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林蔚然發現, 宮大人手底下的能人異士真是厲害,她不過是略提了一下蜂窩煤的製法而已, 還真的給他們弄出了蜂窩煤來。
並且蜂窩煤和爐子第一次在在百味豆腐齋, 就在一樓的大廳處, 弄出來一個類似開放式的廚房,有些不算太保密的菜肴直接在客人眼皮底下烹飪。
炒菜、鐵爐子、蜂窩煤, 在京城漸漸風靡開來。
有人暗暗地觀察蜂並記錄窩煤的燃燒情況,然後形成文字報告到了各家主人之手。
於是關於太原府常平山那處煤礦的爭奪更是白熱化。
三公九卿的官僚製度,致使有些職能是重合的。說句不好聽的, 恐怕連泰昌帝都不知道自己手下有的少個官。在這樣的前提之下,煤炭作為一種新興高熱穩定的生活燃料, 誰都想將常平山的煤礦抓到自己手裡。
泰昌帝也在頭疼,宮令箴發現的石炭礦也就是煤礦,能為冶煉提供高熱穩定的燃料。先前煤炭作為用於冶煉的重要資源, 基本上不指望它掙錢。現在宮令箴提供了另一種可能, 實在是讓人心動啊。
大梁是鹽鐵專賣,為什麼專賣,一來二者是稅收的重要來源, 二嘛,自然是數量稀少供不應求的緣故。
現在的老百姓家中能有一兩件鐵製農具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可因為新式種田法的普及, 在農具上就顯得有點捉襟見肘了。
若想提高農業的產量,農具上得改進,主要體現在鐵製農具的開放和普及。
太原府常平山那座煤礦的發現就如同一場及時雨,泰昌帝是打算完全將它開采出來用於冶煉的。
期間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很多, 可國庫已經有些負擔不起了。
大梁的稅收主要分春稅秋稅,主要稅收是田賦和人頭稅,另有名目繁多的工商和山木產品雜稅。
田稅還好收,土地糧食這些都看得見,商業稅就難收了,隻能在官道上設置關卡收稅。
加上泰昌帝優容百姓,能收到的稅是很低的。
而大梁地域遼闊,治理起來並不容易,各地不時有災難發生,災後的重建都是要錢的。還有就是大梁邊境四周也並不安分,小規模的戰爭不時暴發,軍隊真提吞金大戶啊。
所以國庫並不富裕,不至於容蕩蕩地跑老鼠,但也真的沒有幾個錢。
今年的秋稅剛收上來,便立即被戴上各種帽子,能動用的就少了。
所以最近泰昌帝愁哇。
要是常平山的煤礦能供應完那些必須金屬礦的冶煉,再有富餘能勻一部分出來做為生活用煤來賣就好了。
泰昌帝剛想歎了一聲惆悵的氣,就聽到他喜愛的臣子宮令箴說出了一個讓他驚喜的消息。
“皇上,臣的屬下們在太原府境內陸續又發現了四座煤礦。”
“果真?”
“是的,皇上,這是輿圖,這幾座煤礦都標注在上麵了。”宮令箴展開一副輿圖。
泰昌帝如獲至寶,仔細地盯著輿圖上的幾個紅點看。
然後他陷入沉思,現在在太原府又發現了四座煤礦,一時間,開采是開采不了那麼多的了。是不是可以利用其中一部分來弄點銀子?
他換了個姿勢,其實這樣子做,還是太慢了,因為這煤要到冬天才會好賣,有什麼法子能快速來錢呢?
有探子如今就探到突厥部有些異動。
突厥就是個蠻橫的部落,不時地騷擾大梁國的邊境。
厲兵秣馬的,他得有所防範突厥部今冬南下的可能。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真是哪哪都要錢。
這些煤礦固然可以由朝廷來開采,可是等到冬天再慢慢兌換成金銀,就有點太慢了。
泰昌帝隱晦地將意思表達了出來。
宮令箴聞弦知雅意,“皇上,這幾座煤礦其實儲煤量完全不一樣。”
宮令箴指著輿圖上的一個紅色標注說道,“比如常平山那座煤礦,是一座富礦,且大部分接近地表,屬於露天煤礦,極易開采。”
“但在太穀縣這座煤礦,根據屬下勘測隊的推測,可能是一座瘦礦,其煤礦的產量可能最多隻有常平山的四分之一,且是縱深向的,開采起來比較難。皇上想充盈國庫,何不拿出其中一兩座煤礦的開采權,對信任的世家開放,以解燃眉之急?”
宮令箴的話讓泰昌帝很振奮,是個好主意!
先前,林蔚然在太原府聯合王華弄出砍伐資格證坑害楊家那一手,給了泰昌帝無數的啟發。
他想豐盈國庫,又不想將稅收攤派到老百姓頭上,對於宰楊家這樣的世家,給他們放放血,他是完全可以的。
“你覺得太穀縣那座煤礦的開采權能標價多少?”
宮令箴想了想,“如果開采出來的煤塊經過加工之後以每斤二十文一斤出售,以太穀縣煤礦的藏量,皇上可標價百萬銀子之數,臣預估在兩百萬以內,他們都有賺頭。”
泰昌帝震撼了,百萬之巨,想不到一座煤礦這麼值錢!
其實煤礦之前做為冶煉的重要資源,重要歸重要,但並不值錢。是宮令箴林蔚然夫婦聯手弄出了蜂窩煤無煙煤等能取代大部分木炭的生活燃料,有市場有大量的需求,所以它就值錢了。
“如何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掏出這筆錢來?”
上趕著不是買賣,彆看他們這陣子為了常平的煤礦爭個頭破血流,但如果被索要那麼多銀子,指定不願意的。不管是討價還價還是其他,到時就好看了,他做為皇帝的臉麵往哪擱?
“其實咱們可以組織一次競賣會,讓一小攝皇上信任的世家參與,皇上可將屬意的其中一兩座煤礦開采權拿出來競賣,價高者得。”
泰昌帝點頭,是的,這煤礦的開采權隻能小部分開放,並且隻針對他信任的世家。
因為這銀子涉及的是百萬級彆的,肯定是各種勢力聯合,不可能一家獨吞。有能力一下子拿出這筆銀子的世家還是少,即使能拿出來也不會這樣做。
隻要皇上信任的任何一家世家讓其他勢力參與進來,他就得為參與進來的人負全責。這也算責任製了吧?這一次也算是對各世家勢力的一次摸底。
接著,泰昌帝少不得問問競賣會和競賣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