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太原府, 棗林村
林大哥一行送嫁的人押送著京城的各種特產歸來,風光無限。
這次前去京城送嫁的親戚朋友, 紛紛述說著京城的繁華,國公府的門庭森嚴......
他們這一趟可以說收獲頗豐,不僅都分到了不少的特產, 還分到了一些銀子,在林家分完東西之後便高高興興地歸家去。
人都走後, 林母給林大哥下了一碗麵, 林大哥一邊吃著一邊問著家裡的情況。
這才知道,在他們去送嫁的這段日子,林家的豆腐開始試賣。
之前國公府請過的來林家幫忙說媒的田媒婆和王媒婆都讓家中子侄趕著車, 千裡迢迢地來買走兩大版的水豆府和炸豆腐。甚至連縣令夫人都讓人來捧場了。
因為這些人都算是在府城在晉陽縣內有頭有臉的人物,他們的捧場,給林家豆腐開了一個好頭。加上試賣的時間是在過年期間, 於是林家豆腐在鹿渭鎮這個小範圍裡, 反響很好。
關心完家裡的事,林大哥便開始說起林蔚然的交待了。
爹娘,妹妹說,在太原府這邊的夫子、縣學府學的質量不如京城。她說,如果您二老舍得, 她建議將小弟送入京中, 她來安排小弟今後的學業之類的。
聽到大哥提到自己,林小弟的耳朵動了動,聽完之後, 忍不住看向了自己的爹娘,少年郎嘛,心是野的,總向往好奇著外麵的世界。
一想到老來子要去京上,林父林母是不舍又遲疑的。老兒子長那麼大從來都沒離開過他們跟前,這猛不丁地要到千裡之外的京城,一年到頭估計也回不來家裡幾趟,不舍。但不舍過後,他們卻又擔心自己的不舍會耽誤了孩子。
林大哥也知道父母一時間很難做出抉擇的,於是道,“這事你們好好考慮一下吧。”
想到還有一件事,林大哥有些遲疑,但還是說了出來,“其實蔚姐兒倒是建議我們去府城居住,那在那裡會比住在村裡方便。而且在府城郊外我們有四五百畝的田地,離得近了也方便照看。”
林父林母一聽這個,就猛地罷手搖頭,“不成的。”
他們的反應都在林大哥的意料之中,於是他笑了,“不過我拒絕了,爹娘你們年紀也漸漸大了,我尋思著還是住村裡會感到舒服一些,而且周圍親親戚戚,來往也方便。”
林父林母點頭,“是這麼個理兒!”
“我們住在老家,有王裡正和縣尊柴大人庇護,有什麼事都好解決。況且在鄉下能有什麼事是縣尊大人擺不平的呢?在府城就不一樣了,達官貴人太多,萬一衝撞了,豈不是讓蔚姐兒在京城也跟著著急嗎?”
林大嫂靜靜地聽著,她發現自家丈夫走了一趟京城,考慮事情周全多了,衡量利弊也比之前厲害。
林父林母遲疑地問起他,“那咱們家在府城郊外買的四五百畝地怎麼辦?”
“那四五百畝地,依蔚姐兒的意思,如果我們實在不想離開老家的話,是建議我們尋個善管田地的大管事幫我們管理的,每年給二百兩銀子的固定薪酬。另外,我們買下的那一片地,平均畝產在三百五十斤左右。蔚姐兒說了,如果我們請的大管事管理得當,每畝地增產的部分讓他拿兩成,這樣他才會對咱們那幾百畝地上心。”
這兩成已經不算少了,要知道這些田地全部都是賃給佃戶,然後按照那邊四六分的租子分成在走。增產的部分,大管事拿走其中的兩成,他們作為主家也隻分得四成,另四成歸了佃戶。
“這法子不錯,就依蔚姐兒說的辦吧。”
夫妻二人回到房裡,林大嫂愁,“你說蔚姐兒讓小弟去京城,你二弟也在京城,那豈不是隻剩下咱們在家侍奉兩老了?”
“你懂什麼,我倒是挺讚成蔚姐兒的提議的。這次去京,我真是大開了眼界。這一路上,妹夫安排了個人帶我,讓我受益良多。現在她嫁入國公府,願意提拔娘家,剛才看小弟的模樣,心裡估計也是願意上京的,咱們乾嘛要攔著啊?而且你想,她能將小弟帶出去,等韶光韶華大了,還能不幫一把嗎?”
林大嫂一想確實也是這麼個理兒,而且林小弟在家,也是要上私塾的,和她這農婦的日常也不搭嘎。
皇宮
司膳署的人近來很是發愁,皇上胃口不佳,連帶著後宮嬪妃們都一副不欲飲食的模樣。
連梁大總管都親自來了司膳署一趟,叮囑他們弄一些新鮮玩意兒,甚至暗示他們整治一些清淡爽口的菜品,彆成天都是這肥甘油膩之物。
臨走的時候更是嘀咕了一句,一群沒眼色的家夥,沒見著皇上都上火了,嘴角都長了燎泡嗎?
直說得司膳署的人個個都低頭不已,慚愧啊。
司膳令李槐廣更是欲哭無淚,這青黃不接的時節,他上哪去找新鮮玩意兒啊?
這不,梁大總管走這麼一趟,在他們這裡發完牢騷倒是拍拍屁股走人了,啥也沒留下。而這會又該到飯點了,廚房的掌膳大廚來請示他皇上的膳食該做些菜?
都來問他,他也發愁啊。
要說新鮮玩意兒,就是野物了。野物倒是有,可要說這野物,最好的食用時節是在秋季,膏美脂肥,滋味回甘,最是美味。如今剛過了一冬,野物全身都是毛,不然就是瘦骨嶙峋的,也不好入口。
肉蛋家禽都好找,但是這些日子,天天整盤端去,整盤端出的,壓根是一筷子都沒動啊。
愁,愁得他額鬢的頭發都快薅沒了。
就在這時,司膳署大門處傳來小子興奮的聲音,“司膳令大人!司膳令大人!快來看呀!”
司膳令李槐廣凝目一看,認出來來人是近日來想拜他為師的幾個小子之一,正拖著一隻筐往這邊趕。這小子姓啥忘了,隻記得他是單名一個安字,人還算機靈心細。
李槐廣本就心情不好,這會更被他吵得心煩意亂,乾脆就站了起來氣勢熊熊地走過去,心想,他讓自己看的東西最好能澆滅他的怒火,否則他要讓這小子知道楓葉為何這樣紅!
他剛走近,那小子就故作神秘地對他笑了笑,然後一把掀開筐口的黑布,“大人您瞧——”
等李槐廣看清筐裡的東西時,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氣,喲嗬,這一筐的小青菜可真水靈!
接著他眼睛一亮,他一看就知道這小青菜正是最水嫩好吃的時候。有了,今晚皇上的菜品有了!
李槐廣一把上前,將整筐小青菜護住,問那小子,“這些菜哪來的?”
那小子回道,“是小的在光祿寺大門,宮諫議大人給的,他讓小的送到司膳署來,說是給皇上添道菜。”
“宮大人真是有心了,宮諫議大人英明啊,皇上正好這口呢。”屁股下的位子穩當了,李槐廣心中對宮令箴感激涕零,好話不要錢地往外扔。
他們的動靜挺大,司膳署的人都圍了過來,滿眼好奇地看著被他們司膳令護在懷裡的那筐小青菜。他們剛才都在愁呢,宮大人這筐青菜可算是解了他們燃眉之急了。
李槐廣在人群中叫了兩個他的心腹,命他們將這筐小青菜抬去檢驗。儘管這菜是宮大人送的,但必須的檢查是不可避免的。
等檢完沒問題的話,再抬去水洗,他們抬的時候他還一個勁地叮囑他們小心。等人看不見之後,他才對那小子說道,“宮大人真是好人哪,那什麼安——”
“大人,小的常安。”
“不錯不錯,你小子有點門道,前程好著呢。”
常安靦腆一笑。
司膳令琢磨開來了,這小子不會和宮諫議大人有什麼關係吧?應該不會,如果真有這層關係,他也不必費心和另外幾個小子競爭自己的徒弟了。
隻不知他打哪得了宮大人的青眼,竟然指了他將這筐小青菜送過來。
真是走了狗屎運,罷了,這小子平時也還算機靈,做他的徒弟勉強夠格了。
“是了,常安,你當時有沒有代表咱們司膳署謝過宮大人?”
常安誠惶誠恐,“小的何德何能能代表咱們司膳署啊,不過小的有謝過宮大人。”
“誰說你不能代表了?即日起,你常安就是我李槐廣的第三名弟子了!”
眾小太監聞言,全都羨慕地看著常安。
常安人機靈,得了他這話,當下納頭就拜,在這眾人的跟著將這師徒的名分給確定下來。
李槐廣暗暗點了點頭,讓他起來之後,似在問常安,又似在自言自語,“也不知道宮大人打哪弄來這些小青菜的,還有沒有?以後能否定期供貨啊?”
常安尷尬,“這個,小的也不知道。”但他連忙表態,“不過小的可以去打聽打聽。”
“去吧,今兒司膳署的活你就彆乾了,如果你能落實下來以後這青菜的定時供應,為師給你記一大功!”
常安專門等在宮令箴下值後出宮的必經之路,見到宮令箴往宮外走時,他連忙迎了上去,“宮大人,今天托您的福,奴才終於拜得司膳令大人為師了。”
嗯?宮令箴認出來他是今天自己隨手一指安排到司膳署送青菜的那個小太監,想不到他還有這番造化,“恭喜。”
“那個,宮大人,我師父司膳令楊槐廣想問問您,您那青菜打哪來的?不不,您彆誤會,我師傅的意思是,您有這門道,能否幫我們司膳署一把?讓那人固定給我們司膳署供應青菜呢?”
“每三天送一筐吧,以後每三天你就在我入宮的時候等在此處,我將青菜交給你。”
常安激動得跪下給宮令箴磕了幾個頭,“謝宮大人提拔!”
宮令箴對此不置可否,對他說了一句起來後,就抬腿往前走了。
“宮大人,小的叫常安,目前在司膳署當差。如果您日後但凡有用得上奴才的地方,往司膳署傳個話,小的定當儘力!”
宮令箴並未應允,連頭都未回,更彆提駐足了,不過倒是開口說了一句話,“彆想太多,好好兒乾吧。”
常安想想也是,他現在還隻是個小太監,真有事他也幫不上什麼。
不過常安將這份恩情記在了心裡,這雖是宮大人隨手為之,但確實是給了他晉身的機遇,他要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