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和果子(1 / 2)

() 沈安妍在大堂和陳樗懿聊天,兩個女人在一起的時候,無非就是化妝品和包包。

正聊到前男友麵膜的時候,蘇子放端著一個精致的托盤出來,上麵擺著兩排做好的草莓大福和雪媚娘。

托盤內還有一壺紅茶,配上喝剛剛好。

“越來越懂事了啊,還知道上茶要配茶點。”陳樗懿毫不吝嗇表揚蘇子放的機會,還裝作驚訝地看向沈安妍:“安妍,這是什麼甜品啊,總感覺像是你們小姑娘喜歡吃的。”

“是霓虹的茶點,雪媚娘和草莓大福。”沈安妍認真解釋著,還給陳樗懿講了這兩種茶點的來曆。

早在室町時代,有很多葡國、西國的傳教士遠渡重洋來到霓虹,跟他們一同到霓虹的還有他們攜帶的食物,其中就有很多西方的甜品,雞蛋糕、金平糖等。

在蛋糕的啟發下,霓虹發明出一種名為“鶉餅”的食物。一樣是糯米皮包裹,內餡卻隻有紅豆餡。比現在的大福大許多,有些類似於國內的餡餅大小。

不過因為早期糖的價格高昂,鶉餅的味道是鹹的,裡麵的紅豆餡顆粒感也很強,完全算不上精致,隻是普通霓虹家庭用來果腹的食物。

等到鑒真和尚東渡,帶去砂糖榨取技術後,砂糖逐漸普及,這才有了鶉餅的第二次發展。

據說一個普通的婦人在製作鶉餅時進行改良,不僅縮小了尺寸,還在紅豆餡和糯米皮中加入了砂糖。鶉餅的口感因此有了飛躍般的提升,才變成現在的大福雛形。

因為新製作的鶉餅參考了唐朝的果子技術,為了紀念這一傳統,因此又命名為和果子。

而由於茶道傳入霓虹後,喝茶成為貴族的標誌,霓虹茶道的鼻祖千利休將茶道同和果子結合,根據不同的節氣、節日、祭祀,搭配不同的和果子,建立起一套雅俗共賞的體係。

這又使得原本隻作為茶點的和果子擁有了更多的含義。

比如為了體現出文人及貴族的高級感,和果子要講究色彩搭配,時節變幻,能夠以食物喻景色,雖然人在家中坐,但是景從麵前來。

在這樣的要求下,和果子也從單一的白糯米皮發展為彩色皮,春天是櫻粉色、夏天是葛綠色、秋季是楓紅、冬天是雪白。

再後來,為了體現和果子的手藝,又根據和果子的含水量衍生出生果子、半生果子、乾果子等分類。

因為生果子口感細膩軟滑,入口即化。還專門催生出高級生果子製作藝術家,製作都是模仿不同季節的花鳥魚、風景等形態,做得美輪美奐,堪稱茶景藝術,又被稱為茶點之最。

沈安妍認真的解釋完,又看向桌上的托盤:“子放做的這兩種,其實都不太適合配紅茶的說。要是抹茶會更好一些。”

“安妍懂得真多。”陳樗懿笑著誇獎道。

“哪有,我隻是碰巧跟葉箏學過一段時間插花,正好和果子,插花同屬於茶道的一部分,就多了解了一下。”

“現在的年輕人,願意學習的不多了。”陳樗懿說著,有意無意地看向蘇子放,“反正沈姑娘比我不那個成器的兒子好太多了。”

蘇子放:……

“這都能被打臉?躺著都中槍啊?還有,踩一捧一不可取!慎重啊,老媽!”

內心戲還沒結束,沈安妍的話已經說出口。

“阿姨你可真誤會蘇帥了,他廚藝天賦很高的,相信一定會繼承爺爺的誌願,將食不語發揚光大。”

蘇子放聽兩人談話一頭霧水。

怎麼吃下午茶還聊到自己發揚光大去了?

而且沈安妍怎麼知道自己爺爺這件事的,看來陳樗懿和沈安妍聊天的時候夾帶的私貨不少啊。

剛想開口,陳樗懿便說自己約了老同學去逛街,讓蘇子放陪著沈安妍坐一會。

“媽!你什麼時候在景陵有老同學的?”蘇子放表示震驚!自己來景陵都沒顧得上聯係自己的同學,結果老媽已經有能逛街的老同學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