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去除魚皮這一過程會更難。”
“2、老師傅說一定要順著攪拌,這是胡說,逆著也可以,我試了!”
蘇子放看到最後三個字是真的佩服蘇興朝的實踐能力。
他在老南方學習時老師還專門講過這個,肉類上膠其實都是因為蛋白質充分吸水和變性,形成黏性較大的凝膠。而魚皮恰好是魚身上含有蛋白類物質最豐富的的部位,所以加入魚膠才會上勁。
至於第二條……
純粹是因為大部分人都是右撇子,順時針更順手而已。
不過就算知道原理,將整盆魚肉摔打成肉泥也足足用了蘇子放一個小時時間。
盆中如雪的肉泥中藏著碧綠的蔥花,料酒和肉泥均勻混合聞不到一點魚腥反而有種淡淡的清香。
抓起一團捏下,多餘的魚肉從虎口擠出形成一個極富彈性的圓球。
到這一步似乎都沒有翻車,蘇子放覺得自己的廚藝簡直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僅僅是看了菜譜就可以做出華夏三大魚餅之一的荷塘魚餅。
想給自己點個讚。
平底鍋熱鍋刷好油,把剛剛擠好的魚餅下鍋。
“滋啦”一聲,油煎過的魚餅散發出魚餅特有的濃鬱的鮮香。
“喲,放哥,這是做什麼好吃的呢?”沐飛探頭嗅了幾下,咽下口水。
“荷塘魚餅。”蘇子放照顧著鍋裡的魚餅,抽空回了一句。
“這東西我吃過,做的好的那可是外酥裡嫩,兩麵金黃,中間半透明,一口咬下皮脆、爽滑、鮮香、有汁。在粵菜中也是有牌麵的料理。”
“尤其是配上芥末生抽,那叫一個鮮美!”
沐飛洋洋灑灑說完不忘在食不語的群裡發一條消息:“蘇老板這次做了上好的荷塘魚餅,粵省名小吃,快來!”
還特意湊到鍋邊拍了張照片。
開了濾鏡的魚餅在鍋底被油煎的金黃,剛剛翻麵的還滋滋冒著油花,中間部分的魚肉還泛著白,兩側已經開始微微變得半透明。
和沐飛描述的上好的魚餅一模一樣。
另一邊,莫小米帶頭在群內響應:“馬上到。”
還特意去找了趙曉曼和張子丹,拖著兩人一起來到後廚。
等幾人趕到,這鍋魚餅正好出鍋,沐飛端這一碟調好的芥末醬油站在一邊,筷子上紮著一塊魚餅。
筷子恰好從魚餅的邊緣紮進去,隔著金黃的外皮挑起魚餅卻沒有斷裂。
看到這個情況,趙曉曼舒一口氣。
魚餅做成這樣可見上膠的過程還是用了心的,這才能夠韌而不斷,脆而不焦。大膽跟著夾起一枚送入口中。
然而,魚餅一入口,幾人瞬間變了表情。
蘇子放:???
自己可是每個步驟都按著蘇興朝的步驟來的,難道這次還能出問題麼?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