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人國與魔國爭鬥,出現許多強大的世家,我應家便是其中之一。隻是一位強大先祖在與羅刹人爭鬥時隕滅,家族才衰敗了,無緣問鼎。最終勝出的,是高、隋、李、薑、魚、尉這六家。要是我那位先祖運氣好,也許現在這六家當中就有一個應了。”
“選出的這六家,也分彆供奉六位帝君。於是那六位至高靈神便將自身一點氣運、權能交給這六家血脈,成了天子六國。六家代幽冥牧民,都出過天子,而如今的天子,李兄知道,是高姓。”
說到這兒,他詭秘一笑:“李兄也該知道,其實如今這天子、五位……啊,四位國君,也算是靈主吧。隻不過他們身後的,是至高帝君。”
這話一出口,應慨自己也一愣,忙閉了嘴。仿佛是剛才說得興起,犯了某種禁忌了。
李伯辰之前要他給陰兵講,可如今應慨卻兩次都同他搭話,李伯辰便知道不能再叫他講下去了。
不過他所說的這些也已經叫李伯辰對這世間靈神略有了些概念,甚至生出一些疑惑來。他之前並不關心李國被滅之事,覺得王國興衰是很正常的。可如今卻覺得有點感興趣了。
隋國王族供奉六瀆帝君,隋國人便也大多信奉那位靈神。可之前的他信奉的卻是北辰因為他的母親是從李國遷來隋國的。
照這麼說,李國既然供奉北辰,那位李國國君便該是北辰氣運加身之人。既然他代北辰牧養一國之民,被滅了國,難道不會叫那位帝君震怒的麼?
應慨似乎並不覺得這件事反常,大概是因為其中還有些彆的習俗緣故吧。可這種事已經和陰兵沒什麼關係了,李伯辰便不敢問。他想自己到城鎮落腳之後,可以去看看曆史典籍興許曆史上這六國都有過這種大劫呢。
便開口道:“好了應兄,暫時說到這兒吧。”
應慨似乎是覺得自己犯了什麼忌諱,也不想再開口。便道:“也好,李兄,我們歇歇再講。”
這時兩人已經走了一段路。雖然都有修為在身,可畢竟還是**凡胎,隻覺得寒冷徹骨。李伯辰往前看了看,發現遠處有一片覆著雪的緩坡。那坡上幾乎全是矮樹,隻有坡下一株較為高大。
可其他的樹雖在冬季落光了葉子,但枝乾上細枝也密密麻麻,一看就知道是活的。倒是那株大樹枝乾光禿禿,該早就枯死了。
李伯辰心中一動,再往前一段路,看清那是一株老槐樹。
那天晚上山君向他借了陰兵,對他說無經山十裡之外有一處黃槐坡,坡下有一株枯死老槐,老槐樹下三尺有一壇財寶,叫他儘取之……說的是不是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