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爵(1 / 2)

乾隆回宮比較快,有子瑞送得護衛保駕,一路上平平安安的,什麼意外也沒發生。

先是處理了積壓下的政務,召見了一堆文武百官。

半個月後,文武百官也早得知了此事,乾隆看著時候差不多成熟了,自家皇額娘又在五台山左催右催,終是忍不住了,在沒等到子瑞時。

一道溢美之詞的聖旨,就快速下達,曉禦天下。

前朝後宮為此,也終於翻起了大地震。

正兒八經的駢文,翻譯大白話就是,“皇六子永瑞,生母安貴妃,自小因命格與皇宮相克,隱姓埋名,離宮十七載,十二歲登科及第,魁首之姿,養母病逝守孝,十三歲從商,一間店鋪發展起來,十五歲一躍成為蘇杭一帶首富。”

“兩年時間,帶動南方一帶,收入上調翻了一倍有餘,多次暗中布施,捐贈錢銀,捐獻紡車圖、水利塔圖、治理蘇杭有功,平滿漢之亂,有功社稷。”

“現下皇六子生死劫已過,告知了其身份,特封為宸郡王,晉其生母為安皇貴妃,允其回宮後,再祭太廟加冠,不日入主毓慶宮。”

這一通大有深意的聖旨,殺傷力極大,尤其是對於心有奪嫡占位的黨派來說。

文武百官早得了風聲,這麼多天,其實就是乾隆故意留給他們調查子瑞底細的時間。

大家早已經查閱過子瑞在蘇杭一帶的貢獻,知道其有真材實料,明白這個皇子不沾黨鵬,身份貴重,滿族尊貴血統,也是諸多皇子中,目前是大家能選的最好一位了。

有些心思複雜的,則是找人仔細核驗了子瑞的身世,發現其確實是安皇貴妃之子,出自伊爾根覺羅氏嫡三脈,又有慧明法師親自書信證明,也就不再懷疑。

其實百官看到傅恒幾個不反對,就知事不可回寰,沒名正言順的直接封太子,已經是給大家臉麵了,隻好捏著鼻子誇人了。

“百官若是無事,那今日便退朝吧!”

穿著麒麟補褂的官老爺三三倆倆的結伴下朝,等到出了大殿,這才鬆了口氣。

一個以前是五阿哥派係的文官,擦了擦額頭的冷汗,戰戰兢兢的說道,“唉!本官原就有心理準備,沒成想臨到頭了,真聽到這聖旨,還是有些意難平。”

身側中立派係的另外一個文官好友,整理了下帽子,聽到他這話卻是翻了個白眼,“有什麼不好?最起碼這位皇子身份高貴,能力出眾,大家不用站隊,何樂而不為呢!”

“確實如此!”從後方走來一個武將,神情嚴肅的瞥了眼第一個文官一眼,“不是我說,老方,你支持的那位,他真不行!”

他看著其他同僚離得挺遠的,湊到這兩位文官跟前,小聲說道,“我聽人說,這位皇子,咱主子爺是真惦記了,但這位沒人教導,尚且有今天的成就,全憑自己一人,還能將蘇杭兩地錯綜複雜的攤子治好,可見其天資何其了得!”

三人同時想起蘇杭那邊魚龍混雜的勢力,甚至還有反清複明的鵬羽,權貴夾雜,滿漢對立等,一連串的管理問題,在這位皇子手下卻如同虛構!不複存在!這等手腕,比五阿哥可強太多了!

第二個文官頷首點頭,“選個英明的那啥,大家日後為官,也總不至於無緣無故丟命。”又補充的說道,“本官查到這位皇子,他脾氣格外溫和,真正的端方君子,哪怕有言語冒犯他的,也沒小家子去報複,公私分明,與蘇杭當地百姓相處的極好!”

“本官就是閒扯幾句嘛,”第一個文官也知道自己說錯話了,連忙改口,“本官又沒說什麼,你們倆不要叨叨的!”

身側兩人對視一眼,又感慨好友心思變過來了。這位可是被萬歲爺看好的儲君,真要是心中藏怨,恐怕好友闔府皆落不得好。

最關鍵,大家不得不承認,永琪比這位皇子,簡直是雲泥之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