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app附近的店家並不多,果然是一千米之內的顯示,除此想要一千米之外多點的都沒有。眾人就覺得有意思了。
外賣潛規則之一:堂吃和外賣數量必定是不對等的,有些連味道都是不一樣,大店外賣都是學徒燒。小店食材都是挑剩下沒有丟的做外賣的食材。
外賣潛規則之二:堂吃和外賣價格不同,以一個包子為例,堂吃一塊五一個包子,而外賣就要兩元五一個加上餐盒費打包費騎手的路費,就算有滿減和平台紅包券,用下來可以剛剛打平餐盒費和打包費,可是要是和堂吃算下來還是不劃算很多。
以一份三十元的外賣為例,堂吃的話差不多十五元。不知道堂吃的價格還好,沒有吃過堂吃的話也還好,可要是做過對比,那就覺得這個價格不劃算,隻怕外賣的時候也會避開這家,總覺得在價錢上有心裡陰影。
現在忽然出現一個平台可以整正的用堂吃的價格和品質吃到外賣,他們其實內心也是很願意的。
打著試試看的心態,有些堂吃的老客就下載了千米覓食。
然後午飯的時候又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點了外賣。辦公室點外賣總是會有比較,大家都是一起吃,哪一家好吃,哪一家的不好吃。
程方是一個剛剛畢業的新生,在一家公司實習之後就被留了下來。他也算是幸運的,不過剛剛過了實習期,工資肯定沒有辦法和彆的老員工相比的,一個月工資四五千,在一線城市可以說是捉襟見肘,房子和同學一起租,加上手機費,交通費,一個月花下來可以說是一分不剩,如果談一個女朋友那就是負債累累,好在他大學畢業就和女友分了,女友要回老家,他就想要留在大城市打拚。理念不一樣,唯有分手一途。
就這樣,他連吃飯都是算著吃飯。一個月給自己的預算吃飯隻有一千五,所以早飯都是家裡隨便啃一個口袋麵包,中午算是吃的最好的,但是也不能超過三十元,他能選擇的餘地不多,相比外賣,他更喜歡堂吃,堂吃便宜量又大,他一天的消耗全靠中午這餐,也想過自己做飯,但是晚上加班早上實在起不來,也沒有時間去菜場。於是作罷。
今天他堂吃的時候就看到了新的下單app說是品質和堂吃一樣,最主要費用和堂吃一樣,要是費用和堂吃一樣,那他肯定是選擇堂吃的,每天上班都這麼累了,誰還喜歡為了吃飯跑上跑下的。
他下載了app進去一看果然和手機中彆的平台價格不一樣,這個價格完全和店中的價格是一樣的。進去店裡按照平常的習慣他點了一份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