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的城市節奏非常快,這自然也帶動了香江的快餐業的發展,75年的時候,麥當勞與馮秉芬集團以及伍日照合作,在香江成立第一家麥當勞,隨後便一直成為了香江西餐快餐業的龍頭。
但是在香江快餐業真正的龍頭還是中式快餐,中餐快餐業也有著兩大龍頭,分彆是大家樂與大快活,而這兩家快餐店的風頭比麥當勞等西式快餐更加的勁爆,其原因便是香江始終是華人城市。
其中大家樂是香江中式快餐業的開山鼻祖!
非常可樂想要打開的香江的市場,勢必要找一家快餐店合作,就如同可口可樂控製著麥當勞,百事可樂控製著肯德基是一樣的概念。
周濤搖搖頭,說道:“趙承誌那邊傳來的消息不是很樂觀,因為咱們的非常可樂是新推出的產品,兩家壓價壓得非常狠,而且兩家都回話,非常可樂隻能選擇與其中一家餐飲店合作!”
大家樂與大快活作為香江最大的兩大中式快餐連鎖店,其競爭自然也是非常激烈了,而且這兩家的創始老板,還是同室操戈!
大家樂的創始人是是羅開睦與叔父羅勝祥。他們原是經營粵式餐廳的,了解到歐美快餐業興盛,便決定在香江開一家中西合一的快餐店,與香江的西式快餐店競爭。
1972 年,首間大家樂快餐店在九龍佐敦道渡船街開張。
為保無失,羅氏將餐廳一劈兩半,樓上是粵式麵鋪,供應雲吞麵、牛脯粉,仍是老派經營,先吃後買單(結帳),侍者服務。
樓下是西式快餐的翻版,采取自助餐形式,顧客先買票,憑票自取飲料、漢堡包、熱狗、炸薯條。
由於價格低廉,出食快捷,很受學生及上班族歡迎。
事實證明,羅氏以中式保西式的做法是多此一舉,樓下的生意比樓上興旺,於是,大家樂在 1974 年,一連在旺市開了 4 間全自助式的分店,1975年,大家樂進軍中環。中環富人及高收入者居多,大家樂再獲成功。
“午餐圖快圖飽,晚餐講究口福”——道理在此。
70 年代,是以麥當勞為龍頭的西式快餐大舉進攻香江的年代。
最初的大家樂,基本上是模仿麥當勞,羅氏叔侄心知肚明,要在競爭中屹立不倒,關鍵是要有自己的特色,大家樂的特色就是中西台壁——走華人食客的服務路線。
從年代中期起,大家樂既賣漢堡包,又賣米飯,中式菜肴湯類有幾十種之多,大家樂這一招真絕,把路過的中外食客一網打儘。
大家樂很快就從香港的快餐業異軍突起,登上同業霸主的寶座。
至於為什麼說大快活與大家樂是同室操戈,是因為大快活的創始人是羅開揚兄弟與他的父親羅芳祥。
羅芳祥與大家樂的羅勝祥是親兄弟,他們的大哥是遐邇聞名的維他奶老板羅桂祥。
羅桂祥的次子叫羅開睦,羅開睦於 1972 年與叔義羅勝祥創辦大家樂。
最初,羅芳祥和兒子羅開福也在大家樂工作,但沒於多久,羅開福執意獨立創業,與父親雙雙退出大家樂,於 1972 年底,在離大家樂不遠的地方,辦了一家大快活,不明細的人,見兩家店名如此相似,以為大快活是大家樂的分號。
其實兩家店完全獨立,僅僅在血緣上同宗,兩家從開張至今,一直是競爭對手。
在很長一段時期,大快活不敵大家樂,隻能亦步亦趨,步其後塵。
那時,羅芳祥另一個兒子羅開揚,在紐約藝術學院修商業設計,畢業前,打算在華爾街開辦中式快餐店,用他學到的美術知識和商業理念灌輸到生意中去。
不料,他的設想遭到父親與兄長的竭力反對,兄長羅開福寫來一封長信,奉勸他不要書生意氣,還是腳踏實地與父兄一道在香港從事快餐業。
1977 年,由羅開揚主理並自負盈虧的大快活,在新界的工業城荃灣揭幕,羅開揚在與《東周刊》記者訪談中回憶道:“哥哥扔給我自由發揮的機會,我便趁機將讀番書的理念充分運用出來。”
作為大快活連鎖店之一的荃灣分店,和父兄打理的大快活有較大不同,門麵風格及鋪麵裝修、桌凳擺放和員工服飾,均由羅開楊一手設計。
羅開揚摸著石頭過河,邊執業邊改進,到他在永樂街開設第四間分店時,借鑒紐約快餐店的全新風格及方式,並引進電腦係統管理。
大快活入市較晚,在很長一段時期,都有人說大快活是大家樂的弟子,刻意模仿,羅開揚否認這種說法,他認為,若要說老師,美式快餐店才是我們兩家的老師,人家搞了幾十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隻是大家樂入市早一步,先學一步,大快活遲一步罷了,羅開揚又說:外界傳聞我們兩家反目,同室操戈,我們兩家私下關係都不錯,聚會時從不談生意,隻是在商言商,健康地競爭。
話雖然說的好聽,但是大家樂與大快活的競爭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兩家現在什麼情況?”吳見夜問道,對於香江的快餐業吳見夜並不了解。
周濤笑道:“兩家人現在基本上將兩家餐飲店的管理權給了下一代,大家樂現在的管理者是大家樂主席羅勝祥的女婿掌管。”
“大快活的業務則是全都交給了羅開揚負責。”
從1987年起,大快活以驚人的速度擴張,平均每年增加10間左右的分店。
羅開揚上台後,大快活由步大家樂後塵,改為步步緊逼,甚至針鋒相對。
大家樂的宣傳口號是:“永遠一百分。”大快活麥芒對針尖:“大快活精神,挑戰無限分。”大快活的挑戰,既是對自己,更是對大家樂。
在分店的布局上,兩家的分店近在咫尺,形影不離,最初是大快活緊盯大家樂,大家樂的分店設在哪裡,不用多久,附近的街麵,必會亮出大快活的商號標誌。
大家樂對大快活“截其客流”的做法“不勝煩惱”,又無計無施。大概大快活翅膀硬了,毋須借大家樂的影響旺店,另辟蹊徑,去新城區開設分店。
大家樂“以牙還牙”,也到附近開分店,分流客源,讓大快活不怎麼“快活”。
“這兩家餐飲集團上市了嗎?”吳見夜問道。
周濤回答道:“大家樂已經在1987年上市,不過大快活還沒有!”
吳見夜沉吟道:“依照現在大快活的擴張速度,他們的現金流有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