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王中王(1 / 2)

華娛從1980開始 一根黃山 7438 字 11個月前

() 置地,香江地產業皇冠上的明珠!

誰控製了置地,誰就是香江地產界的王中王!

這是香江媒體對置地的評價。

雖然在西門凱瑟克接手怡和後,將置地旗下的牛奶國際與文華東方分拆上市,但是置地的威名依然不減。

置地,創辦與1898年,創辦人便是著名的商人保羅與當時怡和洋行的執行董事詹姆士莊士敦凱瑟克。

在香江20世紀70年代代商廈重建、興建熱潮首先從港島中環商業區興起。長期以來,中環一直是香江商業經濟活動的心臟,它的脈搏跳動代表了香江整體社會的動力、活力,是香江繁榮的最高象征。

70年代以前,中環商業核心區的貴重物業,基本上被英資著名的地產公司置地所壟斷,這種情況直到70年代中後期新興華資地產商的崛起,才逐漸發生變化,形成各據一方的局麵。

不過,置地始終在核心區自成王國,成為香江地產“皇冠上的明珠”。

70年代以後中區商廈的重建熱潮亦首先由置地掀起。1970年6月,置地以2.58億元高價,投得港島中區麵積達5.3萬方尺的新填海地段,置地在該地段興建了樓高52層的康樂大廈(即今日的怡和大廈)。新大廈以破紀錄的時間建成,從1971年10月動工,到1973年4月舉行隆重“平頂”儀式,前後曆時僅一年半。

康樂大廈連地價總投資4億元,提供寫字樓和商場租用麵積超過69萬方尺。這是當時香江及亞洲最高的建築物,它後來成為怡和集團的總部,雄視整個維多利亞海港。

1974年,置地宣布斥資6億元,開展一項為期長達10年的中區重建計劃。

第一期工程是重建曆山大廈,置地曾建議以舊曆山大廈換取香江政府的郵政總局(即今日環球大廈舊址),遭到拒絕,隻好自行重建。新曆山大廈於1976年建成,樓高36層,樓宇總麵積 35.7 萬方尺,比舊曆山大廈多出11.9萬方尺。

第二期工程是拆卸重建告羅士打大廈及皇室行。為了將物業連成一體,以便興建一流的高層商廈及有廣闊平台的商場,置地以畢打街對麵的怡和大廈與會德豐公司交換連卡佛大廈,於1979年在原址建成告羅士打大廈和與之相連的置地廣場。

第三期工程是拆建毗鄰的公爵行和公主行,建成與告羅士打大廈外形相仿的公爵大廈,整個龐大計劃於1982年完成。

置地廣場麵積達2萬餘方尺,共有5層平台;其中兩層是地庫,全部平台單位均辟作精品店和風格各異的飲食店,廣場中央可舉辦各項表演時裝表演、音樂會及展覽等,四周設有咖啡廊、茶座、上蓋蓋有可透光的玻璃纖維,成為中區的高級購物娛樂場所。

與之相連的告羅士打大廈樓高47層,全幢大廈可供出租麵積60萬方尺,其中寫字樓麵積46.5萬方尺,其餘為商鋪。該大廈最大的特色是其疏格式的外牆結構,窗門深深凹入,利用大廈的結構遮陰窗門,材料則采用鋁質窗框和有色玻璃,以減少室內所受熱量。大廈內所有設施均采用先進電腦係統控製,包括報警、空氣強度調節、供水、照明、保安及通訊係統等。

公爵大廈亦與置地廣場及告羅士打大廈連通,樓高47層,可提供樓宇出租麵積60萬方尺。

兩幢大廈重建後,可提供麵積比原來增加79.6萬方尺。

規模浩大的10年重建計劃完成後,港府規劃處更在各大廈之間架設空中行人天橋,將置地旗下的多幢貴重物業,包括康樂大廈、太古大廈、文華酒店、太子大廈、曆山大廈、告羅士打大廈、公爵大廈以及置地廣場相貫,並直通區內各處如郵政總局、天星小輪碼頭等,儼然自成一國,成為中環的“自然心臟”。

就在10年計劃即將完成之際,置地又策動更矚目的拓展計劃,先是將位於雪廠街的荷蘭行和有利銀行拆卸重建,該項計劃在90年代初完成,即著名的大道中九號物業。

1982年 2月12日,置地更以47.55億元的破紀錄價格,投得中區毗鄰康樂大廈的新“地王”。根據合約規定,置地須在地麵興建一新的巴士總站,其上則為一座兩層平台,香江證券市場將設於此。

這座後來被命名為“交易廣場”的發展計劃分兩期進行,總投資逾80億元。第一期是兩幢52層高商廈,於1985年落成;第二期在毗鄰再興建一幢層高獨立商廈,於1988 年完成。三座交易廣場總樓麵麵積達154.5萬方尺,其富有動感的外形和大幅有色玻璃幕牆令維多利亞海港的景色迥然改觀。

中區商廈拆建熱潮所致,連有悠久曆史的香江會所也不能幸免。

香江會所坐落在皇後像廣場毗鄰,是區內碩果僅存的維多利亞風格建築。該會所的拆建,曾因遭受眾多會員的反對而擱置。

然而70年代後期,地產市道空前暢旺,引起不少地產商的垂涎。結果,這座有百多年曆史、古色古香的建築物終於難逃被淘汰的曆史命運,取而代之的是一幢設計彆出心裁,外形獨特而富有藝術色彩的新香江會所大廈。

該大廈於 1984 年建成,樓高層,另有兩層地庫,樓宇麵積28萬方尺。全部建築費由負責興建的置地支付,約2億元。置地將與香江會所平分租金收入(以當時樓價估計,該大廈每月租金平均可達600萬元至700萬元),但年後權益將歸還香港會所。

也正是有了這些資產,置地才會被稱為香江地產界皇冠上的明珠!

所有人都知道華資財團對置地垂涎三尺,都想拿下這塊聚寶盆,在此之前,隨著劉鸞雄與黃庭方的相繼退出,李超人,鄭宇彤,李釗基,榮公子四人組成的超級財團,就是最有希望的。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借此股災之際,置地公司竟然如此迅速的易主了!

“周董,請問收購置地股份的資金貴集團是如何支付的?”有記者立即舉手提問道。

現如今全球股災,每家上市公司都是勒緊了褲腰帶想著如何應對股災,此時堯光集團卻能夠拿出80億港幣收購怡和手中置地的股份,這份魄力是誰都無法想象的。

周濤笑意盈盈的回答道:“堯光集團的經營一直非常健康,現金流也是非常的充足,所以這次是以一次**付完成全部收購資金完成的這次收購!”

“嘩!”

台下的記者再次發出喧嘩的聲音,本來他們以為堯光集團應該是以股換股的方式,同時再加上一部分現金收購的置地股份,沒想到對方竟然是以現金且一次性支付的方式收購的置地!

這不得不再次刷新了在場記者,對於堯光集團現金流的猜測。

於是立即有人開始詢問周濤堯光集團的現金流情況,不過都被周濤一一應付過去了。

隨後又有人問道:“那麼請問周董,堯光集團是否將會借助這次收購置地的情況,從而將堯光集團上市呢?”

不過他問完這個話,就被眾人一頓鄙視,現在香江股市什麼情況,大家心知肚明,堯光集團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選擇上市呢!

果然周濤搖了搖頭:“堯光集團的經營非常健康,短時間內看不出有上市集資的需要,這次收購置地,也不過是堯光集團在香江發展的一個戰略布局而已。”

“請問周董,對於早些時間,港府宣布的救市政策如何看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