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鄭衡早就有辦法應對樓寶常翻供之後,季庸當即就想到了一個後續處理辦法,足以讓皇上厭棄葉家的辦法。
他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他現身,向至佑帝陳述,當初在河東的時候,他和孟家將太後娘娘的白玉小印給了葉家。
當初葉家前去河東是為了追尋厲平太後的印鑒,雖然他沒有見過那勞什子印鑒,但是他可以說啊!
上下嘴皮一張一合,可不就就葉家與厲平太後扯上了聯係?那些密林屍體上的印鑒,也就有了出處。
科室,他剛剛說完這個辦法就被裴定和鄭衡否認了。
“不可!”裴定不假思索,立刻反對道。
“為什麼?”季庸不解地問道,卻令裴定啞口無語。
為什麼呢?原因有很多,不想無底線無下限,不想讓季庸受到傷害,也不想……厲平太後與葉家扯上任何關係。
雖則國朝對厲平太後有許多爭議,但是在裴定看來,大宣朝正因為有了厲平太後,才有這十幾年的平靜安穩。
像厲平太後這樣的人,必不願意與發起國朝動亂的葉家有任何關係的。
即使為了破局,也不行!
相比之下,鄭衡反對的理由就更簡單更純粹了:她看不上葉家,不願意與其有絲毫聯係!
她憑什麼要委屈自己?
她寧可多走幾步,多挪動幾個棋子,也不願意這樣做。
更何況,還有裴家和季庸。
“季先生,您忘記了嗎?您現在還不能現於人前的?您若現身說明那個情況,但你如今在裴家,如何證明你不會為裴家所用?”
若季先生真的說了那番話,那麼皇上更要猜疑裴家了。
為了這種種原因,所以她才設了一個葉刻厲平太後印鑒的事情。
葉家私刻印鑒是假的,那些密林屍體的印鑒也是假的,乾脆讓它們打起架來好了。
如此,其他人才能安全。
“那麼,現在該怎麼辦?”季庸虛心請求道。
葉家已經挨了一棍,若不再補上後續,一旦葉家反應過來而奮起反擊,那麼事情就麻煩了。
“放心,季先生,我已經安排好了,你且聽聽……”鄭衡也沒有賣關子,直接將計劃說了出來。
季庸聽得一愣一愣的,最後微張著嘴巴,搖頭歎道:“這天下,未來終究還是你們年輕人的。”
他怎麼就想不到呢?還有這麼一個更簡單更快捷的辦法。
若是此事成了,那麼葉家……想要翻身真的很難了。
裴定素來對鄭衡有十足的信心,此刻也並不例外——當然,他早就聽過阿衡的想法了。
在京兆的葉獻還在為樓寶常家眷突然出現的時候,從幾大衛中暗暗流傳了一個消息。
這個消息,同樣與厲平太後有關,同樣還是說厲平太後還活著的消息。
所不同的是,這一次不再是先前的紛紛揚揚,而是有了了很實在的證據。
譬如河內衛最初聽聞厲平太後還活著的消息那個士兵,是哪裡來的,與什麼人交好;又譬如,為什麼是河內衛最初傳揚這樣的消息……
這些非常明確的證據,都指向了一個地方。
那就是,鬆江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