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五十一章(2 / 2)

“是啊,這孩子,爹娘死得早,也沒個人幫忙操持。自己又死犟,帶著你和老大這做大伯大伯娘的沒少跟著操心,現在好了,終於願意找了。不過這事還得麻煩你張他張羅好咯。”

“都是一家子骨肉,老太君說這乾啥呢。”

“總算讓老身盼到了這一天了,不然看著被那一家子蹉跎成這樣的大孫子,我死了也不瞑目啊。”

“哎呀,老太君,說這話乾嘛,不吉利!等大侄子成了親,再給您老生個胖小子,你就等著含飴弄孫吧!”宮大奶奶知道老太君的心結在哪,又拿話開解她,“那家子眼皮淺的,怕是早就後悔了呢。”

婆媳二人說的是當年宮藏的婚事。在宮藏小的時候,宮家也曾為他定下一門親事,女方還是與他一塊長大的青梅竹馬,隻不過女方七歲之後,跟隨父親離京去了任上。

幾年後,宮父意外去世,那頭就鬨著要退親,當時女方父親在地方官做得好,如日中天那種,當時估計也是生了彆的心思吧,便沒有阻止妻子女兒的鬨騰。

老太君白發人送黑發人,悲傷之餘聽聞對方要解除婚約,出離的憤怒,多的話一句沒說,直接退回了女方的更帖,同時拿回了男方這邊的信物。

當時老太君的想法是,宮家正遭難,你身為未來親家不幫扶一把就算了,怎麼還能在這個時候退親呢,這不是雪上加霜嗎?和這樣的人做親家姻親,也實在沒意思得很。

後來他們家剛退了親不久,先皇就下了追封旨意,追封宮父為義勇公,讓他死後極儘哀榮。

原來,宮父會意外身亡,是因為救太子所致,先皇之前絲毫未有表示,是因為太子也受傷了,並且昏迷未脫離險情。

宮父救小太子的時候,僅他與太子二人,並無第三人在場,具體情況不好判斷,而當時先皇憂心太子,便讓人封鎖了消息。

後來太子脫離險境,醒了,將實情說出,先皇方知是宮父救了太子。

可是人都沒了,想封賞都沒機會,加上先皇無意中得知宮父死後,唯一的兒子還被退親的事,當即給了一個宮父隆重的追封。

當時消息傳開,所有人都驚呆了,女方家更是悔得腸子都青了。

後來女方更是匆匆嫁人,女方父親更不敢將她往高門嫁,隻挑了個小門戶便慌忙發嫁。

後來太子,也是就當今對宮藏很是親呢,一大部分是因為宮藏這個人,也有一部分是當年宮父救駕的原因。

在宮大奶奶的寬慰下,想到那一家子人的現狀,又思及大孫子也快要成親了,老太君的心情總算又好起來了。

“令箴的眼光自然是好的,隻不知這女方是哪一戶人家?”宮大奶奶慢慢進入角色,腦中思索著這事該怎麼張羅,該請哪一些人去提親說媒,還有她大侄子的院子要不要重新翻修一下呢?

“聽說出身太原府南陽侯府——”

一聽,宮大伯母先是鬆了口氣,還好還好,是太原府那邊的貴女。雖然她們一直說不強求女方的身份,但如何能沒有點想頭呢。

“隻是南陽侯府十五年前發生了一件事,他們府中一位近身伺候的嬤嬤因對主家心生不憤,於一所寺廟中將南陽侯的嫡次女和一戶農家的孩子給調換了。”

這些情況,在他本人無法趕回來解釋的情況下,宮令箴在信上寫得詳詳細細的,就怕老太君對林蔚然印象不好。

說到這,宮老太君皺眉,怎麼會有這樣的刁奴?還有南陽侯夫人也是,如果是重罰了的下人,怎麼還會留在身邊伺候?沒點識人之明的嗎?人都心生歹意了都沒察覺,心也真夠大。

“令箴看上的是哪一位?”

問這話時,宮大伯母心都提了起來。她也說不清自己心裡到底是希望哪一位是她大侄子看上的了。身份教養被一分為二,於他們這樣的人家而言,選哪一個都有所缺失。

“是出身農家,在侯府教養大的那一位,不過令箴在信上說了,南陽侯府已經將兩人換回來了。那位姑娘已經回到親生父母身邊。”

兩人對視一眼,對南陽侯府的做法,婆媳二人也不好置喙。但養了十幾年,說舍就舍了,也是狠心。

不過對於南陽侯府的觀感,她們在心裡過了一遍便放下了。宮大奶奶的心神更多的是放在她大侄子相中的對象身上,她打小在侯府長大,教養定是不差,至於出身,她侄子都不介意的話,也真沒那麼重要,人好就行。總比她們先前預計的打光棍強。

“咦,老太君,我記得前陣子當今下過一道旨意,就是冊封南陽侯嫡次女為鄉君的,這一位就是當初抱錯的那位了吧?”宮大奶奶突然想起這件事來。

宮老太君點點頭,“應該就是她了。”

“你還記得先前我們在相國寺,衝和大師曾說過,令箴命裡有一劫,如果能在二十一之前成親,那麼便可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如若不能,將會經曆劫難,元氣大傷,數年緩和不過來。”

“老太君,您的意思是?”

“對於這樁親事,咱們要加緊,儘快將人娶進門來,隻不過這時間一趕,怕是要委屈女方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咱們和女方那邊多溝通吧。不過兒媳覺得,既是大侄子看上的人,必有過人之處,定能體諒咱們這邊的難處的。到時咱們再將聘禮加厚幾成,大家臉上都好看。”

老太君想了想,點頭,“就依你,如果缺什麼,你就讓人來和我說,我來解決。”

宮大伯母是真心希望宮令箴一切安好的。

宮家祖先不知道哪從一代開始有祖訓,嚴令內鬥,不允許自家人算計自家人。一旦發現家人親人相互頃紮算計,按情節輕重程度會有相對應的懲罰。

因為男人在外麵的刀光劍影陰謀算計還不夠多的,回到家還要謀來算去,那還算什麼家,都彆過算了。因此宮家甚少納妾,因為人多是非就多,加上後宅女子一多,就容易生亂。

而宮大奶奶相信宮藏的眼光。他已經開口,必然是認定了她,如此一來她畢竟是二房長孫媳,也是二房唯一一個孫媳。她自會用心操持,幫著宮藏將人順利娶進門來。

林蔚然發現一件事,越是臨近月底,她二哥就越是心神不寧。

其實他也沒表現得多明顯,隻不過比起平時的四平八穩,這幾天她二哥整個人反應慢了好多,似乎是心裡裝著什麼事一樣。問他,他也隻是搖頭,並不多言。

林蔚然沒轍了,直到那一天,她二哥的同窗來了,她才明白過來,原來她二哥一直在等待解試放榜的消息。

這天中午,林家的大門傳來一陣急促的拍打聲,還有人不斷地呼喚她二哥的名字,“林則然,你在嗎?林則然,快開門啊!”

聲音不小,她二哥也聽見了,他無奈地笑笑,對家人說了一句外麵的是他的同窗,然後親自去開門。

林家大門一開,楊昶率先鑽了進來,“好你個林則然,夠沉得住氣啊,說不去府城就不去府城,我還以為你是擔心自己落榜不敢麵對呢。哪知你不聲不響就考了個第十名,厲害了!”

“你說我在解榜第十?”林二哥很會抓重點。

見林則然的目光落到自己身上,方琰忙點頭確認楊昶所言屬實,“是的,你在解榜第十,這是我和楊昶親眼所見。”

如今府城解榜剛張貼公布,現在文件尚未抵達晉陽縣,要晚幾天。他們倆一看林則然得了第十名,便等不及來給他送消息順便道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