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彙豐與美利堅海洋密蘭銀行達成協議,以3.41億美元價格購入該行51%的股權,海洋密蘭銀行亦改名為海豐銀行。
1987年底,彙豐再斥資7.7億美元收購海豐銀行剩餘的49%股權,使之成為彙豐在北美的全資附屬公司。
海豐銀行是美國第十三大銀行,1979年總資產達172億美元, 1981年完成收購時總資產增至255億美元。
海豐銀行總部設在紐約北部的布法羅,擁有逾300家分行,在紐約州有廣泛的商業網絡,在商業銀行業務方麵占領先地位。彙豐收購海豐銀行後,無疑在北美洲建立了一個進一步擴張的橋頭堡。
然而,其時海豐銀行在連年虧損之下,彙豐不得不多次向海豐銀行注資。
就在彙豐成功收購海豐銀行51%股權之後,沈弼即將視線轉向歐洲,尤其是英倫,1981年3月16日,英倫標準渣打銀行提出全麵收購蘇格蘭皇家銀行的建議,彙豐即時介入,與標準渣打銀行展開激烈的爭奪,此役可說是彙豐收購米特蘭銀行的前哨站和序曲。
之所以說是收購米特蘭銀行的前哨站與序曲,是因為彙豐銀行並沒有成功收購蘇格蘭皇家銀行,由於蘇格蘭人強烈的排外情緒,導致彙豐銀行的收購失敗,這也是彙豐銀行與渣打銀行在國際戰場上的第一次交鋒。
隨後彙豐銀行將目光放在了英倫的另外一家銀行的身上,這家銀行便是米特蘭銀行。
米特蘭銀行同樣是英倫鼎鼎有名的銀行,甚至比蘇格蘭皇家銀行的名號還要響,他是英倫的四大結算銀行之一,以資產值排名第三,以分行數目排名第四!
想要收購米特蘭銀行同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在沈弼的任期內對於彙豐銀行來講最為重要的一項收購並沒有完成,而是等到沈弼退休後的第二年,彙豐銀行才斥資3. 83億英鎊(約56億港元),以每股475便士的高價(當時米特當的股價為每股350便士,溢價90%)購人米特蘭銀行14.9%股權,並委派兩名董事加人米特蘭銀行董事局,在收購米特蘭銀行的征途中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兩家銀行並達成協議,彙豐在未來三年內不能改變其持有的米特蘭銀行的股權,而其收購的最後完成價,則以米特蘭銀行當年的資產淨值為準。
雖然這項收購是在蒲偉士的主持下完成的,但是這一戰略的部署一直都是沈弼做的,所以外人說起這件事情的時候,更多的是會把功勞放在沈弼的頭上,而不是蒲偉士。
蒲偉士對此自然也有些想法了,也想在自己任上的時候取得一些重要的突破了。
就在翼望集團收購渣打銀行股份的消息傳出後,蒲偉士便想到了這也許就是自己的一個機會,於是他一直關注著渣打銀行的情況。
不同於彙豐銀行是一家公共公司,銀行的大班也都是有股東選出來的,渣打銀行一直都是亨德森家族的企業,這次翼望集團對渣打銀行出手,省去了蒲偉士的很多工作,至於外人一直在猜測,彙豐銀行為什麼會選在這個時候出手,那是因為.......
萊恩亨德森此時就坐在蒲偉士的辦公室內。
“如果你能夠讓我重新回到渣打銀行主席的位置上,渣打銀行願意成為恒生銀行一樣的存在!”,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