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 0zw,最快更新妻在上最新章節!
(每日一求推薦票、收藏!)
河東道,聞州,禹東山。
往日清幽靜寂的山道,今日卻十分熱鬨。一輛輛華貴的馬車緩慢在山道上行駛,車夫的吆喝聲、馬匹“呼哧呼哧”的喘氣聲,驚起了山鳥無數。
禹東山道不陡不闊,平日裡馬車上下肯定沒有問題。但是今日,上山的人實在太多了,馬車一輛接著一輛,遠遠望不到儘頭。
難得的是,儘管馬車一輛堵著一輛,山道上卻沒有多少話語聲。偶爾有馬車簾子撩開,仆從們探頭出來看路況,臉色卻沒有不耐焦急。
這樣擁堵的情況,他們早就有所了解。就連馬車裡那些主子,都安安靜靜地坐著,忍受著馬車龜速。
此時,有三個人正行走在禹東山道上,從這一輛輛幾乎停滯的馬車旁邊經過。
這三個人,一前兩後。走在前麵的青年,一身雪青長袍,腰間係著一方墨玉印,臉色略顯蒼白,似是病弱。
奇怪的是,他腳步穩穩當當,走山道如履平地,氣息都沒有什麼變化。
跟在他後麵的,是一個少年和一個少女。少年看起來十五六歲,圓臉細目,臉頰處還有兩個小漩渦,長相頗具喜感。
少女的年紀更小一些,十三四歲的模樣,柳眉鳳眼紅唇。雖則還沒有完全長開,但已經是一個小美人了。倘若再大一些,不知會引起多少思慕。
但這少女,臉上沒有蒙著麵紗,身後沒有跟著婢女,就這麼跟隨著另外兩人走在山道上,旁若無人。
怎麼看,這三個人都有些怪異。
“我聽父親說,禹東學宮就在禹東山頂。禹東學宮每年開宮門一次,每次擇生徒三百。每年這個時候,禹東山都會擁堵幾天,馬車塞得密密麻麻的像螞蟻。以往我隻當父親話語誇張,今日上了禹東山,才知道形容貼切。”走在後麵的少年說道。
他們已經走到了半山腰,順著山道望下去,那一輛輛馬車,可不就是密密麻麻的螞蟻?
少女也是這樣想的,笑眯眯說道:“四哥說的是,幸好五叔帶著我們走山道,不然這會還在山下呢。”
走在最前麵的那個人,腳步稍緩,卻沒停下,回道:“你們父親說得沒錯。禹東學宮乃大宣文地,但如今的盛況已不及過往。昔年最盛時,密密麻麻的都是人,而不是馬車。”
少年和少女想象了一下那種情況,山道上密密麻麻都是人、你推我搡邁不得半步,心中不由得有絲慶幸。幸好,現在山道上密密麻麻的不是人。
青年回過頭,仿佛知道他們在想什麼一樣,似笑非笑地看了他們一眼,說道:“這可不是什麼好事,你們以後就知道了。”
看到這笑容,少年和少女頓覺頭皮發麻,便立刻端正了臉色,心頭再也不覺得幸運了。
多年的經驗告訴他們:五叔說這不是什麼好事,那就一定不是好事!
有了這一則,少年和少女便蔫蔫的,覺得山道都難走了許多。過了一會,他們便喘起粗氣,額頭起了薄薄的汗珠。
青年停了下來,說道:“在這歇息一下。這裡看到牌樓了,很快就到禹東學宮了。”
少年和少女順著青年所指的方向,看到了不遠處的一座牌樓。此牌樓是一座石牌樓,一間二柱,其上匾額,以大篆寫著“尊賢”兩個字。
青年指了指匾額,說道:“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榮名者,必尊賢而下士。所以禹東學宮第一道牌樓寫著兩個字,能夠在第一道牌樓立這兩個字,這是禹東學宮的尊榮和底氣。”
少年和少女穩住自己的氣息,一副受教的樣子,靜靜聽著青年的話語。
青年繼續說道:“大宣賢才十分,三分歸於京兆國子監,三分散於其餘九道,再有三分,便聚於禹東學宮。”
禹東學宮乃國初大賢所創,至今已一百八十餘年了。這一百八十年來,禹東學宮隨著大宣興衰而有榮弱,有數不清的賢才能者出自這裡。
到如今,它能得賢才三分,就足以說明其威名和影響。每年學宮招收生徒,都會使得禹東山有這樣的盛況。
河東道,準確地說天下十道,有名望的家族都會送子弟來這裡求學。
更重要的是,禹東學宮還設有女學,招收女生徒。換句話說,隻要有才學、有本事的人,不論男女,都能接受禹東學宮的考究,考究通過的,就能接受禹東學宮所有先生的教導。
“禹東學宮的女學,可不是那麼容易進的。禹東學宮每年有生徒三百,能進入女學的不過二十來人。小珠兒,五叔等著你的好消息。”青年笑吟吟地開口。
青年的笑容甚是可親,那名喚“小珠兒”的少女已忘記了山道上的蔫蔫,笑著回道:“五叔請放心,我一定能夠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