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老板?有人在嗎?”
屋外突然傳來一聲呼喊,蘇子放來到大廳,發現柴雅已經到了。
“來了,請坐。”蘇子放手指向櫃台邊的一張桌子,看起來有些拘束。
“這裡真的很彆致,倒是和蘇老板氣質很符合。”柴雅沒有立刻坐下,打量了一番食不語,又款款走到櫃台邊:“蘇老板,你做好不長肉又好吃的料理了嗎?”
“嗯,稍等。”蘇子放點點頭轉身回到廚房,準備剛才研製好的蔬菜蝦餅。
一樣的步驟加上剛剛才做過一遍,手熟,所以蘇子放這次做起來更加得心應手,沒幾分鐘就準備好了六枚蝦餅。
裝盤的時候,蘇子放剛拿出一隻白瓷盤子,想了想,又換成一個竹編方盤墊上荷葉。
調好的甜醋汁放在中間,蝦餅沿著蘸碟擺一圈,再點綴了幾片半圓狀的白蘿卜,看起來果然比用瓷盤盛放好看多了。
配的筷子也是竹子材質,尾部雕刻有波浪狀的花紋,正好與料理的意境相符合。
很多人覺得一個廚師的標準是做出來的料理色香味俱全,但是賈西貝一直告訴他們,廚師的標準應該是做到色香味形器意養俱全。
色、香、味是傳統的要求,體現在料理的外觀、香氣、味道上麵,可以說保證色香味隻能算是一道料理的基礎。掌握形、器、意、養才算是真正入了廚師的行。
形最早是在色的涵蓋之中,但是後來因為食材雕刻發展起來後,成為獨立的一個分類,要求料理形狀及裝飾美觀。
器相對簡單,就是指料理的容器,華夏自古就有食器相配的傳統,而且器禮相當,足以見得器在料理中的地位。
意是指料理的意境,就像是茶道一般,料理也要講究文化內涵,名稱與食材相互呼應,代表料理就是開水白菜,將極繁和極簡歸至化境,至今也是國宴上品。
養又暗涵了營養學的內容,食能養人是華夏一直以來的傳統認知,所以,好的廚師也要追求料理的營養功效。
當然,這些知識不足為外人道,反正普通的食客都是隻會臥槽好吃,然後喊666的鹹魚。高端的食客,對這些吹毛求疵起來比廚師本人還要嚴重。
蘇子放端著蝦餅走出去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柴雅震驚的眼神。
低頭掃了一眼,身上並沒有掛著菜葉,腳底下也沒有踩到番茄,於是詫異地問道:“怎麼了?”
“好快!”柴雅脫口而出。
“嗯……”蘇子放無話可說,第一次遇到因為上菜太快而感到震驚的食客。
要知道在餐廳實習的時候,幾乎所有的投訴都來自於上菜慢,就算偶爾上菜快……算了,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
蘇子放晃晃腦袋,把那些雜七雜八的想法扔出腦袋,回應柴雅:“你沒來的時候正好在試菜,剛試好你就來了,所以很快。試試吧,蔬菜蝦餅。”
說完,看柴雅雙眼已經有些異樣的情緒,連忙補充道:“不會每次都這麼巧的。”
“還是謝謝蘇老板了,讚!”柴雅開心地笑起來,露出兩個小酒窩。
“會不會很多油?”小姑娘還是免不了擔心。
“橄欖油少油煎出來的,很少。”
得到蘇子放肯定的答案,柴雅才放心的呼出一口氣:“那就好。”然後拿起手機拍了張照片。
“先吃再修圖吧,等下要涼了。”蘇子放好心出言提醒。
“嗯嗯。我就是給朋友們看看,饞死他們。”柴雅和蘇子放說完,舉起手機錄製視頻:“叫你們不來陪我吃飯,帥蘇老板親自下廚做的蔬菜蝦餅,關鍵是,老板很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