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吳見夜的一聲開機,整個現場都已經熱鬨起來,不少的群眾演員都開始了尋找自己的位置。
這些群眾演員,都是在臨安的各大劇團以及表演團隊還有表演院校找來的。
這些事情都是由李曉婉完成的,當時李曉婉便一直跟吳見夜抱怨這些事情的難做,吳見夜笑笑,讓她再等幾年,幾年以後,國內的影視劇拍攝,將不會缺少群眾演員。
無數的‘王保強’都會懷揣著明星夢想,成為北漂,橫漂,每天過著丟棄了所有尊嚴的生活著,隻為了心中的那個明星夢!
但是這個世界上,就是這樣,從來不會缺少勵誌故事,心靈雞湯,但是真正成功的例子卻少之又少,王保強隻有一個.......
草根逆襲的故事確實十分振奮人心,但是更多的草根到最後剩下的隻能是遍體鱗傷的身體和已經千瘡百孔的心靈。
吳見夜曾經在橫店見到過無數的橫漂,有的人是信心滿滿,當問到他們的時候,他們會肯定的告訴你,他們一定會成名,成明星的。
這樣的人每年都會有無數,但是每年橫店也會有無數的曾經懷揣著這樣夢想的人離開橫店。
回到自己原本的生活軌跡中去,而橫店的那段經曆,將會成為他們心靈深處一段特殊的回憶。
今天拍攝的第一段就是白素貞與小青在西湖尋找許仙的段落。
為了節省時間與成本,吳見夜選擇的拍攝方式是要在臨安這裡,將所有的場景全部拍完才會轉到下一個地方拍攝。
其實這也是建造影視城的緣故,在後世影視劇的拍攝中,有的時候一個劇組隻需要呆在橫店就可以了,全部場景都會在影視城拍攝完成,這樣就大大的減少了拍攝時間與成本。
與這個方式相對的,其實就是《西遊記》的拍攝,當時楊婕帶著整個劇組幾乎是走遍了全國各地,每一集就會換一個地方拍攝,這也是為什麼在這個年代這類電視劇的拍攝成本就要達到好幾百萬的原因了。
而《渴望》的拍攝方式,其實就和後世在橫店的劇組差不多了,幾個場景就可以完成整部電視劇的拍攝了。
所以《渴望》的花費也就更少了。
現在《新白娘子傳奇》的拍攝,介乎兩者之間,說實話就算是吳見夜將《新白娘子傳奇》的劇本拿出來,給到其他的文化公司和電視台,他們都不一定敢拍,500萬的投資,足以嚇退他們。
由於是剛剛開始拍攝,所以現場很容易出現問題,比如場外的雜音.......
“讓圍觀的群眾安靜一些。”吳見夜有些無奈的找來了這部電視劇的場記韓壽民低聲說道。
韓壽民是今年年中的時候,加入堂庭文化的,吳見夜見他為人做事十分的圓滑,所以這次拍攝《新白娘子傳奇》就把他找來了,作為這部電視劇的場記。
“好的。”韓壽民點點頭,跑到警戒線跟前,拿著喇叭大聲喊道。
“麻煩大家說話的聲音小一些,不然會耽誤我們拍攝的,我在這裡先謝謝大家了!”韓壽民客氣的喊道。
不客氣不行啊。
之前有一個堂庭文化的場記,在擔任另外一部電視劇的場記時候,由於態度惡劣,正好被吳見夜看到,直接給清退了。
吳見夜也曾經在堂庭文化的員工大會上,著重提到過,堂庭文化的劇組,在拍攝的時候,一定不能夠對圍觀的群眾,態度惡劣,有一個算一個,隻要發現立即開除,絕不錄用。
這樣做,肯定是會耽誤一些拍攝的時間,但是吳見夜卻認為,觀眾就是影視公司的衣食父母,隻要是在合理範圍內,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影視公司絕對不可以對觀眾有什麼意見。
當然了,碰到那種不講道理,惡意搗亂的,吳見夜也不可能縱容,總而言之就是所有事情都是雙麵的,我們給予你們足夠的尊重,但是如果這樣你還搗亂的話,那就彆管我們也不客氣了。
就像是後世寫網文的,網文作者對於看盜版的讀者,表示理解,畢竟誰都有可能有困難,也許真的是花不起幾毛錢訂閱新的章節。
所以看盜版可以,誰也沒有辦法阻攔每一個人的想法,但是看完盜版然後跑到書評區去罵作者,這就有點不講道理了.......
在韓壽民的勸說下,圍觀的人群聲音明顯的小了不少。
吳見夜示意劇組繼續拍攝。
拍電視劇與拍電影是不一樣的。
在影視圈裡有一句話,叫做:電影一天拍幾個鏡頭,電視劇一天拍十幾頁劇本。
電影就像是短篇,電視劇則是長篇,每一種都有自己的節奏,比如一部90分鐘的標準長片在劇作角度可能會分成開場-激勵事件-中間點-**-結束這樣一個最簡單的基本結構。
而一部每集40分鐘,總共30集的電視劇集,首先可能會將30集分成10-10-10的宏觀結構,例如三個時代的戲份。
而在每個10集中,可能又會細分為幾個集數段落,這幾個段落之間構成基本的敘事節奏。最後細分到每一集,再形成這-集基本的敘事。
吳見夜在拍攝之前,曾經研究過兩種方式的區彆,在他看來電影的時長更容易形成精煉的衝擊力強的事件性敘事,而電視劇的時長更容易形成具體的、細膩的人物性敘事。
在導演創作上,雙方也有著很大的區彆,電影和電視劇雖都使用視聽語言技巧,然而受限於媒介形式,產生了很多不同。
電影的寬銀幕與電視的窄熒屏之間的差彆顯而易見。
觀眾在電影院裡能夠深切地浸入式體驗大銀幕中的世界和氛圍,並且在畫麵中能夠展示許許多多的細節;電視劇觀眾麵前的熒屏則隻是家居環境中的一部分,並且相對狹小的畫麵限製了細節的多樣性,電視本身的硬件水平也難以統一,色差和對比問題比比皆是,甚至觀眾的隨時離開都必須被考慮在內。
這種原因造成了創作者在拍攝時不同的拍攝方法:由於電視劇畫麵不需要太細膩精致,因此下機位、布光的過程極大簡化(要知道電影拍攝中這兩個部分是極耗時間的),電視劇大多采取大白光高對比和亮度的方式布光,
因為需要滿足觀眾“看得清楚”的需求;在演員調度上,也大多采取較為簡單和明確的走位,以便演員施展功力。從最基本的導演創作角度來說,電影是建立在動作上的,電視劇是建立在關係上的。
這也是為什麼後世總有電視劇喜歡打著已拍攝電影的方式拍攝電視劇為一個賣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