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犬神(3)(1 / 2)

[綜]女神事件簿 夏天的綠 10294 字 10個月前

在穿越日本古代戰國之前, 安娜對‘亂世’是沒有清晰的概念的, 那隻不過是曆史書中一個常見的名詞。或許知道那意味著百萬生民、千萬生民的悲慘生活, 可是到底具體如何, 她並不理解。

這種故事相當於‘何不食肉糜’, 隻不過那個誇張了一些。不隻是安娜, 任何一個生活在和平國家的人恐怕都很難理解古人那一句‘寧為太平狗, 不為亂世人’。對於他們來說, 亂世就是曹阿瞞詩中一句‘白骨露於野, 千裡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很悲慘的, 但也僅此而已。

真的身處這個時代之後才會發現能夠悲慘到什麼程度。

安娜暫且留在了一個小村子裡, 村長將自家最好的房間留給了她...本來是要把他家整個讓給她居住, 但是安娜實在推辭不過, 最後變成了這個樣子。

如果說華夏古代的貴族還能保持比較舒適的生活,除了一些現代特有的享受不能有,在某些方麵的享受甚至要超過現代人。那麼日本古代就要苦的多了,就連大名貴族這些人的生活都不能說有多好, 至於底層人民那就更不用說了。

安娜因為在華夏和東瀛都上過學, 所以對這些事情都有一些了解。老師會和他們說封建時代的老百姓有多困苦, 地主家收了多重的地租, 國家的農稅又是多少。千百年來中國的農民起義, 根源就在於土地兼並會隨著王朝的發展越來越嚴重, 到了王朝末期自耕農很少, 隻剩下少量的大地主和數量龐大的佃農。

佃農的生活是很苦的,沉重的地租壓在身上。租地主的地去種,年景好的時候能夠養活一家人,偶爾能吃上一頓飽飯。而年景不好的時候,那就意味著不僅一家要忍饑挨餓,甚至連地租都湊不齊,會欠下地主糧食,最後很可能落到賣兒賣女的境地。

一開始的時候大家會忍耐,但是時間一長,這類百姓的群體增大,當他們這樣下去隻有等死的時候,他們就會起來反抗——飯桌子掀了,大家都彆吃飯了。於是新的王朝建立,土地重新分配,進入新的輪回。

總之,曆史上的封建王朝就是這樣周而複始的。

聽起來真苦啊!但是很多事情是對比出來的,有的人認為這就是極限了,其實不然,對比隔海相望的東瀛,那又是小巫見大巫了。

大概是統治理念的不同?反正披著儒家外衣進行統治的華夏王朝總是要強調君舟民水這種概念,有腦子的統治者也會注意輕徭薄賦。沒有腦子的統治者,增加徭役賦稅也會有一個界限。過了這個界限之後,哪怕是昏君也會覺得不太好。

但是,東瀛自古以來是沒有這個概念的。這個國家在大唐時期仰慕華夏文明,派遣了大量的留學生來學習,將唐朝的一切照搬回去。以至於很多現在在華夏國內找不到的傳承,隻能在東瀛找到。

看似繼承了華夏文明的一切,實際上不然。這個國家頑固的可怕,哪怕是在近代維新時期,倡導西化,然而其核心也是‘洋才和魂’,骨子裡還是他們的老一套。

唐朝時期的學習也是這樣。

架子是有的,甚至國都平安京分成兩塊,一塊叫做長安,一塊叫做洛陽,處處高仿唐朝。但是也就是這樣了而已,他們奉行的理念在封建時代其實沒有什麼變化,對於人民的治理也沒有多寬容。

和野蠻時期一樣一樣的。

在華夏,國家的稅收先不說,地主的地租一般在三成收成左右,農稅隻能更少——不然自耕農為啥比佃農要好!

而這種稅收其實已經很可怕了,因為古代的收獲率並沒有那麼高。古詩裡說‘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其實是不現實的,現代的農業才能做到。古時候土地的收成其實是很低的,種子的使用折進去,艱難地養活自身後其實已經很難有剩餘了。三成地租確實非常要命。

但是在東瀛,提出‘五公五民’就已經是大大的善政了——曆史上就有這樣的大名,靠著這個善政吸引了大量的農民遷移到自家的地盤上。而所謂的‘五公五民’,意味著五成的收入要上交......

何況還生逢亂世,那就更苦了,因為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有城主來抓人,就是抓壯丁。連年打仗是有消耗的,當兵員不夠的時候,可不是要去抓一批。這個時代上戰場,而且還是最底層的小兵,那就是死!

再加上時不時的妖怪作祟...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啊!

安娜自己隻喝清水,吃野果堅果一類,而且吃的很少,對此感受還不深。但是看看這些民眾,吃各種各樣的樹皮草根,裡麵加上一點兒森林裡的收獲,野菜、野果什麼的,至於真正的糧食油鹽,大概會放少少的一點糧食吧。

如果能從河裡抓到魚,那就是算是最大的好事了,這也是這個時代的小民唯一的‘奢侈與美味’。

“巫女大人,您真的不吃嗎?”村長的小兒子從河裡抓了兩條魚,於是一家都有魚湯喝。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按照父親的安排,他必須要先請安娜來喝。

安娜搖了搖頭:“小實自己去吃吧...我是隻吃這些就可以了。”

本來打算隻停留一晚就去尋找出路的,她必須要回到自己的時代啊。但是受不住害怕妖怪來報複的村民的請求,安娜隻能答應多留幾天。

以村長為首的村民非常感激,儘可能地想要照顧好她。雖然物質貧乏,但是他們已經做到自己所能做到的極限了。

“父親大人,巫女大人依舊隻吃森林裡采集的野果。”

聽了兒子的報告,村長也忍不住感歎:“巫女大人果然是非常刻苦啊,嚴守戒律......”

村裡說的上話的老人家這次都沉默了,過了一會兒才有一個道:“我就說過了,要是巫女大人能一直留下就好了。這位巫女大人能力強大還非常平易近人,如果有這樣一位巫女大人在的話,說不定就連城主府的官吏也會高看一眼,對我們村子手下留情一些。”

對此村長也隻能苦笑:“嗨,我也想留下巫女大人,可是巫女大人並沒有這個意願,她似乎正在四處行走解救苦難,並不肯留下。村子裡女人編織的草席要去城裡販賣,巫女大人要一起去,或許這就會走了吧。”

安娜並不知道這個村子裡的人正在想方設法地留下她,然而就算知道了也不能改變什麼。她始終是要走的,留在這個閉塞的小村子裡能乾什麼?她還要找回去的路呢!她堅信,既然她能來,就一定能走。這個時代超自然的東西更多也更強,她就不信沒有辦法了!

至於說跟著村子裡的人一起去城裡,她是有自己的打算的。村子裡實在得不到什麼消息,而城裡就不同了。那裡有很多來自各地的商人,說不定就能打聽到什麼。

至於說離開,她確實有這個想法,不過在離開之前她要替村民做一些事。

她來的時候穿著巫女的服飾,攜帶的隻有自己做法事的時候用到的種種道具。不過,她身上還是有一些屬於女孩子的裝飾品的。

脖子上的一條項鏈,黃金的,墜子則是一顆不算小的水滴狀紅寶石。黃金在東瀛古代沒有在華夏古代那麼值錢,因為這個國家有儲量很大的金礦,但依舊是值錢的,更不要說紅寶石了。

另外還有一條珍珠手鏈。

珍珠在現代已經沒那麼值錢了,因為人工養殖的大發展,隻有極少數隻能天然獲取的珍珠依舊維持了身價。安娜身上確實有小玩意兒,但是絕大多數都是真東西,這串手鏈也是。

珠光瑩瑩的大珍珠,每一顆都有指頭尖那麼大,形態也大都接近滾圓。

珍珠在沒有人工養殖的古代,無論是華夏還是東瀛,都屬於真正的珍寶!

安娜打算這次把項鏈賣了,賣的錢可以給村子裡買一些過冬的東西,也算是儘自己所能幫助了。至於珍珠,她還拿不準主意要不要拿出來。

項鏈雖然是寶貴的東西,但是相比之下並沒有那麼寶貴。她一個實力很強的巫女,不太會有人因此對她打主意。但是珍珠就不同了,財帛動人心,在這個她不了解的時代,她並不想試試自己的運氣。

“這就是城池啊。”安娜眯起眼睛看著眼前並不算高大的城牆,相比起華夏古代的大城確實有些不如,不過古代的真實情況也不用做太多聯想。

跟著村長一行人來到城裡,裡麵還算熱鬨,至少城下町這片商業區是熱鬨的。安娜在村長向商人賣草席的時候就詢問城裡有沒有當鋪之類的行當,她有東西想賣。

村長非常惶恐:“巫女大人為什麼要賣東西呢...難道是我們招待不周嗎?”

安娜隻能哭笑不得地解釋:“並不是這樣的,嗯,我想買一些布,請您的夫人給我縫製衣服。另外,還想籌措旅費,接下來我可能有很長的路要走。”

沒有辦法,村長隻能帶安娜去了一個商人那裡。這是一個專做高利貸生意的商人,高利貸生意麼,偶爾會有還不起錢的人拿東西抵賬,久而久之,他也就收一些東西,算是有了一點當鋪的功能。

見到村長的時候他沒怎麼放在眼裡,這種人又不能讓他賺錢。直到看到他身後跟著的安娜才眼前一亮,殷勤道:“這位巫女大人上門是有什麼事嗎?”

他的眼睛很尖的,安娜身上的衣服以及安娜的樣子,立刻就能估計安娜生活優渥,說不定是個大肥羊。

“我這裡有很多商品,都是城裡一般的商鋪沒有的。”當鋪麼,肯定會有一些庫存。

安娜搖了搖頭:“並不是,我是來賣東西的。”

賣東西也很好,想必這樣的巫女出手的東西也不會差,中間賺差價也是一大筆錢。於是商人‘嘿嘿’笑了起來:“這樣啊,不知道巫女大人想要賣什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