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家的事影響不到林家,也絲毫影響不到朝堂。
這些年,隨著皇帝和心腹們布局完成,一項又一項技術被研究出來,從香皂,到玻璃,到水泥,到每一項的技術開發,一次次為國庫帶來了巨大的收益。
與此同時,天下百姓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沒有田地的佃農不再進入各個地主家做工,而是進入國家開辦的各個工廠。
沒有多餘的人種田,可朝廷卻規定了,不能使田地荒蕪,一旦發現便罰款於荒田的十倍。許多大戶人家逼不得已,把家裡的下人都趕去種田,實在種不了的隻能賣給朝廷。
幾年下來,朝廷回收了不少的土地,並因此把大部分的隱田都扯了出來,登記造冊。
朝廷的田多了,也不能放著不管,朝廷設立了專門的農田部,把工廠剩餘的那些人,按工人的工資待遇都招進了農田部。
剛開始是大量的種植經濟作物,用於養活這些進農業部的工人。後來,等到各個工廠的進一步擴張,需要的工人數量急劇增加,又把大部分人重新調回工廠,而農田開始采用各種先進的機器。
播種機,收割機等等利於種植的器械被研究出來,大量的應用,生產成本下降,農產品的價值當然也隨之下降,百姓們能用越來越少的錢,買來更多的糧食。
百姓們再也不擔心餓肚子了,而那些進了工廠的人日子更加的好過,幾乎達到了豐衣足食的地步,一時間羨煞了周圍所有人。
沒想到,當初苦哈哈隻能給人當佃農的這群人,現在已經成了人人羨慕的存在,日子過的非常滋潤,而那些守著自家幾畝田的人,卻越過越差。
那他們守著這些地還有什麼意義?
除了能吃飽飯,一年到頭也攢不下幾個錢,比工人們差遠了。
而且靠天吃飯還要擔心天災,終究沒有朝廷開辦的工廠來的有保障,於是更多的人放棄了種田,轉而把田賣給了朝廷,而自己想辦法進了廠。
與此同時,依然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富戶們,日子也是越來越難過。農作物的價格一天比一天低,賺到的越來越少不說,人手也越來越難招,招人的工錢漲得還越來越快。
要是再遇上個什麼乾旱洪水,百姓還能領到朝廷發放的救濟糧,可富戶家的下人就不行了,畢竟他們不屬於朝廷,而是家奴,隻屬於主家,朝廷是不會發救濟糧的。
能怎麼辦呢?總不能讓下人們活活餓死,富裕點的主家隻好咬牙掏糧食養活他們,而小點的家族,就隻能送還賣身契,給下人恢複平民的身份,讓他們去領朝廷的救濟糧了。
這樣一**下來,囤聚田地的中小家族越來越少,大量的百姓恢複了自由之身,成了要給朝廷納稅的百姓。
而富裕的家族為了保住自家的富貴生活,不得不拿出家裡的積蓄,參與到朝廷的工廠計劃中來,他們掏了錢,出了人,能得到一部分股份,未來靠著這些股份,也能吃喝不愁了。
而一些舍不得家產的人,家中的產業漸漸被擠兌,不得不靠變賣家產過活。
對於這些跟不上時代步伐的人,隻能漸漸被淘汰,革命的浪潮既然已經開始,就不會為任何人停留。
隨著稅收的增長和各個工廠的收入增加,朝廷聚集了大量的錢財,基礎建設和慈善就因運而生。
基礎建設不僅給百姓們帶來了巨大的好處,生活越來越便捷不說,抗壓力抗風險的能力也越來越強。同時也提供了大量的崗位,許多被解雇的奴仆都投入了基建的行列,但依然需求量巨大。
為了得到更多的人口,和生產產品的傾銷,朝廷啟動了‘遠行計劃’,開啟絲綢之路,海上貿易,把商品賣出去的同時,也買入大量的勞動力,以及其他地方的產品,支持周朝的建設。
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原有的教育水平已經不足以支撐現在的需求,學校是最先建立起來的,由國庫支持,各地政府合辦,各個等級的學校開辦起來,招收所有的有戶籍孩童。
等這些孩童從各個學校畢業,就會進入各個單位,成為大大小小部門的管理層。而能堅持到最後的,依然參加科舉,成為朝廷的棟梁。
隻是現在的科舉較之以前,改變不可謂不大,由皇帝下令,翰林學士們共同研究,曆時五年,才終於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
既兼顧了儒家學問的學習,又加強了各種學科的滲透,分科製度必不可免。
於是,在玉路書院和各個學子研究完儒家學問之後,各個分科的教輔書也提上了日程,一時間,各種教輔書多達上百種,比之後世也不逞多讓了。
教育占了國庫支出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是養老院和孤兒院了,不過這個年代沒有退休的說法,養老院和孤兒院直接合並,稱為育善院。院裡由行動方便的老人帶著已經滿三四歲的孩子,照顧行動不便的老人和幼童。
每個孤兒院分配一些工人的家屬,讓她們參與期間的管理,及幫著照顧老人和幼兒,為了獎勵她們的辛苦,不僅給了高新,還承諾做滿二十年,就給他們家分配一個工人的名額。
但如果管理的不好,或者有中飽私囊的情況,讓院裡的老人和孩子遭受不好的待遇,她家所有的工人都施行連坐,統統下崗。
朝廷定期給院裡發放物資的同時,也會暗中派人查訪,而且還設立了舉報製度,讓百姓們監督,如果舉報的情況屬實,那他家就可以增加一個工人的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