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水井引發血案(2 / 2)

近身兵王 青光楚辭 5730 字 9個月前

卡科日亞國內政治有兩個人最重要,首先當然是國王,次之是政府總理。

通常來說,君主立憲製國家的國王隻是象征性存在,平日不乾預政務。卡科日亞是君主製國家,情況有所不同,國王是國家最高領導者,對政府事務有最終決斷權。

君主製國家通常存在很多弊端,國家政治完全就是人治,由於國王是世襲,並非是民眾或者議會推舉出來的,所以國王個人品行直接決定國家的整體情況。

如果是選舉出來的國家領導者,選民一定會挑選最優秀的,至少選擇一個不是那麼爛的。

而王權政治根本就沒得選,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王室可以保證自己每一代國王都非常優秀,每隔一些年,家門總會出那麼幾個忤逆乖張之徒。

其實何止是王室,尋常百姓家也是一樣,沒有不出敗類的家門,這是人性使然。

可以說,全世界的王權政治都有這樣的怪圈,前兩代國王特彆優秀,後兩代變得非常平庸,再到後來就是暴君和昏君了。

華夏曆代王朝循環是如此,歐洲這些王室也一樣。

說起來,不需要每一代國王都很優秀,哪怕個個都隻是平庸之輩,那麼已經是萬民幸甚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卡科日亞的先人為了防止國家陷入這樣的怪圈,就設計出了這樣一種體製,國王和政府互相牽製互相監督。

政府總理由全民選舉產生,如果卡科日亞王室不幸誕生了暴君或者昏君,那麼在這個總理的製衡之下,也不至於為惡太甚。

這也就意味著,卡科日亞的政事需要有國王和總理共同決策,沒有任何一方可以大權獨攬。

當下卡科日亞總理叫雷布澤,阿米莉亞登基之後,立即組織全民大選,選出了雷布澤這個總理。

雷布澤出身於卡科日亞政治世家,政壇經驗老道,人脈極廣,對卡科日亞王室也是非常忠誠。

一切本來都非常好,卡科日亞國內重建能夠順利進行,與雷布澤的個人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可也就是耶澤爾察大兵壓境之後,事情悄悄地起了變化,雷布澤的表現跟過去也不一樣了。

剛開始的時候,雷布澤私下覲見阿米莉亞,懇請女王陛下認真考慮霍維爾的提親。

阿米莉亞非常憤怒,不僅回絕了,還訓斥了雷布澤。

雷布澤倒是不以為意,轉過天來再次覲見,這一次不是討論提親的事,而是認為卡科日亞應該與耶澤爾察議和。

阿米莉亞當然不想爆發戰爭,但當前局勢主要責任在耶澤爾察,阿米莉亞認為就算是議和也應該是霍維爾登門拜見自己,沒有理由自己主動跟霍維爾提出談判。如果真的這麼做了,沒準霍維爾認為卡科日亞怕了自己,在邊境上再搞出更多的舉動。

更何況,任何談判總是要有一個契機的,總不能厚著臉皮直接去找人家,偏偏是眼下沒有這樣的契機。

雷布澤對阿米莉亞的態度仍然不以為意,到了第三天沒有再次覲見,而是跑去了耶澤爾察。

必須說明的是,雷布澤不是投靠了耶澤爾察,而是去跟霍維爾談判了。

沒有人知道雷布澤跟霍維爾是怎麼談的,反正是到了第四天,兩個人就簽署了和平協議。

新聞也很快作了報道,從畫麵上可以看到,雷布澤和霍維爾笑容滿麵的握著手,彼此態度之親切讓人感覺下一秒鐘就會擁抱在一起。

接下來,耶澤爾察單方麵宣布撤兵,坦克和裝甲車退回基地,炮群也放低炮口重新罩上炮衣,部隊全部回到原來的駐地。

在兩國紛爭中,單方麵宣布撤兵這是最大程度的讓步,更何況卡科日亞這邊仍然那嚴陣以待,炮口和槍口正直指著耶澤爾察。在這種局麵下,耶澤爾察單方麵撤兵,更是需要莫大的勇氣。

阿米莉亞看到新聞報導的時候,整個人都傻住了,兩國議和這麼重大的事情,雷布澤竟然先前沒征得自己的同意,自作主張單獨前往。

更離譜的是,霍維爾為什麼會做出這麼大的讓步,阿米莉亞懷疑雷布澤可能出賣了國家利益,換取了霍維爾撤兵。

等到雷布澤回國,阿米莉亞立即召去王宮,質問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

雷布澤的解釋非常平淡,大意就是說為當前局麵感到憂心,覺得國家在當下實在不能爆發戰爭,所以單槍匹馬回見霍維爾。

阿米莉亞質詢是否出賣了國家利益,雷布澤堅決否認,聲稱自己隻是跟霍維爾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畢竟卡科日亞和耶澤爾察都是小國,在周圍大國的環伺之下應該保持團結才對。傳統上,這個地區是蘇聯勢力範圍,各國政治都受蘇聯的影響,後來蘇聯解體,e國繼承蘇聯衣缽。但e國國力急劇衰退,沒有能力繼承前蘇聯的勢力範圍,於是這個地區各國才獲得了真正的獨立自主。如果卡科日亞和耶澤爾察爆發戰爭,結果就是兩國國力全部被削弱,e國必將卷土重來,控製兩國……雷布澤保證自己對霍維爾說的就是這些話,還告訴阿米莉亞,霍維爾其實是一個非常通情達理的人,被自己說動之後才同意撤兵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