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曼那邊杏仁豆腐已經準備到一半。
嚴格來說,杏仁豆腐其實屬於國外提出的分子料理的一種,將食材用本的形狀改變卻保留之前的味道,比如常見的有魚子醬荔枝、番茄櫻桃、莫吉托膠囊。
杏仁豆腐也是如此。
作為一道製作方便,顏值較高的甜點,杏仁豆腐在分子料理界的出場率著實不低。
將牛奶和杏仁露一起煮沸,倒入融化的瓊脂中攪拌均勻,倒入方形模塊冷藏2-3小時脫膜,即可形成如嫩豆腐一樣的白色塊狀物體,淋上一層糖桂花,就可以直接食用。
趙曉曼那邊已經將牛奶和杏仁露煮沸冷卻,挑去第一層奶皮放在旁邊備用。剛剛拿走的涼粉現在也變成一鍋半透明液體。
用筷子試過粘稠度後,趙曉曼將牛奶和杏仁露倒進涼粉中攪拌均勻,又拿出用豆腐切出的方形模具。
蓋上一層保鮮膜,緩緩倒入準備好的杏仁豆腐汁。
蘇子放:……
趙曉曼正好回頭看到了蘇子放的表情,微微挑眉:“怎麼了?”
“就是感覺,你這個模具做的很有靈性。”
“沒辦法,隻有這個方便脫膜了,本來打算用冰格的,結果沒有找到方形的。”趙曉曼在倒滿的豆腐方塊上再覆蓋一層保鮮膜,全部放進冷藏室開始製作豆腐箱。
和蘇子放在淮揚料理大會上品嘗過的五溪迎賓樓劉俊做的鏡箱豆腐不同。
趙曉曼做的豆腐箱不需要那麼精細的開孔,老豆腐先切成麻將牌大小的豆腐塊,下鍋煎炸到外表金黃。
撈出潷去多餘的油,用廚房紙吸乾,沿著頂部切開四分之三翻開上層,再把中間的豆腐掏出,做成一個空箱子形狀,第一步就算完成。
趙曉曼刀工穩健,手上動作精細而迅速,十隻豆腐箱不過眨眼的功夫就全部完成。
接下來就是餡料填充。
趙曉曼用的是魯菜做法,海米、蝦仁、豬肉切丁爆香,加入春筍、香菇翻炒到五成熟後調味盛出填入豆腐箱內,再放入已經上氣的蒸鍋蒸製五分鐘。
這一步主要是為了讓餡料的味道能充分被豆腐箱吸收,這樣食用口感和香氣都更加充分。
蒸完,關火。
趙曉曼將豆腐箱重新裹上蛋液用炒勺托著在油鍋內複炸一遍,剛剛切開的刀口被蛋液鎖死,內裡的食材的味道全部收在箱子內,醞釀著一枚枚香氣的炸彈。
十隻豆腐箱全部處理完,趙曉曼把豆腐箱沿著圓盤邊緣擺成一轉,在中心點綴上一顆西藍花球,澆上剛剛勾好的蠔油生粉芡汁,豆腐箱完成。
張子丹那邊的進度也很快,豆腐餃已經上鍋蒸上,正在處理一品豆腐的餡料。
和豆腐箱類似,一品豆腐是一道著名的孔府菜,也是用老豆腐挖洞填餡料的做法,隻是原本的餡料比較高檔,需要用海參、魚肚、鬆茸等原料。
今天張子丹做的時候調整了原料種類,隻用雞肉、蝦仁、豌豆、香菇等讓其更加親民,也更容易控製成本。
挖好的豆腐放在一邊,張子丹把豌豆、香菇焯水,和雞肉、蝦仁混合後均勻,簡單調味後填入豆腐內,蓋回豆腐蓋,用竹篦子托著放入砂鍋內準備蒸煮。
“高湯好了嗎?”張子丹看向沐飛。
“好了,我正好要去打,你要多少,我給你帶過來。”沐飛舉著一隻碗示意道。
“大概兩碗就夠。”
“好的。”
張子丹接過高湯全部倒進砂鍋,又在湯內放入幾片火腿、生抽、蠔油,蓋上鍋蓋開始燉煮。