不單單是大鷹想改編王碩的,還有你的同學夏剛想要改編王朔到《一半火焰一半海水》,你的學生黃健新想要改編《浮出水麵》。”
在華夏影史上,有一個年份被稱為王碩年!
就是明年,如果算上之前吳見夜提前拿出來的《頑主》,這一年將會有王碩的四部電影上映。
葉達鷹拍攝的《大撒氣》,黃健新拍攝的《輪回》,夏剛拍攝的《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當時《華夏電影報》,《電影藝術》編輯部以及華夏影評協會,還聯合召開了王碩電影研討會。
也正是這一年,將王碩推上了自己的人生巔峰,在《華夏電影報》中,曾經有一篇電影評論,點出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所有的評論者在討論幾部電影時,都不把他們看作各自導演的作品,而是統一稱為‘王碩電影’,以一個原著者的名字統括一批電影,這在電影史上不僅空前,也絕後。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討論,讓王碩遭到了主流文化圈以及主流電影圈的抨擊,導致後來王碩掛名的電影經常會莫名其妙的進入黑名單,根本就不給上映。
這也為後來王碩與馮褲子的分開埋下了伏筆。
馮褲子趕上了王碩的巔峰尾巴,卻享受到了王碩被攻擊的波及。
後來要不是韓和平幫了馮褲子一把,華夏電影的賀歲檔還真不一定能夠那麼早就出來。
王碩聽完葉菁的描述,得意的看了吳見夜一眼。
吳見夜則是回了一個白眼。
“行吧,到時候讓他們來堂庭文化簽合同吧,就跟大鷹的條件一樣。”
明年王碩肯定是要受到抨擊的,但是對此吳見夜根本不擔心會波及到堂庭文化,在原時空王碩屬於混不吝,誰也不在乎,這樣的性格也導致他身邊的人跟著一起受牽連了。
但是在這個時空,吳見夜相信憑借著自己現在的影響力,就算是王碩受到抨擊,也不可能牽連到堂庭文化。
這就是堂庭文化的底蘊,也是吳見夜的底氣。
現在的堂庭文化就是國內私人文化公司的一杆旗幟,而吳見夜也是國內電影界的一杆旗幟。
不是誰想動,就能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