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封安若縣主的聖旨剛下才兩天,蕭家就來了動靜,說是怕安若縣主不適應盛京的膳食口味,便送來個揚州廚子來宮裡,出身乾淨,廚藝絕佳。
薑卿兒有些聞寵若驚,皇帝隻是道:“留著也不礙事。”便把那廚子留在了禦膳房。
蕭家正是皇太後的母族,家主蕭成秋正是當朝丞相,對於皇帝立後選秀之事頗為上心,在薑卿兒沒出現之前,府上嫡女蕭錦月,是母儀天下最為合適的人選。
如今獻上殷情,自然是對薑卿兒有幾分居心,不過皇帝在眼皮底下,就算有什麼主意也難接觸到薑卿兒一下。
皇帝親自陪同這位縣主前往華亭山,看來是尤為寵愛了,此行沒有帶太多官員,隻是幾個文官和玄武使周野。
七月底,尚在有些暑熱,人總是容易困倦,前去華亭山的路需一個多時辰,薑卿兒撐不住困意,靠在車廂壁旁,腦袋跟小雞啄米似的直點。
車廂寬敞,內有矮桌上擺放著茶水,兩個太監跪坐在車門旁候著,地上墊的涼席不硌人,還有些軟。
李墨靠近薑卿兒身旁,將人抱入懷裡,這下是得了舒服位置,安心睡去。
因為外行天熱,薑卿兒衣口微開,李墨瞥了一眼她白皙的胸口,將衣口往上掩了幾分,他將折扇展開,輕輕給她扇風,發絲輕拂。
華亭山不算高,楓林最盛,曆來烈臣士族的祠堂建於此處,其中有皇家山莊供作歇息,靠著幽湖,等到了莊子裡,便會涼爽得多。
薑卿兒是趴在李墨懷裡睡到了莊子門口,醒來時雙眸還有些惺忪,喝杯茶後才跟著他下馬車。
皇帝自來氣派,這山莊地界尤為寬廣,因靠著幽湖,不似他處炎熱,反而清涼,莊裡隨處可見護衛。
遠處楓林旁,可見各家祠堂,薑卿兒側身就能隱約看到,心裡有些緊張和期待,袖中的手微攥,說不出是什麼感受,隻知以後便不再背負青樓舞姬的名號。
在山莊裡休整片刻,吃了點東西,便去往燕家祠堂,身旁跟著些吏官,前麵是守祠人引路。
薑卿兒走在李墨身後,仍舊是那般高大,她僅到他的肩膀,手中握著把折扇微搖。
燕家祠堂不小,經了十幾年的風雨,房屋有些風化,但不失威武氣勢,可見當年先帝較為看重燕家。
門口站著不少侍衛,負責燕家的守祠官迎來,到了正堂,上麵擺放著諸多靈牌,為首的便是燕長瑾,香爐燃著香柱,桌壇上是祭祀貢品。
其中禮節較多,薑卿兒跪在蒲團上,立在一旁的守祠官手中端著一本族譜,從首到尾,將各牌位的燕家先祖介紹下去,共有九十八位靈牌,皆是有功勳的人。
在當今天子與一眾吏官的見證下認祖歸宗,薑卿兒心緒起伏不定,看著燕長瑾的牌位發愣,這便是她原有的士族,是她的父親,頭一次感覺到父親這個詞,有些異樣。
燕家是同開國先帝的元老士族,曆經大盛三朝皇帝,後於鎮守北方
,遭匈奴作亂,為保盛朝北疆,士族英魂灑於沙場之上,追封為忠武候,世代子孫受皇家庇護。
先帝尤為重視燕家,不過因而後韓太後當政,貪圖享樂,沉迷金迷,燕士族淡出視野,置之不顧。
以族譜上所說燕長瑾並非隻有薑卿兒一個女兒,還有年十歲的長子,名為燕辰羽,不過當年的沙場上,先帝僅帶回了燕卿,燕辰羽則不見蹤跡,多半是死在亂軍之中了。
待叨叨絮絮地將族譜認完,薑卿兒麵對滿堂先祖,磕頭三個,雙腿跪得發麻無力,好在事先墊厚了柔軟的蒲團,不至於跪傷。
還有禮節繁多,李墨立在一旁,麵色微沉,幾次瞥向守祠官,宣得快了些,薑卿兒由宮女攙扶著起身,上香結束之後,吏官寫下安若縣主的冊子,便算是結束了。
回山莊的路上備了輦車,正好省去薑卿兒行走,她還在思索著譜上所寫,明明是她的族人總是有一種親情感蕩於心間,但仍是有些陌生。
皇帝的輦車正在前方,從燕家祠堂裡出來,他便不再跟她有彆的什麼話,公事公辦,赴的是對先帝對燕士族的重視。
縱使人人都知安若縣主得皇帝寵愛,明麵上尚未有什麼關係,立後聖旨是還未撤,但終究不是皇後,在外仍是得分明,以免失了禮節。
況且她跟皇帝私下的事隻有貼身宮女和太監知曉,明裡隻是個暫住在宛瑟宮的燕家遺女。
山莊中早已布置好房間,回來之後,薑卿兒便去換洗衣裳,沐浴熱水舒緩膝蓋的酸痛,身旁的寧薇正伺候著,將香料灑入,笑道:“這回縣主可是實打實的了,之後的立後大典也應快準備起來了。”
薑卿兒肌膚白皙,熱水環著身軀,前天李墨留下的紅痕還格外的明顯,看寧薇一眼,心間微沉。
換上清爽的衣裳之後,就用了晚膳,略有辛勞,腿尚在酸累,便臥在美人榻上按揉。
李墨所住的院子離她這隔著一道曲廊,不遠不近,遠處幽湖吹來清風,散了空氣中的悶熱,地麵潮得很,應是會下一場大雨。
直至天色漸暗之後,李墨才來到這院子裡,薑卿兒慵懶倚在榻上,雅間的門敞著,較為涼快些。
見皇帝來後,屋裡的兩個宮女便退出去,薑卿兒半闔著眸,沒有察覺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