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章 大變 (月票240+)(2 / 2)

妻在上 平仄客 4425 字 11個月前

益之道,與時偕行,他們清楚是什麼意思。

以遵祖訓,不負河東,這些他們也聽得很明白。

然而。裴家子弟明年可出仕這話,他們真是沒有一點點防備啊!

他們原以為,族長將大家喚來東序堂,就是像過去那樣。讓大家彙報近來所得,然後提醒大家秉持正心誠意,記得裴家祖訓之類的。

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會聽到允許出仕的話語。

——真是懵了!

自裴家不仕到現在,三代已有四十多年了,哪怕這些子弟習聖賢書學治國策。卻從很小就知道不會出仕為官,這些治國策泰半是用不著的。

畢竟,他們讀到的書中,也有“士之失位,猶諸侯之失國家也。”這麼一句。既如此,他們為何要學呢?

他們少年的時候,曾百思不得其解:既然不出仕為官,為何要學這些東西呢?又用不著!

可是,麵對他們的不解,裴家長輩的態度通常是這樣的:叫你學就學,哪來那麼多疑問?不學就去督正堂好了!

於是,這些裴家子弟滿腹疑惑地學了,為了不去督正堂,他們還學得相當認真,多數人都學進去了。

及至他們年長,他們才知道自小學習這些東西,不是沒有用的,恰恰相反,是大有用處。

治國不一途,同理,報國便不一式。這些聖賢道理為國之策,並不一定要在官位上,才可以用得著的。

隨著裴家子弟遊曆天下,便更明白這個道理。出仕,謀官謀位,固是報國安民的方式;不出仕,也不代表著不能這麼做。

幾十年過去了,他們已經習慣了不出仕的方式,突然聽到族長說可以出仕,他們久久不能回過神來。

出仕,在朝為官?改變了裴家幾十年的規矩?

對此,他們甚至覺得沒太多高興,更多的是震驚及糾結。

究竟是出仕好呢?還是不出仕好呢?這個問題,他們得靜靜想一想。

裴光看著眾人的反應,心中越來越沉重。世事最難,就在於一個“變”字。

誰都清楚,讓自己改變,適應時勢,才是最好的。一國一家的規矩製度同樣如此,從古至今,就沒有亙古不變的規矩製度。

隻是每一次改變,都充滿了數不清的艱險,亦不知需多少人付出努力,甚至犧牲。

對裴光來說,最艱難的,不是定下出仕或不出仕;最艱難的,是在出仕麵前,子弟應該怎麼做?

出仕,既是裴家的改變,也是對裴家的極大衝擊。倘若穩不住,那就可能帶來深重災難。

為了應對這些衝擊,裴光召回了裴先及裴審,以商量更多辦法。

見眾人神色怎麼都難以平靜,裴光繼續說道:“我現在宣布了這一件事,並不是讓大家明天就去做官。隻是讓大家多一個選擇。將來走什麼路,大家可以回去墊高枕頭慢慢想。”

明年,還有好幾個月,明年若是還想不通,後年可以繼續想。裴光表示他等得起。

是夜月隱星耀,裴家百鳥園中的烏鵲繞樹三匝,對於許多裴家子弟來說,這必定是個不眠之夜。

風起萍末,而天下尚不知。(。)

ps:  這一章略卡,今日遲了,請大家原諒。至於四更、五更之類,我繼續努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