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章 問心(月票170+)(2 / 2)

妻在上 平仄客 5436 字 11個月前

為何他不伸手呢?呂先猷想不明白。

看見了呂先猷的欽羨和卑微,裴定心中有十分怪異的感覺。

他突然想起了年少時看到的那些誌怪傳奇。

傳奇裡麵,那些妖魔鬼怪最大的渴望便是做人。不管是潛心苦修還是在世間為惡,最後就是為了想做人。

而人,卻不想好好做人。

呂先猷這些問話,和誌怪傳奇想表達的,有異曲同工的意思。

是啊,呂清之和呂先猷一輩子。便是好好做官,做個好官。在他們看來,自己才學家世俱有,況朝廷曾加下詔征辟,什麼條件都具備了,完全可以好好做官、做個好官。

可是,他卻不出仕。

原因是什麼,他自然不可以對呂先猷說。然而麵對這樣的欽羨和卑微,他實在有說不出的感覺。

你為何不出仕呢?

大半天,呂先猷的疑問都在他心頭響起,令他怎麼都無法平靜,還漸漸生出了一絲焦躁。

裴定自小身體不甚好,心誌定力要比一般人好得多。這樣的焦躁,幾乎不可能會出現。

裴定立刻便知道自己心中不寧了。不寧,其實是有所思無所得。

他所思是什麼?想得又是什麼呢?

裴定自己都無法知道。於是他出了太始樓,沒有叫馬車,而是步行著,打算開始京兆半日遊。

既醉則跟在他身後,主仆二人一前一後,明明是走在京兆平整的街道上,卻像在攀爬著什麼艱險的山峰。——皆因這兩人的神色太凝重了。

裴定似乎漫無目的地走著,腳步卻都是在京兆城最中心範圍走著。

他去了孟家,曾經的孟家。

孟瑞圖死後,孟家就已經敗了。雖則孟家本來也不會賓客盈門,但不會像這樣大門緊閉。

孟家的大門像永遠不會打開,不由得讓人多了幾分淒涼的感覺。

看過孟家之後,他站在離宮城最近的永寧門前,眺望著那掩映的巍峨明黃宮殿。

裴定從來沒有進過宮,但他知道最巍峨的那一間是宣政殿。皇上在裡麵聽政,文武百官在其中稟事……

到了最後,他去了京兆最繁華的光和大街。光和大街比河東的禮元大街要大得多,要熱鬨得多。

熙熙攘攘的人,種種話語聲,這麼多的人這樣的熱鬨,在京兆這裡是常事,但在河東,隻有禮元大街有盛會的時候才會出現。

他仔細一看,熱鬨繁華的光和大街,依然有流民,數量也不少。隻是,這裡是帝都,流民沒有河東那麼多。

流民,京兆也有流民。

見到這些情景,他想起了鄭衡在千輝樓所說的話語。當時她說了那麼多話,時隔了不久,他在心裡會想起,卻從來沒有刻意去記憶。

現在竟發現,她說的那些話,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就已經深深刻在了他心裡。

他都記得,每一句都記得,或許心中早知不能忘。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六親不認,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些,他都記得的,不管是在河東還是在京兆,他雖從來沒有說出來過,其實都記得的。

仁義何在呢?如果沒有人以身去踐行,怎麼能夠體現得出來??她說得很對,以己身入汙水濁世,激濁揚清,方是正途!

裴定微微笑了出來。他臉色略白,神態有一種說不出的美好,這一笑,竟似姑射神人之貌。(。)

ps:  這一章,略遲,反複修改。我想讓裴定來京兆,就是為了寫這一章。怎麼說呢?或許行文還有些凝澀,請大家見諒。啊啊,求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