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益洲, 蜀郡
常言道, 蜀道難, 難於上青天。
這裡青山綠水, 交通閉塞。
隻有在有人煙的地方, 才會偶然見到一兩間茶館或者小飯館供旅人打尖住店。
在九龍寨附近, 就有這麼一間小茶棚。
這日,茶棚之外, 雨淅淅瀝瀝地下著。
唐頌一襲蓑衣, 擇了一桌子輕茶慢飲,旁邊放著一隻從身上解下的簍子。
店家拿了一碟醬肉過來,順便給他添茶, 走過時似乎聽到竹簍裡有水響動的聲音。
他覺得奇怪, 不由得疑惑地看向竹簍, 這位客官一看就是旅人, 按理說這樣的竹簍一般都是裝一些換洗的衣服行囊啥的, 即使有水囊, 也不可能這麼大的水聲。
就在他疑惑間,唐頌放下茶杯, 將竹簍微微下壓,取出裡麵一隻蓋了蓋子的瓷缸子, 然後走到屋簷下, 將蓋子打開,任由雨滴滴落。
店家不由得走近了看,才發現這瓷缸子裝的是一尾漂亮的錦鯉。
那錦鯉似乎很喜這無根之水, 歡快地在缸裡遊起來,甚至遊得快了,尾巴用力一甩,從缸裡濺出一串水珠。
唐頌將那小錦鯉放在露天淋雨之後,就回到桌上吃東西。
等他慢斯條理地吃完,已經是半個時辰之後了,他將東西收拾妥當,付錢的時候問店家,“店家,請問九龍寨怎麼走?”
店家收了錢,了然,又是一個慕名而來的旅人。不過九龍寨那裡的湖光山色是真的美,特彆是九龍湖,下雨或者起霧的時候美如仙境。
“你出門後往右邊走,遇到第一個小路時,直接拐進去,沿著路上山就是了。”
唐頌道了謝,穿著蓑衣背著竹簍出了店門。
店家搖頭,隻覺得眼前眉清目秀的少年郎是個怪人,否則的話,哪有人行走時帶著一條魚的?早燉了吃了或者烤了吃了。
而他口中的怪人唐頌在找到九龍寨之後,就在九龍湖邊上,他將魚缸蓋子打開,看著裡麵的小錦鯉。
小錦鯉也是將身體微微下沉,僅露出一雙圓鼓鼓的魚眼睛,警惕地看著他。
唐頌失笑,然後看了看天,對它說道,“你與我走南闖北半年多,也到了你該回歸的時候了。這裡是九龍湖,你應該會喜歡的。”
說罷,他席地打坐。
太後壽誕,國公府中夠資格參宴的就有四位。
老太君是必去的,她年輕時和太後就相識,兩人祖籍同在天水,隻是出生地不同,憑著這點她們當初就能搭上關係,屬於交情還好的那種關係。
況且林蔚然得了恩典要進宮,為了預防萬一,國公府這邊必須有一位份量很夠的命婦為其保駕護航才行。老太君畢竟年老體邁,光她一人還是不行的。而宮大夫人作為國公夫人,理應出席。有了她們,即使出點小意外小狀況,應該也能應付過來。
宮三嬸不喜交際,加之國公府亦需要有人鎮守,她便自請留守。
這一日,老太君和宮大夫人按品大妝,一早就準備登車前往宮中。
而林蔚然則是穿著常服,沒辦法,她的四品恭人誥命製服,她穿不下了,隻得往上報備以常服代之。
臨出門前,老太君問她,“你還好嗎?如果感覺身體不適,就直說——”
林蔚然感受了一下,覺得還好,並無任何不適。
“進去後宮之後,最好是緊跟著我或者你大伯娘,儘量不要去往偏僻的地方。”老太君細細交待,實在是宮中貴人多如牛毛,一腳踏進去你不知道你踩著的是哪位位高權重的貴人。
林蔚然點頭如搗蒜。
看著她的大肚子,老太君心裡歎了口氣,這怪不了太後娘娘,隻能說恩典來得不是時候。
大梁的皇宮位於長安,裡麵有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三大宮群。
長樂宮就位於興慶宮裡。興慶宮很大,長樂宮不過是它的一部分區域。
虞國公府的馬車一駛入皇宮,就由護衛隊護送。此乃皇室恩典,平常馬車是不能隨意在宮中行駛的。今日是特例,太後憐惜年紀大的命婦以及如林蔚然這樣的孕婦,進入的馬車由護衛護送,就可以直達長樂宮。
馬車在長樂宮停下,她們相繼下車,然後從大門到長樂殿還有一段路要走,這需要她們步行。
除了宮中高位妃嬪,很少有人在後宮行走能乘坐步攆的。
幸虧林蔚然懷孕期間,隻要天氣允許,每日傍晚都會在國公府內散步,走上大半年時辰,所以有足夠的體力走這一段路。
林蔚然他們到時,皇後三妃九嬪等已經從大明宮各宮殿過來了,以及太子都從太極宮的東宮過來了。
見到林蔚然,楊皇後是有些疑惑的。
彼時,林蔚然穿著齊胸襦裙,寬大的下裳自胸部開始,將肚子修飾得外人估摸不出大小。
但楊皇後自己也是孕婦,還是離臨盆日子很近的孕婦,她一眼就看出來林蔚然的肚子不小。
一番見禮之後,楊皇後提議,“母後,讓林恭人坐在本宮旁邊吧?她一個孕婦,站著怪累的。”
林蔚然衝皇後露出一個感激的笑容,楊皇後微微頷首。
楊皇後旁邊的坐位是最安全的,因為她本身就是孕婦,又是國母。
不少年輕命婦朝林蔚然投去羨慕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