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孩子的身體弱,一直病懨懨的,福親王彆說逗了,就是碰一下也怕碰壞了。
去年,福親王側妃也給他生下一子,不過現在還是繈褓裡的奶娃娃,側妃也怕福親王手粗,不讓他抱。
福親王的一腔父愛無法宣泄,隻更喜歡玨哥兒了,連帶著黛玉都得了不少好處。
往往玨哥兒看上了什麼,福親王都愛買四份,兩份給他的兩個兒子,一份給黛玉,也不管黛玉一個小姑娘是不是喜歡。
不過黛玉真的很給麵子,不管福親王拿出什麼奇葩的東西,黛玉都能開開心心的接下,然後萬分好奇的研究,到底是什麼。
這一點和福親王的女兒一點也不一樣,讓福親王備受鼓舞。
福親王的女兒現在已經6,7歲了,被教的彬彬有禮,正跟著王妃和嬤嬤學管家,對福親王帶來的禮物沒多大興趣。
福親王給了,她就一本正經的行禮道謝,讓福親王的興致一下子就沒了。所以他現在買禮物,都買四份,至於女兒的,每次都讓人準備好華麗的首飾送過去。
郡主收到父王給的首飾也非常滿意,這些珠寶多好看啊,比那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強多了。
言歸正傳,玨哥兒纏著安西要出門,隻要賈敏不阻止,而他又不上學,安西就會帶他去,全當漲見識了。
沒錯,玨哥兒已經開始啟蒙了,請的先生也是熟人,就是當初林如海的幕僚李先生。
當時,林如海被調入京的時候,幕僚為了繼續科舉請辭了,可是後來家裡事故頻發。
原本李先生就因為祖父祖母父親相繼過世耽誤了不少年,現在打算科舉了,又碰上這些糟心事。
先是李先生的母親突發惡疾,花光了家裡的錢財,林如海聽到消息的時候,讓人送去了許多好東西,尤其是珍貴的藥材,但還是沒能救回來。
之後的喪葬費又是一筆很大的開銷,李先生不想再麻煩林如海,隻能自己借錢,家裡欠了一屁股債。
可是偏偏禍不單行,李先生的娘子為了籌錢給李先生科舉,生生累到早產,生下一個病弱的兒子。
這年代幼兒本就不容易存活,何況是體弱的孩子。
當初玨哥兒和黛玉能養好,也是林家花費了無數金錢和心血才養到這麼大的。林先生本就負債,家徒四壁,哪有這個條件。
李先生本來就因為一直守孝,遲遲沒有孩子,好不容易,生下一個,哪裡還能忍受剛出生的兒子就這麼沒了,狠了狠心,放棄了科舉,給林如海寫了信,表示希望再在林如海身邊謀一份幕僚的工作。
林如海當即就派人把他們一家三口接到京城,原本是想讓李先生繼續當幕僚的,隻是孩子本就體弱,需要細心照顧,而李先生的娘子身體也虛,一個人負擔不了照顧孩子的重任。
於是林如海就讓李先生給玨哥兒當個啟蒙老師,平時就在家裡,隨時都能回自己的院子看看。不像幕僚一樣,需要跟著他白天黑夜的乾。
李先生非常感激,林如海不僅給了高昂的束脩,還經常送他需要的藥材,就連夫人賈敏,也常常照看他的娘子。
所以李先生對玨哥兒的教學非常用心,他還吸取了安西寓教於樂的方式,為玨哥兒製定了符合他性格的方法,可謂是非常用心了。
短短時間內,玨哥兒的進度喜人,不過幾個月,已經學完了三字經,而且背的滾瓜爛熟。不僅如此,玨哥兒對讀書的興趣也完全被提了上來,在上學的日子,從來不會鬨著安西要出來玩。
也是因為這樣,安西和賈敏都非常縱容他,隻要不是什麼大事,安西都願意帶著他出門。
玨哥兒可得意了,經常向小黛玉炫耀,可能是天生喜靜的原因,黛玉並不羨慕。她情願自己一個人看圖畫書。
黛玉是個好奇心強又愛看書的小姑娘,自從哥哥上學後,她也喜歡上了讀書,剛開始還是賈敏給她啟蒙,認一些字。
可這樣的進度並不讓她滿足,她想要知道更多,於是黛玉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逛到了玨哥兒學習的院子,就再也不願意離開了。
李先生看她安安靜靜,也就沒管,隻讓她在一邊旁聽。
可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黛玉學的並不比玨哥兒差,某些方麵還強一點。
兩個孩子都很聰明,能舉一反三,但可能是因為黛玉更安靜,能坐的住,學會的東西還會再三的複習,所以看起來比玨哥兒要紮實。
而有了妹妹做對比,玨哥兒再也不敢走神了,就怕不能比妹妹強,以後做不了保護妹妹的好哥哥。
這樣良性循環下,兩個孩子學的就非常好了,李先生教起來就更加輕鬆了,於是給孩子們放假也放的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