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葉獻等三人應令來到紫宸殿的時候,至佑帝便展示了鴻臚寺的諜報,並且問道:“諸位愛卿都說說,對此事有何看法。”
葉獻等人都不是愚笨的人,在見到這封諜報的時候,便知道這是要作出選擇的時候了。
究竟是順時勢而行呢?還是順帝心而行?這是個大問題,不得不謹慎回答。
最先表態的是謝惠時,他這樣說道:“皇上,北寧皇帝年已老邁,臣認為北寧局勢現在正是危險的時候,為了大宣強盛,臣以為應對北寧出兵!”
蓋因門下侍中姚寧德臥病,早已不理事,如今門下省實際的主官,乃是門下侍郎謝惠時。
而謝惠時從蜀地五品官成為正三品的門下侍郎,完全就是靠至佑帝的賞識提攜。在他看來,帝心比什麼都重要,他絕對不會逆皇上心意。
而皇上對北寧出兵之心,實在昭之又昭啊。
所以對此事,他根本就不用怎麼考慮,便能準確而迅速地作出回答。
聽了這些話,王元鳳眉頭皺了皺。謝惠時的回答,太輕忽了。兵者國之大事,豈能隨意動用?
這封諜報已經詳細彙報了,北寧皇帝乃在裝病設局,他怕國朝出兵正好落入轂中,到時候擴大版圖不成,反而會令國朝生靈塗炭。
然而……他又在想:萬一國朝得贏呢?那麼這就是國朝百年不遇的氣運,若是讓這氣運溜走了,未免太可惜!
於是他沉默著,再三斟酌自己的看法。
這時,葉獻出言道:“皇上,臣以為現今是出兵的最佳時機。就算北寧皇帝是裝病,我們也能將計就計,隻要糧草、軍備和士兵充足,定能將北寧撕開一道口子!”
聽了葉獻這番話語,王元鳳微微睜大了眼。他真沒想到,一向保守審慎的葉獻,也會讚成皇上出兵!
這完全不是葉獻行事的風格,以往遇到這種情況,葉獻不都是苦心規勸皇上的嗎?
況且,葉獻所說的糧草、軍備和士兵充足,這是饒天之幸才能完全齊備的,這對國朝來說相當有難度,怎麼說得很輕巧似的?
這些情況,皇上在深宮中不了解情況,葉獻這個尚書令難道會不知嗎?
那麼葉獻為何還要建議出兵?這麼莫非有自己所不了解的情況?——王元鳳翻來倒去地想著,狐疑地看著葉獻。
最終,在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他模棱兩可地說道:“皇上,臣認為此事重大,須得參考更多情報,再召集各省各部各寺的官員來商討才是。”
換句話來說,王元鳳現在還沒有想好該支持出兵還是反對出兵,便隻好拖著。
幸好,至佑帝剛收到這情報,也不急於下判斷,隻吩咐他們仔細考慮,便讓他們退出紫宸殿了。
離開紫宸殿之後,王元鳳忍不住喚住了葉獻,不解地問道:“葉大人,可是兵部有了什麼準備?”
不然,葉獻為何會支持出兵呢?
葉獻微微笑了笑,溫聲說道:“王大人,兵部一直在準備著的,每年那麼多軍費所需、時刻操練,不就是為了戰時嗎?本官隻是覺得,現在是時機罷了。”
是啊,現在是時機,可能是國朝的時機,也可能是……葉家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