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砧板上多了一灘像是豆腐泥的東西。
文思和尚新接一碗水,用刀身將豆腐泥全部攬起放進水中,長著在碗內輕巧的撥散,再沿著一個方向緩慢攪動。
瞬間,纏綿在一起的豆腐泥變成千萬根細如發絲、白嫩醇香的豆腐絲在碗內遊動。
文思和尚看著碗內豆腐絲的表現露出微笑,開始準備其他的食材。
香菇提味,冬筍增鮮,青菜配色,都是少不了的食材。
文思和尚用平刀法將香菇和冬筍處理成薄片,又換直刀法切成和豆腐絲一般。
灶台上一口大鍋正翻滾著沸水,文思和尚將冬筍和香菇絲焯水去除土腥味,撈出放在一旁。
接下來是熬製湯底,也是蘇子放最為感興趣的一點,寺廟禁止葷腥,文思和尚到底怎麼做才能調出鮮甜的湯。
隻見文思和尚去廚房角落翻撿幾下,抱著滿懷白菜、冬瓜、蘿卜回來,先拍打乾淨身上的塵土,才洗手洗菜。
白菜葉切成細絲,菜幫和蘿卜、冬瓜去皮切塊,一起加入鍋內熬湯。
熬湯的時候文思和尚又不知道從哪裡摸來一條海帶,清洗乾淨後切小塊一起放入鍋內,升騰出的氣息都瞬間多了些鮮甜的味道。
說來也怪,係統屏蔽了蘇子放的觸覺,卻沒有屏蔽嗅覺,鍋內不斷翻滾出的香氣鑽入他的鼻子,勾得他饞心大起。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文思和尚舀出一碗湯試過鹹淡,滿意的點點頭,轉身和另外一邊的小沙彌囑咐道:“這鍋湯熬好了,我用兩碗,其餘的留到過齋時分了。”
“謝文思法師。”小沙彌看到自己可以少做一鍋湯,頗為欣喜。
文思和尚攔開蔬菜,隻盛出兩碗清湯倒入一旁的小鍋,將香菇絲和冬筍絲倒入,攪勻,再勾一層薄芡,加入豆腐絲和細鹽,用湯勺在湯麵上輕輕旋轉把豆腐絲旋散開,最後加入白菜絲。
起鍋後湯色鮮亮,清香撲鼻,沿著鍋沿分成兩碗,蓋上碗蓋,文思和尚端著托著托盤走出廚房。
“法師做好了?”鄭板橋不知道什麼時候尋摸到齋堂來了,看見文思和尚出現立刻麵帶欣喜。
“結識數月,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板橋先生這麼激動。看來和尚的話,到底不如和尚的齋。”文思和尚將托盤放在桌上,長歎一口氣說出一句偈語。
“非也,和尚的話聽多了,和尚的齋還沒吃過,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看兩人還要將對話進行下去,蘇子放在旁邊恨不得打開碗蓋先嘗兩碗再說。
“還是板橋先生有理,和尚說不過。”文思和尚示意鄭板橋入座,“那板橋先生吃了和尚的齋,再來和和尚說話吧。”
“甚好!”鄭板橋微微捋須,麵帶喜色。
揭開蓋碗,入目是香菇絲勾勒出的墨跡輪廓,豆腐絲和筍絲大片留白,白菜絲翠綠交映,碗內仿佛盛放著一副上好的潑墨山水畫。
“這是豆腐羹?”鄭板橋有些不可置信。
“尚無名字,不過主料是豆腐,姑且算是吧。”文思和尚淡然說道。
“法師手藝真是妙不可言!”鄭板橋這句佩服說得從心,他這一生見過吃過的美食珍饈不算少,但是能把豆腐做成這樣子的,文思和尚還是第一人。
“口腹之欲,罪過。”誰料文思和尚聞言搖搖頭,不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