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 國家之下的行政單位是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彆行政區, 而在日本則是都府道縣。日本有四十七個都府道縣, 其中‘都’指東京都, ‘道’指北海道,‘府’這是京都府和大阪府, 剩下四十三個就是‘縣’。
和中國的縣在市下不同,日本的縣相當於中國的省, 是市的上級。不過限於日本的土地麵積, 這裡的縣就說不上和中國的省麵積一樣了。
日本人從很早就開始強調每個縣都要有一定特色——更極端一點的要求每個市每個村莊都要有自己的特點, 樹立起品牌來。
像安娜在國內的時候購物,除了極少數的東西會在乎產地, 其他的根本就沒有想過這回事。但在日本的時候就不同了,很多商品都會特彆注明產地, 身邊的人購物似乎也很在乎這點。
‘一村一品牌’這種做法,一方麵可以激發地方進取心, 另一方麵也能促進經濟的發展。長此以往, 很多日本的小地方都會深入人心。在這一點上國內要差得多...當然了, 國內地方太大, 好東西太多也是一個原因,注定不可能像日本一樣, 什麼東西都宣傳出來。
“群馬縣啊...”聽到安娜打算去群馬縣放鬆的時候,朋友們都很驚訝, 似乎有些猶豫要不要勸說安娜。
安娜知道他們要說什麼, 大手一揮讓他們不要擔心。
群馬縣在日本國內也是有自己的‘特色’的, 隻不過這個特色並不是好的方麵。似乎在日本其他地方對群馬縣都有一個不太好的標簽——就是類似於‘很窮’、‘不良少年很多’、‘當地人奇奇怪怪的還很排外’。
‘鄰裡友好博多區,民風淳樸群馬縣’算是一句反諷式的笑談,安娜本丸裡的博多藤四郎因為長期被博多商人持有,所以對博多很了解,拚命在安娜這裡辟謠,所以安娜算是有所了解。
至於‘鄰裡友好博多區,民風淳樸群馬縣’這句笑談,完全就是其他地方的人在反著罵博多區和群馬縣呢!不能說空穴來風,但要說有多真實,那也是笑話了。
就好像國內的時候也有地域黑一樣,永遠對一些地區有刻板印象,就是‘排外拜金上海市’,‘又窮又愛鬨事是貴州’這樣。其實就是以偏概全,一葉障目。
安娜對群馬縣算是很有好感的,這當然不是沒有原因的,實際上她有朋友在群馬。
安娜在國內的時候結識了和自己練習日文的日本朋友,其中一位是花開院雅次,之前去到京都後是見過的。而另外一位還沒有見過的就是群馬人,當初安娜和師兄緒方精次說起對方是以為愛改裝車子的車手,還引得師兄告誡她少和對方來往呢。
大概在一般人眼中,車手都是‘不良’吧。
不過這也是一種刻板印象,至少從通信中安娜認為對方是一個很單純誠懇的男生,就是有時候脾氣有一點急躁。但是年輕有活力的男生似乎都是這樣吧?反正安娜覺得這很正常。
至於對方是個車手這件事,就更不算什麼了。安娜能夠感受到對方是真的很喜歡車子,而不是把開車當成是一件為了耍帥性命都不顧的事情。對方會詳詳細細地給安娜說明今天對他的愛車做了哪些改裝,又在午夜的山道上創造了怎樣的新成績。
認真又鄭重,這和一個男生喜歡打籃球、拚模型有什麼區彆嗎?
安娜偶爾也會聽對方說起群馬,知道他是土生土長的群馬人,現在在群馬念一所私立大學——按照他的說法,就是一所不入流,隻要有錢就可以上的私立大學。
真的是非常嫌棄了......
不過這也正常,他也向安娜抱怨過,他對大學完全不感興趣,高中念完都算是謝天謝地了。不過他的父母和大哥都覺得他最少要有一個大學學曆,不是指望他學到什麼東西,隻不過是讓他有點事做而已。
不過他倒是不覺得自己很空閒,他整天忙著車子的事情,上課其實很少去。
群馬有三座名山,赤城山、妙木山、秋明山(榛名山),他似乎是想每一座山都跑跑看,不過他的主場是赤城山,其餘兩座山還沒有去認真跑過。也是從對方這裡安娜才知道,原來他們這些車手也是很有組織的,不隻有車隊,甚至還有各自的主場!
那個朋友和他的大哥都在群馬縣的首府市前橋市念大學,所以兄弟兩個單獨在前橋市居住。而家則是在高崎市那邊——赤城山經過多個市,其中前橋市就是之一,這大概也是對方會將赤城山作為主場的原因吧。
群馬縣並不是什麼以旅遊業聞名的地方,相比起臨近的輕井澤地區,可以說是差得遠了。但其實這裡的也有很多可看之處,其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草津溫泉’了,單論溫泉質量並不下於輕井澤。
至於國內外的名氣差了許多,原因是多方麵的,群馬縣的氣候問題或許算是之一。
群馬縣的冬天風大風冷,當地著名的特產食物洋芋乾就是在冬天的時候利用空風自然風乾的,可想而知了。至於夏天則更厲害,無論是全國最南端的衝繩,還是人口高度密集的第一都市東京,氣溫都不如群馬高......
溫泉本來就是休閒療養嘛,這種氣候就很讓人猶豫了。
至於安娜現在夏天要去群馬,一方麵是她打算暫時離開東京這個熟悉的地方休息休息,另一方麵是對方正好邀請她去群馬玩...既然都認識這麼久了,認識認識要好嘛~
“主公那位朋友叫什麼名字呢?”
“高橋,高橋啟介...說起來高橋這個姓氏在日本還真是常見啊。”安娜忍不住感歎。
在中國,除了少數的形式很罕見之外,大多數的姓都是很常見的。而日本不同,日本是全世界姓氏最多的國家,一億人口擁有十幾萬個姓氏,也就是說一個姓一般隻有幾百人姓!
高橋、鈴木、佐藤、藤原等算是他們的常見姓了。
高橋啟介,群馬人,今年二十一歲,就讀於群馬某私立大學。興趣愛好是車子,現在是哥哥高橋涼介所在車隊‘red suns’二把手,在群馬飛車手的世界裡算是有著不小的名氣了。
“嗯?今天人很多啊!”
“因為今晚red suns的人要過來,他們的人實力很強的,聽說是要挑戰本地的車手呢!”
“秋明山有什麼厲害的車手...我記得當地的車隊是叫做‘speed star’的對吧?隊長開著一輛S13,技術一般啊!”
“所以說,真悲慘,完全是一邊倒的屠殺吧?”
“會不會秋明山這邊的人嚇的不敢應戰?”
“不會的,就算實力不濟,不至於連這點骨氣都沒有,我們等著看好戲就好了!”
確實是一場好戲,當red suns的車隊浩浩蕩蕩地開上了秋明山山頂,高橋涼介和高橋啟介這對兄弟以毫厘之差平行漂移通過彎道,立刻激起了觀眾們的歡呼和掌聲。
“我們是赤城red suns的成員,恕我冒昧,能告訴我這山道最快的車隊或車手是誰嗎?”染成金色短發明明是不良屬性,然而由這個青年來就隻顯得生氣勃勃。
這段話聽起來還是很客氣的,不過這絕對不是他本來的風格——這位就是高橋啟介了。這些話是他的大哥高橋涼介早就安排好的,到人家的場子踢館,不管怎麼說還是要懂禮貌一點。
這樣的話顯然引起了聚集在山頂的一批車手的側目,一時議論紛紛起來。車手往往都是不認輸的,對於自己擅長的山道有著很強的信心。問誰是最快的車手,這怎麼可能短時間內得出答案。
不過這個時候本地車隊‘speed star’站了出來,隊長池穀神情嚴肅地點點頭:“我們的秋明的speed star車隊,應該是這裡最快的。”
高橋啟介看了自己哥哥涼介一眼,得到對方的示意之後才繼續往下說。
“那我就長話短說了,能否在秋明山和我們red suns來一場交流會嗎?”
這下引起的議論比之前還要大,雖然之前就知道外地車隊過來不可能看看就走,很大可能會挑戰本地車手。可是這件事真的發生之後,大家還是反響沸騰了起來。
“這下有好戲看了!”
見到對方猶豫,red suns這邊一向非常擅長外交方麵的史浩站了出來,笑著道:“怎麼樣,隻和本地車手跑根本毫無新意,和外麵的車隊進行比賽的話更加刺激吧。我認為不僅能交到朋友、交換情報,還能提高技術。先來個熱身運動,,最後派出各自代表進行上下山的比賽,不論輸贏,車隊間的和睦才是最重要的。”
史浩絕對是交際小能手,這一番話說的非常巧妙。既顯得和善客氣,又讓對方沒有拒絕的餘地。
就像speed star的隊長池穀說的那樣,‘既然是這麼說了,那我們也就沒有理由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