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奪權(1 / 2)

九叔萬福 九月流火 8866 字 7個月前

程瑜瑾覺得無語, 小時候果然不能給孩子太多壓力, 不然長大了真的會變態。

程瑜瑾內心嫌棄,還是不得不主動靠到李承璟身邊。李承璟的脖頸白皙修長, 程瑜瑾近距離看著,突生壞心,生出手指在他衣領處撓了撓“比如這樣?”

李承璟不為所動睨了她一眼,說“虛張聲勢,我還不了解你?你也就這點膽量了。”

程瑜瑾什麼話都聽得,偏偏聽不得彆人質疑。她程大姑娘出手必巔峰,什麼時候被人看輕過?程瑜瑾當真扯鬆他衣領,手指往裡麵撓了撓,若有若無地在他胸膛上畫圈。

李承璟點頭, 一副師父看出息徒兒的表情“孺子可教。”

程瑜瑾氣惱, 在他身上輕輕一掐,李承璟隔著衣服捉住她的手, 挑眉笑道“要掐換個地方?”

程瑜瑾臉都憋紅了“下流!”

“我說什麼了你就罵我下流?”

程瑜瑾憤而抽回手, 耳根都紅了。李承璟默默感慨娶妻之後果真解壓,心裡感歎還沒落, 就聽到程瑜瑾說“殿下,壽王天天在聖上麵前晃,不光給你亂點眼藥, 連楊皇後也因此解了禁足。你就不做些什麼敲打敲打他嗎?”

李承璟嘖了一聲, 說“你轉移話題還能再明顯一點嗎?”

程瑜瑾不肯認輸, 李承璟輕歎, 點了點程瑜瑾眉心“不解風情。”

程瑜瑾怒目瞪他“我和你說正事呢,少打岔。”

這可真是委屈,李承璟竟然成了打岔的那個人。李承璟隻好認命,在這樣旖旎的氣氛裡給心係國家大事的太子妃解惑“一個人的心會偏頗,天下人的可不會。壽王實在太稚嫩了,他被楊家和楊皇後保護的太好,至今……說得不客氣些,都很天真。我在他這個年紀,都考中進士,去外地做官了,他卻依然自作聰明,擺弄些一眼就可以看穿的把戲。我知道他在皇帝麵前抹黑我,其他人也都知道,便也不足為懼了。”

沒有實權,沒有人心,沒有名望,僅靠一張巧嘴,有何可懼?李承鈞壓根威脅不到李承璟,李承璟當然樂於做大度兄長,讓他可勁蹦躂。

程瑜瑾聽後歎氣,道“皇上也太偏心了。他也不想想,如果沒有你,他如何能安心養病,如何能和二殿下享受天倫之樂?”

“不是他偏心,是他壓根沒有把我放心裡過。”李承璟從容道,“我本來也沒在他身邊待多久,再見到,就是建武十九年的殿試了。我對他而已,象征意義大過真實的人,君臣大過父子,太子這個符號大過兒子。說白了,我也不過是一個參加殿試,之後被聖上重用的陌生臣子罷了。”

“殿下……”

“我沒事。”李承璟握住程瑜瑾的手,輕輕笑了,“我以為我在乎,那天說開之後,我發現我也沒把他當父親。真論起感情來,他還不如程老侯爺。他對我而言,也是一個符號。”

李承璟將這些話說出來,發現自己心裡的結也一點點散開。其實他沒在皇帝身邊待多久,皇帝當初雖然親自撫養他,事無巨細不假他人之手,但那畢竟是五歲之前的事情了。一個五歲孩子的記憶,能指望他記多久。五歲失散之後,直到十六歲,李承璟才重新見到了皇帝。

五歲到十六歲,足以讓一個人脫胎換骨,完全變成另一個人。其實李承璟在殿試之前,都不記得皇帝長什麼樣子了。

他在殿試時遠遠望了一眼,才發現皇帝和他想象中完全不同。他以為終於見到父親後,他會激動、孺慕、壓抑,可是真到了那一刻,他什麼感覺都沒有,隻有一種任務完成的釋然。

想必皇帝對他,更是如此吧。疏遠,陌生,試探,而不是親近。兩人雖為父子,其實沒比普通君臣更親近,哪裡比得上從小養在膝下,真正以兒子身份成長起來二皇子。

皇帝偏心二皇子,憐惜陪伴自己多年的楊皇後,李承璟都可以理解。但是可以理解,並不代表能夠接受。

鐘家可以放棄鐘皇後的仇恨,從此放下仇恨好好生活,李承璟卻不行。

他過不了自己這一關。

李承璟默默握緊程瑜瑾的手。無非是看誰耗得過誰而已,孰是孰非,孰勝孰敗,等著就好了。

程瑜瑾沉默不語,李承璟和皇帝的父子感情本來就脆弱,經曆過這麼多風風雨雨後,楊家倒了,他們父子之間,也終成反目。任何語言都無比蒼白,程瑜瑾默默抱住李承璟,兩人依偎了一會,李承璟打橫抱著程瑜瑾往裡麵走去。

程瑜瑾沒有掙紮。沒有人是銅牆鐵壁,金剛之身,李承璟再厲害也會有脆弱的時候。此刻,他一定很需要安慰。

皇帝終於扳倒了楊甫成、楊太後這兩座大山,登基二十五年來第一次感受到一個帝王應該是什麼樣的。他手握大權,唯我獨尊,正待大展拳腳,可是頭疾卻時不時發作,牽製住皇帝許多精力。他的宏偉構想,自然也沒時間去施展。

皇帝對頭疾十分惱火,但是頭上的東西,最精良的禦醫班子也無計可施。針灸、喝藥、按摩皇帝全部試過,但是功效有限,頭疼發作的時候絲毫不能緩解,隻能靠自己熬過去。

皇帝漸漸不再相信禦醫,而是寄希望於一些神佛之術。他想求健康,更想求長生。

二皇子聽了幕僚的建議,為皇帝引薦了一些奇人異士。其中有一個道士道骨仙風,清瘦精矍,道號衝虛散人,自言在終南山救了一隻白鹿後得到神鹿回報,賜其長生藥,他進山追尋白鹿痕跡,尋跡無果後在終南山隱居二百年,如今終於求得大道。

衝虛散人道骨仙風,一派世外高人的模樣,看著確實有些隱居避世的風範。皇帝一下子就被對方離奇的際遇吸引了。皇帝向衝虛散人詢問了許久,又聽他講修道心得,沒多久心服口服,將衝虛散人封為座上賓。

衝虛散人從此頻繁出入宮廷,給皇帝傳授益壽延年之道。不知道他給皇帝吃了什麼,皇帝服用後果然感覺頭疼大為減輕,連身體也輕盈了。皇帝因此對衝虛散人更加信服,在紫禁城西北角辟英華殿,專門供奉仙長,求仙問道。

英華殿煙霧繚繞,念經聲不絕,皇帝日日待在英華殿,無心外事,更不許彆人在他修道的時候打擾。因為衝虛散人是二皇子引薦的,二皇子又對皇帝百依百順,二皇子也成了少數幾個,能夠隨意出入英華殿的人。

好好的皇帝去修道了,大臣們都十分糟心,衝虛散人救鹿或許是真的,但是已經活了兩百年,他們萬萬不信。但是誰讓皇帝相信呢,百官即便著急,也隻能忍著。

門禁森嚴的宮廷因為方士頻繁出入,一下子變得烏煙瘴氣。李承璟對於那些道士的話一個字都不信,可是礙於皇帝,他也不好說什麼。

皇帝本來就因為頭痛久治不好,對醫術失望才寄希望於神佛。如果李承璟阻攔皇帝求道,倒顯得他另有居心一般。李承璟自認已經非常隱忍,可是那些道士搜刮金銀珠寶還不夠,竟然慢慢將目光轉移到朝廷權力上。

人皆如此,知足常樂是不可能的,有了財,就想要權。

衝虛散人知道太子威望極高,無論在民間還是在朝堂,都有很深的名望。他不敢明著針對皇太子,隻說要修建一座白鹿台。按他的說法,誇父開天辟地時清氣上行,為天,濁氣下行,為地,在距離天最近的地方修行,就可事半功倍。而衝虛散人修得正果全靠白鹿指引,故而要建一座高聳入雲的白鹿台,說不定這樣,就能將當年的神鹿吸引回來,再次授予皇帝長生藥。

皇帝立刻就被說動了,當即下令興建白鹿台。因為神鹿是何模樣,如何才能吸引回神鹿全由衝虛散人一個人說了算,所以白鹿台要如何修,也全憑衝虛一人決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