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衛大將軍換防是在秋天,但軍中勢力怎麼調整、各衛大將軍是何人,這些從年初就應該考慮了。
現在三月末,時間剛剛好!
當裴定將鄭衡的謀算告訴裴光時,裴光那張漂亮得過分的老臉愣了愣。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道:“這一下,陶黑胖想必會如願了……”
陶黑胖,便是京畿衛大將軍陶元慶,因為他長相墨黑,人又壯實,私下裡裴光便這麼稱呼他。
裴光與陶元慶都看彼此不順眼,卻是知交多年的老朋友。
裴光知道陶元慶有一個心願,那就是去鎮守北州,替大宣牢牢擋住北寧。
原因很簡單,陶元慶的祖父陶階就是死於北寧人之手。
那是一段早已過去的烽火歲月,卻成為了陶元慶一生的願望。
鄭太後賓天之後,陶元慶仍在軍中任要職,當中有無數隱忍,也是為了達成這個願望。
聽了父親之言,裴定也點頭道:“父親說得沒有錯,今年換防,想必關外衛大將軍的人選,應是陶叔了。”
先前在對待北寧使臣一事上,陶元慶曾進宮勸誡皇上,惹了皇上不喜。
陶元慶多年隱忍也毀了,皇上因此而知其對北寧的態度。
皇上固然不喜歡陶元慶,但比起其他衛大將軍來說,陶元慶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裴光想及年輕的皇上,不禁感歎道:“皇上無人可用啊,隻得用陶黑胖了。”
裴定再一次認同父親的看法:是啊,皇上無人可用。
是皇上無人可用,而不是國朝無人可用。
要是鄭太後的老師韋君相在此,必定瞪大那雙銅鈴大眼,冷哼道:“都是皇上自己作的!”
可不是麼?鄭太後賓天之後,朝中大將軍死的死,解甲的解甲,剩下的不是隱忍之人,就是像賀應棠這種媚上之輩。
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這固是士子的選擇,何嘗不是將領的寫照?
不管怎麼說,陶元慶若能去關外衛,對他們來說是件喜事。
裴光咕噥了句:“我原以為陶元慶會歸田的……可見局勢瞬息變化,前路也未定。”
去年他出手阻止賀應棠的時候,哪裡會想到現在要促成其願望?
想想真是……略酸爽啊!
想了想,裴光蹦出了這麼一句:“小五啊,鄭姑娘想得比你要深遠啊……”
他拖長了尾音,顯然彆有所指。
裴定眼角抽了抽,隨即便從容自若地答道:“父親說得很對,鄭姑娘的確很了不起。”
布局北州的商議還如在眼前,裴家往北州送去的人還沒打開門路,鄭姑娘便想到辦法改變北州格局了。
換防,就是最好的改變方式。
朝香暮籽的影響,不僅僅在於南景,還在於北寧!
想到這裡,裴定唇角微勾了勾。
他心悅的人這麼了不起,他隻有滿心歡喜。
當然,因這個結果而滿心歡喜的人,也不隻是他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