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持續發展(3200+章節,求訂閱~)(1 / 2)

華娛從1980開始 一根黃山 5771 字 11個月前

() 何清的受傷,並沒有讓劇組發生太大的變化,畢竟拍攝期間有演員受傷這種事情早就在劇組的預料當中了。

而且這個時候的演員,也沒有那麼的矯情,受點傷也沒覺著有多偉大,不像後世的演員,手指頭蹭破點皮,就顯得敬業的不行了。

然後忙不迭的把自己英勇的‘負傷’照片,放在網上求安慰。

這個時代還沒有這樣的風氣.......

隨後的日子依然在有條不紊的拍攝中,沒兩天已經恢複了健康的何清也回到了劇組,繼續在拍攝。

每一個劇組都是從慢慢的生疏,到擁有默契,慢慢培養出來的一個過程,所以後麵的拍攝顯得非常的順利,偶爾有幾次失誤,也是在所難免,不過幸運的是沒有人再受傷了。

吳見夜這邊拍攝的人物緊,而作為這部電影的製片李曉婉,卻要返京了。

其實李曉婉早就可以回去了,隻不過自己的兒子林伸還在劇組裡,她一個人回去也不放心啊,不過現在好了自己的老公趁著元旦期間多請了幾天的假期,來到了劇組。

有了她老公的照顧,李曉婉自然也騰出手來返京,籌備堂庭文化接下來的動作了。

“堂庭文化其後幾年的工作重點,將會放在與省市級的放映公司聯係以及電視劇的製作上!”

李曉婉走的時候,吳見夜特意把她叫了過來吩咐道。

之前劉建設為了讓中影加入到《新龍門客棧》的投資中來,所以允許吳見夜可以提前聯係一下省市級的放映公司,這個待遇已經足以讓各大製片廠羨慕了。

當然了現在的製片廠也在慢慢的摸索著自己的發展計劃,國內的改革已經放出來了,雖然到了89年,還會固執型的後退到購買拷貝的方案,但是現在已經有些製片廠在鑽空子了。

比如西影廠的吳天冥,為什麼他不得中影的喜歡,就是因為吳天冥總想繞過中影由西影廠自己牽頭,組建自己的發行網絡。

這次的改革給了吳天冥一個契機,就是張一謀的《紅高粱》!

現如今老謀子的紮《紅高粱》已經拍攝完成,正在堂庭文化做著緊張的後期製作,不過從吳天冥哪裡得來消息,這部電影西影廠是準備送到柏林影展參展的。

吳見夜自然知道這意味著老謀子的崛起,同時也意味著西影廠與中影抗爭的階段性勝利。

根據改革的規定,西影廠選擇了與放映公司的按比例分成的結算方式發行電影,到了明年《紅高粱》的上映,為西影廠帶來了200多萬的實際收入......

至於《新龍門客棧》自然也是會按照這個方式放映,不過吳見夜清楚的知道,因為管理的不規範以及設備的落後,想要在國內正確的統計出來真正的票房收入,基本上不吝於癡人說夢,不過這總歸是一個好的開始。

而且從中堂庭文化還能夠取得與省市級放映公司的聯係,隨著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電視機的普及,國內的電影行業可以說是每況愈下,觀影人數也是每年以億計的減少,也正是這個原因,導致了放映公司的虧損。

根據去年的統計,全國有1/3的放映單位處於虧損階段。

這個狀況甚至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加的嚴重,等到了93年,國內正式允許民營資本進入發行放映這一行業的時候,堂庭文化就可以靠著這幾年的運作,不管是自己修建影院,還是收購已經虧損改製的放映公司,都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電影事業的經曆低穀的時候,國內的電視劇行業,卻迎來了自己告訴的蓬勃發展期。

今年的《紅樓夢》,明年的《西遊記》,以及其後幾年的《公關小姐》,《十六歲的花季》,《籬笆女人和狗》,《編輯部的故事》等等一係列的經典電視劇都會播出。

堂庭文化自然是不可能放過這個高速發展的電視劇時代了。

李曉婉作為堂庭文化製片部的經理,吳見夜也是打算等到將來堂庭文化分出電影部,電視劇部的時候,把整個電視劇部交給李曉婉的。

現在也不過是讓她熟悉一下這裡麵的操作而已。

至於與省市級的放映公司聯係的事情,將會由李曉婉轉達給夏曉紅,由夏曉紅先把這件事情擔起來,等到將來到底是由夏曉紅具體負責這件事情,還是由其他人頂上,就要看吳見夜的意思了。

李曉婉返京了,是由陳海與隋然將她送回去的,而李曉婉把自己的老公還有兒子留到了劇組。

抵達燕京後,陳海與隋然便又開車返回劇組了,而李曉婉則是先去了吳見夜的四合院,將他給家裡人準備的敦煌的土特產放到了四合院,又回家洗了個澡,換了一身衣服,才來到了堂庭文化。

至於她要上手製作的第一個電視劇,就是堂庭文化聯合亞視與滬海電視台正在籌備的《封神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